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瓶颈论文范文资料 与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瓶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瓶颈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18

《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瓶颈》:本论文可用于瓶颈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瓶颈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本文以声乐技能基本训练为基点,就如何培养民族声乐合格人才,取决于声乐技术训练过程中指导者的科学理念、方法、标准和要求,给予全方位阐述.

【关键词】理念;科学训练 ;标准要求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声乐是将我国的语言以及音乐相结合并以声乐的形式表现演绎出来,表达出华夏儿女思想、心理以及情感,我国地域辽阔,各个民族分布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也就导致了由于地域特点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也正是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音调等方面的不同,逐步形成和固定了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旋律美、声腔美、形态美、意境美),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发声技能的基础性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声乐人才培养之中,声乐作品演唱练习同发声技能训练始终是密不可分、相依相随,这在当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都是这样践行的.单就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感意识是人们从事歌唱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因为歌唱的艺术表现也是一种美感创造体验.在歌唱技巧的训练中就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和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自觉地积极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

歌唱本身就是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的.要获得富有艺术美感的歌唱就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不但表现在发声技巧运用上,还包括对音乐艺术中音准、节奏、音色、力度各要素以及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的准确把握,美感意识也是声乐教学和歌唱表现的动力,它能使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共鸣的控制、音色的锤炼、字正腔圆的把握以及艺术表现力等达到完美境界.声乐教学对美感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学生对歌唱艺术美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能用丰富的感情处理各种艺术作品.

二、建立科学、宏观、整体的教学理念

在声乐基础训练阶段,指导者首先应把握一个宏观的、综合的声乐培养理念,那就是歌唱意识的培养、歌唱腔体的训练、科学通道的建立、咬字、吐字的练习,这些都是需要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解决发声技术上哪一环节的问题,比如胸腔、口腔和头腔、喉头、声带和嘴巴的放松、打开等,都是在指导者的引导、启发下进行的.学习者凭借当时的理解,再通过完成发声技术训练,从中领悟到某些“感觉”,随后经过去粗取精,反复做同一条练习,去捕捉当时认为是正确的“感觉”,同时牢牢记住那种“感觉”,然后把那种“感觉”用于声乐作品练习的演唱之中.这里说的实际上是声乐人才培养当中,训练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但要注意的是,事实上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任何一个问题的真正解决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这些都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发声器官的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结果.声乐的学习,特别是在发声技术的训练中,一个知识点的把握或完成好一条发声技术的练习,无论是站在学习者领悟的角度还是站在指导者评判的角度,都应该从多角度用综合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发声技术的训练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中,真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

三、注重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素质的培养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不光要唱功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音乐技能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技能与素质之间, 还有一道相当重要也相当难以跨越的“内化”鸿沟.很难想象,一个只掌握了乐曲的演奏或演唱技巧而对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作品内部结构、其所属的风格流派等知之甚少的演唱者或演奏者,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演绎作品的深刻内涵.音乐素质是歌唱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根本依据,也是其演唱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首歌曲真实的诠释是生命的一个反映,是与诗人和作曲家因感动而创作作品一样的深刻体验的再现.对于真实的诠释而言,声音只是手段,歌曲表演艺术要求某些本质的东西——并不是一副好嗓子和一些音乐才能,而是与歌者的心和脑子相联系的.所以演唱者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握歌曲内涵,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容表现出来.歌唱者要做到把声音美、形象美与内容美高度统一起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应注意:(1)理解作品需要良好的音乐素质.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快速识谱、听音的能力是必需的,没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和知识水平,是不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作品的,更谈不上演绎作品.(2)歌唱者赋予作品生命力.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演唱者,才能真正给作品带来活力.每一个歌唱者都希望做到诠释好每一首作品,但是究竟怎么演绎好这些作品呢?首先要在整体上熟悉和把握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歌曲的风格特征、情绪,了解歌曲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熟读并分析歌词,对演唱作品的旋律要有准确的把握.演唱者内心应该塑造深刻的人物形象,这与舞台形体外在形象同样重要,歌唱者必需把角色放在特定的场景状况里,在表现上才会更加真实.不同的歌曲类型,所要突出的风格内容也不同,音乐素材也就大不相同.如劳动号子是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呼喊,根据劳动创造出来的音调,统一劳动,指挥劳动,并起着解决疲劳调节情绪的作用,有打夯、捕鱼、拉纤、插秧、装卸车等形式,有着独特的旋律以及节奏特点.而演唱音乐剧时,就应该抓住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主要矛盾.(3)音乐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极高,这就要求歌唱者自身必须要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并且坚持不懈地学习.聆听是我们欣赏和理解音乐的最主要的途径,不论是唱片还是音乐会等都要多听.多练习识谱、视唱、节奏、和声,练习乐器的演奏等.听觉能力、节奏感、音乐感受力、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表达能力的都能做到到提高.除了对声乐技巧、歌曲语言、表现能力进行训练外,多学习积累不同风格的声乐曲目和音乐文献,然后加以实践.

四、文化素质的培养

歌唱者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歌手大赛中的综合测试的出现反映了文化素质对于一个歌唱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歌唱者感情的表现主要是在对歌词语言的理解与体验基础之上的,一个歌唱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質,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词曲,从而去诠释一首歌,同时这也关系到歌曲情感的表达.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音乐人才,必须要了解历史、文学、哲学、等多门综合的文化知识.(2)不断丰富个人阅历.情感丰富的人唱歌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做到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丰富.经历做到越多,感悟做到就越透彻,越能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以我国著名歌唱家吴碧霞为例,她不仅擅长演唱西洋歌剧和各国艺术歌曲,对中国的创作歌曲和民歌的演唱也有独到之处.她不但演唱水平很高、音乐知识广博,还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给人们带来的是全面音乐素质的高层次体现,很多成功的艺术家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歌唱者可以通过多读古文诗词、文学作品和美学、哲学书籍,发掘音乐与文学、史学、哲学的共同之处,加深对歌词内容的理解领悟,想象歌词中的意境,不断提高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感受,才能把内心的感受赋予音乐表现之中,更好地揭示音乐作品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更好地表情达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因此,作为歌唱者,应不断地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质,这也是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给音乐人才的培养成长,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素质才能完美地表达作品.做到声情并茂是歌唱者要毕生追求的目标.作为歌唱者,应该尽可能地投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成长,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为歌唱打下全面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艺术舞台上做到到全面的发展.

纵观上述,就整个声乐人才培养过程来看,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取决于声乐技术训练过程中指导者的科学的理念、合理的方法、适度的标准和要求.

作者简介:朱迎春(1964—),女,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瓶颈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瓶颈为适合瓶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瓶颈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