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金末论文范文资料 与金末文风嬗变和元好问散文审美理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金末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31

《金末文风嬗变和元好问散文审美理论》: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金末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内容提要:元好问是在金末文风嬗变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元初散文大家.他吸纳赵秉文、李纯甫两派散文理论之长,在自己丰富创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家的散文审美理论,为元初文坛树立了旗帜,开启了新时代的散文风尚.

关键词:金末文风元好问散文理论

作为一位承上启下的划时代人物,元好问既是有金一代散文的集大成者,又是有元一代散文文风的开启者.但元好问由于诗名重于文名,历*论家大都看重他的诗歌,而对他的散文及其文学史地位论述不够,本文仅从金末散文风尚的嬗变,来考察元好问散文审美观的形成,以期对元好问散文在金代散文史上的集成作用作出梳理.

一、金末散文文风的嬗变

元好问集金未文坛各家所长,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特点和审美观,被元代文人尊崇和效法,这是前人的普遍看法.但元好问是如何吸纳金末散文各家所长,而形成自己的散文审美理论的?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对元好问散文审美思想的源头,即金末文风及其走向,有大致考察.

明清以来的评论家大都认为金代文学承北宋余绪,其实就对文体崇尚方面,却和北宋差别很大.唐代以降,一个时代的文风及文体崇尚,往往受科举取士影响,北宋四科取士,多重策、论,以此散文极为兴盛,导致大家辈出,甚者诗、词等韵文,也呈议论化、散文化倾向.金代虽乃以四科取士,但偏重律赋,最不重策、论.正因如此,散文于金源前期的近百年中,呈衰微趋势.虽然大定、明昌间,被号称“国朝文派”的蔡硅、党怀英、王寂诸人“卓然不愧为作者”,但仅是少数名士所为,并注意力多在诗歌方面.真正出现转机,是在贞祐南渡以后.当时“赵(秉文)、杨(云翼)诸公为有司(科举主考),方于策论中取人,故士风稍变,颇加意策论.”由于科举取士的导向,随之散文一体也兴盛起来.

南渡近二十年中,赵秉文、杨云翼、李屏山、雷渊、王若虚等人成为文坛的核心人物.但诸人中颇有两种不同的散文创作取向.作为金末文坛盟主的赵秉文,虽继明昌以来审美取向未变,为文多师法欧阳修、苏轼,但力排明昌以来的尖新浮艳之习,他在《竹溪先生文集引》中说:“亡宋百余年间,唯欧阳公之文不为尖新艰险之语,而有从容闲雅之态,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使人读之者宴宴不厌.盖非务奇之为尚,而其势不得不然之为尚也.”他称赞党怀英的文章,“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他虽然崇尚欧、苏,但又主张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他说:“汉之文章温淳深厚,如折枯繇以为明堂之楹,驾睬骥以遵五达之衢,不忧倾覆,使人晓然知治道之归.韩文公之文汪洋大肆,如长江大河,浑浩运转,不见涯挨,使人愕然不敢睨视.欧阳公之文如春风和气,鼓舞动荡,了无痕迹,使读之宴宴不厌.凡此皆文章正也.”又说:“故为文当师六经、左丘明、庄周、太史公、贾谊、刘向、扬雄、韩愈.等尽得诸人所长,然后卓然自成一家.”这种尊崇欧文,主张平易自然,又不主一格,倡转益多师的散文风尚,直接为元好问所继承.

南渡前后,首先起而反对沿袭宋风的是李纯甫.纯甫字之纯,号屏山.他是金末文坛上的一位狂士,曾入翰林,因傲视权贵去官,于是纵酒自放,出礼法之外,好佛老,甚至将老聃、庄周、释迦牟尼和孔、孟并称为五圣人.此人是当时的散文大家,身为文坛主盟的赵秉文都自认为“散文不及李之纯”.“议论经学许王从之(若虚),散文许李之纯、雷(渊)希颜”.但李纯甫的散文审美取向和赵秉文不同.刘祁《归潜志》卷八云:

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由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屏山幼无师传.为文下笔喜左氏庄周,故能一扫辽宋余习.而雷希颜、宋飞卿诸人皆作古文,故复往往相效法,不作浅弱语.

