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博客视域论文范文资料 与博客视域中的舆情引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博客视域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3

《博客视域中的舆情引导》:此文是一篇博客视域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生态,博客、微博成为网络中重要的舆论阵地.引导博客舆论健康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通过分析博客舆情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提出政府舆论引导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博客;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5-0176-005

据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博客用户和微博用户数量共计达5.69亿.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博客、微博等新兴传播载体已经构筑了自下而上的民间舆论场.通过互动传播模式引发的网络舆情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博客舆情的特征与功能

“网络博客”是英文 Webblog的音译 ,后缩写为 blog,简称 “博客”.广义的舆情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博客舆情是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网民或社会组织借助博客,对某一热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1.博客舆情的特征

自媒体性.基于web2.0技术的博客使得网民集记者、编辑、主持人为一体,博客具备了个人媒体和出版功能.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博客传播融合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多种类型特征,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正如皮柯·德拉·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中所说的,上帝创造了人,并把他放在世界的中心.[1]在网络世界里,网民处于世界的中心,并拥有传统媒体世界所无法比拟的自由性.博客平台的出现,使普通民众得以大规模介入公共信息传播,“公民记者”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控制的“舆论一律”的格局.

自组织性.web2.0 虽然强调个人中心化,但这种个体传播并非截然孤立,而是相互渗透的,发挥着自组织的力量.博客群、博客圈往往汇集了有共同话题的成员,形成聚合型讨论区.在博客个体间的交流互动中,信息不仅得到放大传播,而且形成了以信息传播为*的特定范围内的网民群体组织.博客舆情已明显呈现出自组织结构.博客的“关注”群和“粉丝”群,使传播信息在特定的组织渠道上流动.

互动性. 博客舆情在网络互动环境中产生.博客言论的跟帖量越高,越易形成舆情热点.在微博的传播功能中,突出了“转发”和“评论”功能,使热点事件形成舆论叠加效应.博客舆论传播摆脱了传统舆论的传播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一个热点事件话题的存在,网民与传统媒体互动跟进,无限延长的“转发”和“评论”链条,使得博客舆论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产生雪崩式的爆发性效应,从而把舆论推向.

二元性.从博客舆情的载体来看,博客向精深化方向发展,微博向短、平、快方向发展.相比微博的碎片化写作方式,博客舆情有较强的理论色彩.博客已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形式及受众群体.当微博火热吸引众人眼球时,博客却回归了其作为个人空间的本色.在博客中,超短篇幅的博文和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少了,理性思维多了,博客在平静中实现着去杂存真,信息深度日益提高的特点.[2]从传播主体来看,博客向精英化发展,微博更趋向于草根化.

2.博客舆情的功能

舆论监督.博客时代公民新闻的影响力逐渐显现,而微博平台更是把公民新闻实践推向深入.[3]散布在民间的“公民记者”通过博客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发现的问题.据《2011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统计,在2011年影响较大的舆情热点事件中,微博首次的比例为22%.“博客议事”打破了现实世界“金字塔”形状的等级制,网络所获得的监督权造成了客观世界“组织结构也相应地呈现出由集权化到分权化、由等级化到扁平化的转变”的客观结果.[4]在推动权力结构由“大教堂模式”向“大集市模式”的转变中,“博客议事”起到权力转移的作用.扁平的权力结构产生了更多的监督权,更多的监督权必然带来更大的威慑力,提高违法乱纪的成本,增强社会的自我约束程度.[5]

政治参与.公民意识的崛起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软条件.[6]人们在网络上不再被动地获得信息和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上传”——参与.博客议题开始出现从娱乐和生活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转变,充分体现了公民意识的崛起、提高和升华的过程.在提高政治参与度的同时,博客正在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频发,博客作者在参与公共事件时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社会动员.随着网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深度追究真相的增强,博客舆情与现实空间不断融合,舆论越来越强地作用于现实.网络的普及使相当多的网民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在网上结成各种虚拟的社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7] 2011年的“微博打拐”事件,由于建嵘教授在微博发起,迅速引发大量网友共同参与,逐渐发展成为一场全体社会力量的整合,包括网友个人、明星、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间团体、资深媒体、门等,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

二、 博客舆情的运行机制

1.公共咖啡馆的自我搭建:博主设置议程

2011年7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封面话题“新闻的未来——重返咖啡馆”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未来,认为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新闻业正在从大众媒体重返咖啡馆里的对话文化时代.300年前,人们通过人际交往传播新闻,在咖啡馆里以对话的形式交流探讨.[8]这样的场景与当下博客等自媒体何其相似.人们在博客上传播新闻,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交流探讨,社会化媒体的兴盛就像是以高科技为背景的“咖啡馆”返祖现象.[9]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舆情生发阶段,博客舆情是由博主设置议程,即爆料敏感话题或者对热点话题的转发评论,引起人们强烈关注.如“故宫星巴克事件”,2007年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博客中,抨击美国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北京故宫开设分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以个人名义并要求其搬出故宫.博文发出,即引起博友关注,博友评论达3000多条,舆论反应强烈,半年后星巴克撤离了故宫.

博客视域论文参考资料:

硕博论文

投稿客

关于微博的论文

结论:博客视域中的舆情引导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博客视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博客视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