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寻根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寻根文学中传统和现代二重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寻根文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5

《论寻根文学中传统和现代二重性》: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寻根文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寻根文学使中国的当代文学从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构筑的城墙中,突围而出,深入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深处,在其中徘徊犹疑,同时又在现代意识的观照和现代艺术手法的参和下,重新建构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寻根文学;传统;现代

1985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被看作是重要的转折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从以前局囿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构筑的城墙中,突围而出,以文学艺术的审美视角回归文坛,“文学寻根”就是这一时期影响较大文学思潮之一,试图在远古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和构建适合现代人们心灵栖息的家园.

一、“寻根文学”源流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西方文学的大量涌入,中国作家们普遍意识到中国当代文学的“贫困落后”,急于改变这一现状,作家们便纷纷将目光投向西方现代派文学,希望通过对西方现代派创作方法的引进来缓解当代文学虚弱的体质,但是现代主义毕竟是西方社会的产物,要使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壤中生存下来,又不失去本民族的特色,作家们就将目光定格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希望从中能有找到惊喜.

“寻根”这一思潮最早的开端的应该是1984年12月,在《上海文学》杂志社和杭州《西湖》杂志社等文化单位在杭州举办的座谈会上,许多青年作家和评论家讨论近期出现的创作现象时提出了文化寻根问题,但是正式拉开帷幕的还是韩少功在《作家》上发表了《文学的“根”》,随后,阿城的《文化制约人类》郑万隆的《我的“根”》贾平凹的《四月二十七日寄友人书》等共同形成了“寻根文学”潮流,为寻根文学的文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寻根作家希望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文学审美世界.

寻根文学在80年代中期突然兴起,但是很快就陨落了,有如昙花一现,但它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奇特诡异陌生的文学场域.但是寻根文学为新时期小说的探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随后发生的“先锋文学”中将寻根文学中融入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发展到极致,由所指走向能指的狂欢.

二、在传统中徘徊

寻根文学立足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作家在理论推动下进行了信心满满的寻根之旅,但这豪情万丈的返乡之旅并不理想,他们希冀的能够重铸民族自我的“文化之根”没有如愿找到,这些根早已散落在民间文化的碎片之中,挖掘出来的根并不如想象般的那么美,他们在历史长河之中已经不知不觉走向的了衰朽,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历史深处的混沌状态作家们表现出暧昧犹疑的姿态,既批判又赞美.

“寻根文学”的创作理论提倡作家从自身熟悉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例如韩少功主要是对楚文化的追寻,王安忆则探索齐鲁文化,李杭育则钟情于吴越文化.寻根作家以一个现代者的身份观照远离城市,偏僻闭塞的乡村部落,对乡村世界的文化传统进行热情审视.在韩少功的《爸爸爸》中,作者试图在这样一个弥漫着古朴民风的封闭的湘楚文化的源头找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却不曾想在这样封闭落后的区域发现了丙崽这样一个“长不大的小老头”,丙崽这样一种病态的存在其实是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的象征,一直在病态中挣扎,顽固而虚弱,不会死去也不会长出新的生命活力,只能永无止境地在垂垂老矣的状态发出原始混沌的呐喊.

韩少功在湘楚大地没有找到可以实现“现代民族重塑”的“优根’,却对民族根的残缺倒有了发现,实际创作和理论形成了实在的冲突,,“绚丽的楚文化”的悲壮也不见踪影,只留下对传统文化中丑陋顽固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反思.虽然在《爸爸爸》文本中,作者的批判很明显的,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稍许留恋的意味,像把鸡头寨描述成一个奇特古朴的地方,人们和祖先一样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透出浓浓的神秘气息,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强烈的陌生的美感,在传统文化中东张西望,左右徘徊,既想远离他又不得不亲近.

王安忆的《小鲍庄》中的小鲍庄位于中国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黄河流域,祖先是大禹的后代,这个村落是中国儒家“仁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小鲍庄》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仁义”一直被视作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作品中作者更多的是对这一文化内质进行了辩证的思考,“仁义”是小鲍庄人际关系的准则,它使所有村民处于安宁淡泊之中,使小鲍庄处于千年不变的贫穷、封闭、愚昧的状态之中,网住了小鲍庄人生命的活力和精魂.

三、在现代中重构

寻根文学虽主张文学根植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却是以一种现代眼光现代意识去打量审视这些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的,而且艺术手法也是非常现代的,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在传统的根基上融入了现代性元素,使得传统的精神内涵消解在现代意识的审视之下,最终达到一种新的文学内涵的重构.

寻根文学在现代的意识的审视下,传统文化中的被遮蔽掉的部分被显露出来,例如《女女女》中关于幺姑的故事,幺姑从“活雷锋”退化到类似鱼人的状态.因为长期受责任和好人的枷锁压抑,幺姑在中风之后, 以一种病态畸形的方式爆发出来.在《女女女》中韩少功突破了单纯的价值判断,还原了人的真实本性,显现了对人类本质的深度探索.这一小说就以现代的眼光打量了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处事行为规范,揭露了人性之丑,社会之恶,显现明显的现代性特色.

寻根文学不仅在思想审美上具有现代性色彩,在艺术上重视想象和形式的创新,在众多作品中象征隐喻手法大量运用,叙述方式大胆变革.韩少功的《爸爸爸》是一个象征意味很浓的作品,愚钝不化的丙崽,落后闭塞的鸡头寨,愚昧原始的鸡头寨村民,象征了一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形态,文本中还随处可见荒诞不羁奇妙魔幻的想象,在山水禽兽皆有灵的奇特地域中,丙崽和仁宝等奇奇怪怪的人物构筑的神秘魔幻世界给人留下无穷的思考和回味.

在叙述方式上寻根文学对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进行了革新,采取有限制的叙述,像韩少功的《女女女》《鞋癖》中“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角是幺姑和母亲,这样在叙述的时候就是以“我”的视角来讲述主人公的故事,但由于“我”知道的事情也有限,在叙述者的讲述中就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就构成了读者和文本中人物的距离,产生一种模糊陌生感,从而对文本本身意义进行了解构,从而获得了表达的多种可能.

“寻根文学”这个文学思潮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文坛上只持续了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寻根作家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核中融入现代艺术手法,创造了一个个中国意味的神话寓言,.寻根文学在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的相互交织,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的碰撞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挖掘和审视,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灵世界进行观照,在传统文化中犹疑徘徊,又带着现代的翅膀破茧而出.

参考文献:

[1]邓楠《寻根文学价值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徐敏君《论爸爸爸_之主体精神.》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房福贤《寻根文学和20世纪80年代激进主义思潮》山西大学学报2011(5).

寻根文学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杂志征稿

文学杂志排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论寻根文学中传统和现代二重性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寻根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寻根文学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