刘祁将“文风之变”的功绩,“诗多学风雅”归于赵秉文;而“文多学奇古”,即在散文方面的贡献则归于李纯甫.刘祁还说他“为文法庄周、左氏,故其词雄奇简古.人皆宗之,文风由此一变”.李纯甫在《西岩集序》中说:“人心不同如面,其心之声发而为言,言中理谓之文.等文之变也,岂有定体哉!”由于文是人的心声所发,人心不同如面,因此,诗文均无定体.就像《三百篇》,“什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字无定音.大小长短,险易轻重,惟意所适”.在这里他针对赵秉文为文的“师古”主张,提出了文章的“师心”之说.

李纯甫《屏山内稿》、《外稿》已佚,今已很难全面论述其散文理论.但他有意识纠正当时文坛由于宗宋而导致的一些不切实用的浅浮风气,主张将文学创作转向学习《左》、《庄》、韩愈,为文重在“师心”,修辞造句好做盘空硬语,确实为时人所效法.当时才士如雷渊、宋九嘉、李天英、王郁等都受其影响.元好问对李纯甫为文的创新精神亦大加赞扬,李去逝后,他在《李屏山挽诗二首》其一中写道:“世法拘人处裈,忽惊龙跳九天门.牧之宏放见文笔,白也风流余酒樽.等中州豪杰今谁望,拟唤巫阳起醉魂.”他将李纯甫冲破拘人的“世法”看做龙跳天门的惊世之举,将其比做李白、杜牧,称其为“中州豪杰”.

赵、李二人相继退出文坛后,王若虚、雷渊分别代表两个流派,而活跃于金末文坛.刘祁《归潜志》卷八论当时文,这样评价王若虚:

若王则贲议论,文字有体致,不喜出奇,下字止欲如家人语言,尤以助辞为首,和屏山之纯学大不同.尝曰:之纯虽才高,好作险句怪语,无意味.亦不喜司马迁《史记》,云:失支堕节者多.等千古以来惟推东坡为第一人.

论雷渊,则认为:

雷则论文尚简古,全法退之.诗亦喜韩,兼好黄鲁直新巧.

又记正大中,二人同在史院,颇因文风崇尚不同而发生争论:

正大中,王翰林从之在史院领史事,雷翰林希颜为应奉兼编修官,同修《宣宗实录》.二公由文体不同多纷争.盖王平日好平淡纪实,雷尚奇峭造语也.王则云:实录止文其当时事,贵不失真.若是作史,则又异也.雷则云:作文字无句法,委靡不振,不足观.故雷所作,王多改革,雷大愤不平,语人曰:请将吾二人所作令天下文士定其是非.王亦不屑.王尝曰:希颜作文好用恶硬字,何以为奇?雷亦曰:从之持论甚高,文章亦难止以经义科举法绳之也.

王若虚沿赵秉文一派,宗欧苏,尚平易.而雷渊则承李屏山之绪,法韩愈,崇奇峭简古.这种论争不仅促成了金末诗文的繁盛,也为元好问集其大成创造了条件.

二、元好问散文审美理论的形成

元好问作为金代最后一位大家,他总结吸纳了赵秉文、李屏山两派的散文理论,又在两派基础上有所创新,特别是他金亡以后大量的文章写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终能于元初文坛,杂各家所长,在审美理论上卓然自成一家,成为金末散文的集大成者.

首先,元好问既不单崇宋,亦不薄宗唐,吸纳二家之说,独标唐宋文派.他在《闲闲公墓

金末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金末文风嬗变和元好问散文审美理论为适合金末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金末抗蒙名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