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学散步论文范文资料 与香港文学散步:都市漫游者观察笔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学散步范文 科目:学士论文 2024-02-14

《香港文学散步:都市漫游者观察笔记》:本文关于文学散步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不知从何时起,香港这座城市就背上了“文化沙漠”这样的名声,尽管这里有着全亚洲最大的书展,尽管这里住着西西、刘以鬯等一批作家.但吊诡的是,你如果在大部分的香港书店里闲逛的时候,成功学、励志学的书显然要多些,很多时候你在书店里几乎找不到几本像样的文学书.一方面香港真的有在华文世界可以拿得出手的好作家;另外一方面,港人的阅读水准到底如何也确实不好作评.

不过,在香港的历史上,其实许多知名的学者作家都与这片土地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关联.散文家小思的这本《香港文学散步》,正是对这些历史的追忆,她将这些人的故事重新进行梳理,还选取了其中的代表作编入其中.

蔡元培:谁人还识蔡孑民

1937年,抗战爆发,蔡元培带着家人南下香港养病.1938年,他撑着病体,在香港的圣约翰教堂演讲,讲的仍然是“美育”和“同情”,因他认为“抗战期间所最需要的,是人人都有宁静的头脑,又有强毅的意志”.1940年,74岁的蔡元培病逝,超过1万人聚集在南华体育场,灵车驶入时,诸人静默3分钟.如今,南华体育场与老照片中看到的开放式景象已经完全不同.围墙将整个体育场全部封闭,里面正在施工,我们只能从缝隙中窥得一点体育场内的样貌.

《香港文学散步》收录了好几位作家寻访蔡元培墓地的散记.我对照书中的描述,第二天独自前往位于港仔的华人永远坟场.坟场位于半山腰,隔着一条大马路的对面是个渔港,无数大小渔船停泊在港口,海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临近黄昏时,风景十分优美.

照着小思的记录,我向保安询问“资”字段的方位,保安反问:“是要找蔡元培的墓吗?”“是的.有很多人来过吗?”“每年总有一些吧,都是内地来的学生.”这里的情况已经与余光中1970年来时大不相同.当时,诗人黄国彬打听到蔡元培墓地所在,通知余光中,他们打电话至坟场守卫处,守墓人十分无知,几经盘问,才问得“也许”他们要找的“蔡老师”的确葬于此地的消息.一群人前往祭拜后,余光中写了《蔡元培墓前》,历史学家周策纵写了《顽石》以示纪念.

我沿着台阶往上走,却迷失在大片相似的墓碑群中,好心的保安带着我来到几块绿云石拼成的一块墓碑前,上面用金色大字写着:蔡孑民先生之墓.与我一路走来看到的几位蔡姓爵士的墓碑相比,它不仅简陋,而且供奉寥寥.站在半山腰往上看,漫山遍野都是墓碑,瞬间感到一种忧郁.蔡元培这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名字,不过是这成百上千个墓穴中的一个,就如同余光中在40年前所说的,在香港,知蔡元培者已经不多,知蔡孑民者就更少了.

萧红:黄金时代在这里画上句号

萧红最后一部小说《呼兰河传》在香港写成,那时萧红身体极差,却写出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她从东北一路辗转,来到这个南方的小岛,回忆居然那么清晰.表示这个地方的空气也是很鼓励人把所有的生活面放到最大,你可以回头看自己,也可以往前看.”小思说.

1940年,赴港不到两年的萧红因严重肺病,在曰军的轰炸声中客死香港.关于萧红病逝后的故事,还有一段后续.萧红的骨灰其实分了两半,一半被端木蕻良和骆宾基一起葬在浅水湾海滨的一棵影树下,另一半骨灰被端木藏起,葬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一棵大树下.

浅水湾的这一半,在1957年迁到广州.另一半仍然留在圣士提反.1996年,端木去世,他的遗孀钟耀群遵从他的遗愿,找到一直有书信来往的小思,请她帮忙,将他的一半骨灰撒在萧红埋骨之处.但当时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仍由英国人主持,难以进入.次年,换了一位中国校长后,小思向他提出请求,终于了了端木的遗愿,将骨灰安放在大树下.

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片土地

在我看来,戴望舒是《香港文学散步》中最有趣的一个.他两次赴港,前后加起来待了超过10年,却从来只把这地方当作一个暂居地.

对戴望舒来说,祖国是重要的.1942年,期间,戴望舒因为参加抗日活动,被入中环的域多利监狱,他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和《我用残存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他暗中从事抗日文艺活动的居所,就在不远处的蒲飞路,那座松树环绕的小楼,戴望舒称作“林泉居”,并多次以此为笔名发表文章出版刊物.战火来袭之前,他任职《星岛日报》副刊,风花雪月,闲暇沉浸书海,写下心得散文《香港的旧书市>,连店名都古雅,如今当然皆不复存在:“龄记”、“德信”,还与友人合伙经营“怀旧斋”.入狱之后,身心皆受折磨等血泪的背后是赤子之心,他燃烧着悲愤北望神州,剖白道“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狱中题壁》里,他许下自己死后,希望朋友们不要悲伤,“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的愿望,前后对照,在香港,这位在江南雨巷踌躇的诗人,完成了椎心泣血式的转型.

小思曾于1987年设法进入此监狱,拍下了许多照片.这座监狱现被列为“古迹”,进行了保护,一般人无法再进入了.

1949年10月,哮喘十分严重的戴望舒执意北上,次年病逝于北京.

鲁迅:沙漠也是可以变的

尽管写的是史,《香港文学散步》与传统的文学史,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是一部私己的历史.相对于集体创造、重复与消费的传统文学史叙事, 《香港文学散步》中的呈现,则更侧重个人痕迹,强调小叙事与个别的独特性.这是常常被漠视的,也使得作家们“人”的属性愈发丰满,让读者更易产生同情共感,从而找到切入文学作品的新角度.

像是1927年,鲁迅在香港的两场演讲,随行的许广平任广东话翻译,他“吸一包两角近乎廉价的美丽牌,烟嘴还是套上的”,对香港“文化沙漠”的称呼不以为然,说“沙漠也不要紧,沙漠也是可以变的”,被彼时的几位接待者深深铭记.

文学散步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杂志征稿

文学杂志排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香港文学散步:都市漫游者观察笔记为关于文学散步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学散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