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系统功能论文范文资料 与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新特点和趋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系统功能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4

《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新特点和趋势》:这是一篇与系统功能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和多语研究的兴起以及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影响和日俱增的重要分支.新时期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充分立足功能语言学自身,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提出了综合的理论模式,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以内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量化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为主,强调翻译研究对语言学的反哺作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研究的新特点,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新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024-07

引 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的翻译研究(以下简称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已走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以意义为本、集语言分析和文化分析于一体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成功实现了向语言学的“U型回归”[1],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的优化范式”[2].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多语研究的兴起以及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的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均把翻译研究列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并涉及更广阔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梳理近十年来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重要著作、论文和相关文献,总结最新成绩,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 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新特点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60年代产生了第一部研究专著即Catford的论著[3].90年代成果尤为突出,其中Bell[4],Baker[5],House[6][7],Hatim & Mason[8][9]至今仍有较大影响.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语域、语境、元功能、衔接、连贯和翻译等方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翻译的一些核心概念作出新的阐释,推动了翻译质量评估的开展.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多语研究的兴起和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更多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部成员开始关注翻译问题,使其取得深入、长足的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如Steiner & Yallop[10],Teich[11][12],Steiner[13][14],Malmkjaer[15],Calzada Pérez[16],Halliday[17][18][19] ,Manfredi[20][21],de Souza[22],Munday[23][24]等,它们代表了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下文将结合具体研究成果对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一) 在系统功能类型学的大背景下展开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不断升温,同系统功能类型学研究的大背景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普通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旨在描述和解释人类的语言.迄今为止,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元理论进行描述的语言涉及英语[25]、德语[26]、汉语[27]、法语[28]、日语[29]、西班牙语[30]等多个语种.Caffarel, Martin & Matthiessen[31]勾勒了系统功能类型学研究的广阔前景,其中之一便是同翻译研究的结合.系统功能类型学的展开也是多语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Matthiessen, Teruya & Wu[32]从实例化渐变体的角度来看,类型学研究关注语言系统的差异和共性,位于实例化渐变体的潜势一端,而翻译研究关注译语文本和源语文本的差异和共性,位于实例一端.潜势同实例互依互存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类型学研究的成果对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正如Teich[12](3)所指出的,任何涉及一种以上语言的语法特征分析时,都隐含了语言类型学的思想.两种语言类型学上的差异必然会引起翻译中的变异或调整.

以形容词的翻译为例.语言类型学的观点认为,汉语是动词突出的语言,英语是名词突出的语言[33].这一差异导致形容词在两种语言的性质和地位也不同.形容词在汉语中是谓词性的,能在小句中独立充当过程,是动词的一个次类.而它在英语中却是体词性的,不能独立充当过程,需要借助其他动词[25](214)[34](358-359; 362).正因为如此,形容词所出现的句法位置也有差异.同样是指派特征,汉语多用形容词做谓语的归附小句得以实现,而英语多用形容词做名词修饰语的属性小句得以实现.如“那条河很宽”译为“Thats a very wide river”比译为“That river is very wide”更地道,汉语的谓语形容词译为英语后变为名词修饰语,尊重了两种语言对形容词认识的差异.由此可见,语言类型学上体现的语言差异对翻译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 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

多维度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语言层次、实例化、元功能、级阶、坐标轴和精密度六个维度.这些维度涵盖的视角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既有意义层面又有形式层面,既有文本层面又有文化层面.采用语言多维度审视翻译现象,可为此提供全息视角.

Halliday[17]结合层次维、元功能维和级阶维,提出了“对等类型观”及“对等价值”的概念,认为任何具体的翻译实例中,不同语言层、元功能或级阶上的翻译对等价值有高低不等之分.一般说来,语言层次越高、词汇语法的级阶越高,其对等价值也越高;就元功能来讲,只有当概念功能可被忽略时,高对等值才能附于人际功能或语篇功能.“翻译对等类型观”和“翻译对等价值”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追求绝对的对等不现实,语言的多维度势必会带来多种类型的翻译对等,不同类型的对等有不同的价值,从而为译者的选择提供了空间,对等也变得更为灵活.Halliday[18][19]结合翻译实例进一步阐释了此观点.

Matthiessen[35]更为全面地结合语言多维度审视翻译现象.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多元语境化的行为”这一理论假设下,作者详细论述了翻译在各个维度上的宽域环境和窄域环境,并利用“层次化-实例化矩阵”和“功能-级阶矩阵”把翻译研究的内容纳入其中,实现了翻译行为“自上而下”的语境化过程.他[35](73;78)认为,翻译是一种语义映射,翻译环境和多个语言维度相关.翻译对等和翻译转换可看作渐变体上的两端,翻译环境越宽,对等程度越高;翻译环境越窄,转换的程度越高.同翻译环境密切相关的语言维度有:级阶维、精密度维、层次化维和实例化维,且每个维度上翻译环境的宽窄和翻译对等程度直接相关.级阶越高,精密度越低,语言层次越高,实例化渐变体越接近潜势一级,翻译环境越宽,翻译对等程度越高.该项研究把翻译置于语言学多维度理论框架之中,被认为是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探讨翻译问题最全面的一次尝试[14](488).Halliday[18]也高度评价该文,并结合汉英实例进一步阐明语言多维度在描述、解释翻译现象中的作用.除上述研究外,Teich[12]、de Souza[22]也从语言维度出发,结合不同的研究目的,综合式地考察了影响翻译的多个因素,进一步展示了系统功能翻译研究作为新研究范式的优越性.

系统功能论文参考资料:

期刊协同采编系统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功能材料期刊

论文系统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论文查询系统

结论: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新特点和趋势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系统功能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系统功能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