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德性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政治和德性之间的关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德性范文 科目:论文目录 2024-02-29

《论政治和德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关于德性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 本文认为,自中世纪以来,政治哲学与政治学就开始了缓慢的剥离过程,这个剥离一方面是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剥离,一方面也是政治问题与德性和政治目的的剥离.政治问题不能仅仅被还原为关于“是”的应用性学问,而始终是一种关于“应当”的政治构想,否则就会引发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问题.

【关键词】 政治哲学;政治学;德性;剥离过程

何谓政治哲学?按照斯特劳斯的定义:是关于政治事务之本性的研究.因而不可避免将要涉及政治之善恶好坏,政治行为之正当与否,政治理念之卑贱高尚,以及其与至善价值之间的距离.说起来这门学科足够古老,亚里士多德早已将其定义为研究人类至善行为的学科之一.但是在今天,政治哲学却逐渐与它自身的目标(德性)分离开来,变成一种关于具体的国家政策和策略的实用性学科——政治学.

但是在沃林看来,政治学离不开政治哲学,因为任何具体的政治策略总是源自于政治概念的构想.因为所有的策略都是一些概念,概念源于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是各种概念有序排列的总和,而所有概念体系的总和就是一种哲学体系或称意识形态:“这是由于一种政治理论包含一系列概念:诸如——秩序,和平,正义,法律等等——被一种类似于分派重音和语调的标志原则联系在一起,如我们说过的那样.该标志原则的任何移动或重大变动,或者对一个或几个概念的过分强调,最终都会导致一种不同的理论.”当我们在谈论任何策略(是且总是概念的有序组合)时,实际上就已经预设了一系列概念的存在,不同的是你的排列方法和秩序而已.要做到这一点,非得有一种政治哲学的眼光不可.因为概念是抽象无形的,这是一种对概念的“看”(vision).这种看本身又是一种想象和构造.这种想象是:“想象是理论说明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成分,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为了使各种政治现象在理智上可控制,它们必须以我们或可称之为‘经校正的全部内容’被展现出来.”如果要问看到了什么,那将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该概念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构造和设计.所以,政治学还是离不开政治的哲学构造和设计.

回到亚里士多德的问题:政治与德性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有没有完全与道德无关的政治?政治难道只关乎权术操作么?或者其实所有政治问题应该被还原为一种关于“应当”的形而上学,而非仅仅是关于“是”的应用性学问呢?

现代政治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与形而上学已经渐行渐远,他企图抛开前雇主身上那些多余的顾虑好在科学的海域里扬帆前进.但问题是政治学和政治哲学在概念上到底能不能分开来?并且在实质上是否完全无关?以前的人们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善的、什么是恶的,这种相信根植在哲学家的论述里、在社会习俗里、在宗教里,它们带给人们一种确定性,使人享受安详.但近代以来政治与德性之间的和谐被打破了,甚至使得有目的政治哲学成为了笑柄.人们像不相信任何体系哲学一样不相信任何好的,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政治哲学.人们开始强调政治学是一种与价值和道德无关的中立的、实证的研究和学问.

在胡塞尔看来,这是近代哲学所造成的一个后果:“近代哲学的主导习俗恰恰在于,它不愿幼稚的投身于哲学的本欲,而宁可通过批判性反思的手段,在对方法的日趋深入的研究中,将自己构建成一门严格的科学.”根据胡塞尔的说法,近代哲学对于自己“本欲”的逃避却造就一系列现代性的后果.这一切后果用斯特劳斯的话来说:“现代性的危机表现或者说存在于这样一宗事实中:现代西方人再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尼采认为这是由于现代人摧毁了“神话”之根基.所谓的“神话”可看作是一种前反思的秩序,不管这种秩序是命定的、习俗的还是宗教的,它都有一个标志:其前提是不可争议的.根基之为根基是不可追问的,或说经不起追问的.正如奥古斯丁所言:“信仰,尔后才理解(crede, ut intelligas).然而现代人不甘心于无条件的接受,他们要求的是全盘清算,然而这种东西正因其“天真”而禁不起追问,最后理论人陷入了一种无根的状态.尼采认为现代浮士德们已经在无穷尽的争论中耗尽了自己,因为理论争论是没有结果的,如果说有结果那么也只能是两种:一种走向先验论;一种走向不可知论.但无论如何都只能导向独断论或者怀疑论.

在尼采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将*道德与政治国家缓慢剥离的过程,同时也是将确定性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扫除的过程.如施密特所说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意欲消亡政治的中立化时代,这种中立化带来的后果是:“精神中立性随着技术进入了精神虚无的港湾.人们一旦脱离宗教和神学,再脱离形而上学和国家,也就排除了一切文化因素,从而达到了让文化死亡的中立性.”施密特也做出了技术时代是精神文化的死亡的寓言.在这里,施密特、斯特劳斯和尼采三人不约而同的会师了.施特劳斯所谓的现代性的问题是:“现代性的危机原本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危机.”也就是尼采所说的虚无主义的问题.

而现代性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古典的政治哲学的目标剥离下来的?根据斯特劳斯的说法,现代政治哲学经历了三次“现代性思潮”的冲击:第一次是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马基雅维利第一次将政治驱赶到了纯粹的政治权术游戏里去.第二次冲击来自卢梭,卢梭续马基雅维利之后将理性和人抬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三次冲击来自尼采,尼采的方案是将现代性总结为一种私人化的道德癖好,或按照其本人的话来说“已经超越了善恶”.但超人的理想也许只能在尼采身上留下惊鸿一瞥,又或许能在法西斯身上找到某些印记?

实际上,政治哲学与政治学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缓慢的剥离过程,人们从最初的希腊*社会开始走向了一条通往理性的觉醒的道路:从16世纪开始人们从神学政治的范畴转换到17世纪的形而上学范畴;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确立起了理性的绝对自主性;接着在19世纪人们发现了技术和世俗化;最后,在20世纪人们相信单凭科学、技术和经济进步就能实现启蒙,此时政治哲学被贬低为一种工具,从原先的目的论中脱离出来,只剩下政党政治和官僚技术.

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开始探究的政治问题经过近代哲学的围剿已经把自己从至善的十字架上释放出来,从而以权力、财富、个人主义、超人主义等非道德因素取代德性和目的.现代人成功地将政治与德性分开后朝着政治中立和无道德的政治世界高歌猛进,不断接近着启蒙主义的进步理想.为此斯特劳斯感叹到政治哲学已经死亡,与其说是政治哲学的死亡不如说是雅典政治哲学的死亡.

今天,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已经成为了人们挥之不去的问题.原子式的个人在今天失去了宗教的、社群主义的、*的依据陷入了无根的状态,群众成为了不稳定的流沙,在阿伦特看来这反倒成了培育集权主义的温床,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政治问题都失去了目的和方向.在阿伦特看来,无目的的政治学要为二十世纪所酿成的祸果负责.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根的自由并不可欲、无目的的政治学本身就隐含了许多危险的讯号.这条挣脱之路过于漫长,以至于当人们猛然回头会发现自己绕了一大圈,居然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不得不又重新面对这个古老的问题:政治与德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谢尔登·S·沃林.政治与构想.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

[2] 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商务出版社,2007.

[3] 尼采,杨恒达译.悲剧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9.

[4] 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汪 希(1983-)女,重庆涪陵人,汉族,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德国观念论和政治哲学.

德性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论政治和德性之间的关系为关于德性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