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收集整理论文范文资料 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收集整理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材》:这是一篇与收集整理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统计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9月我国第一次将统计作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专门领域以来,统计教学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小学统计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随机观念、统计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这15年间人们对统计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进行了修订,人教版新教材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第一学段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第二学段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统计部分与原《标准》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各个学段的统计内容层次性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原《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原《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可以从“数据分析观念”中体会到.

人教版新教材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1.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一下: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的教学内容移到一年级下册,将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为“分类与整理”,让学生体会分类与统计的关系,了解分类计数的思想,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内容后移.

二下: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三下:让学生学习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

2.第二学段才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教学后移,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总的来说,调整后的“统计”层次更加分明,低段的要求降低,许多知识向高段移动.更好地反映出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从“数据收集整理”这个具体的单元中我们也能看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教材的变化.下面我将对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进行教材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调查在收集数据、分类的基础上画“正”字记录数据.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及简单的分析.

3.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收集数据的方法.(例1的内容.)

2.记录数据的方法.(例2画“正”字的方法.)

3.统计表(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

三、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感悟统计的价值.

教材在编排上努力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只不过是在教学重点上有所侧重.

例1中教材提出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以选择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这样的编排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进行统计的必要性和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收集整理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资料收集方法

结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材为关于收集整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收集整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