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乐之魂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中和是中国民族音乐之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乐之魂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4

《论中和是中国民族音乐之魂》:这篇乐之魂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提 要:“中和”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以中国儒家哲学为灵魂的审美形态.“中和”的人文、艺术和谐观所传达的音乐美学思想,贯穿了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体系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观念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实践中随处可见.将“中和”思想称为“中国民族音乐之魂”,当不过分.

关键词:“中和”思想,中国民族音乐,音乐理论,音乐实践.

音乐没有国界,它是人类的,世界的,这是音乐的共性;但是,音乐也是有差异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总有它的一些独特之处,这就是音乐的民族性.中国虽然地域大,民族多,然而,因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最大特点,却是“中和”这一概念,即使将其称为“中国民族音乐之魂”,也不过分.

一、“中和”本是一个儒家哲学概念

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所致.而在儒、道兼容互渗中,儒家的“中和”学说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和”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 ,通俗地说,就是使人更加聪明的学问.

“中和”的意思就是中正、平和,引申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荀子·王制》说:“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叶适《中庸》说:“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而吾顺之者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

“中”的意思可解释为人的多种情绪隐而不发至宁静淡泊的一种状态,而“和”的意思则是相安、谐调.儒家并不简单地要求人的情绪不能有喜怒哀乐,不能表现自己的内在情感,而是崇尚“发而皆中节”,即每种情绪的表现和释放都要合乎一定的“度”,有节度、有控制、有分寸,张弛皆有法约,进而达到“和”的状态和境界.因此,中国人讲求人性中的“中和之美”——在情绪不发的时候,从容淡定,满目天然,达到像北宋大儒程颢所说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和人同”[2] 的境界;而在情绪释放的时候,内心始终留有分寸,始终保持一种平衡的心境,不极端、不张扬、不暴怒、不狂躁、不狂喜、不绝望,绝不陷在一种极端的情绪中.因而,“中和”是宇宙的“大本”,是大千世界最重要的“达道”.步入这种境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方有从容的秩序感,宇宙才能和谐运转,万物才能有蓬勃孕育和滋生的契机和条件.

“中和”是以中国儒家哲学为灵魂的审美形态.哲学是指导人们处理人和世界、自然、社会各种关系的认识基础,音乐当然也不例外.

《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段晏子以烹调和音乐为例来喻“中和”的论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烹调体系的和谐构成,是要经过五味互济互泄、相互联结的转化交融过程.晏子“以水济水”、“琴瑟专一”为例说明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不能让人产生美感;只有五味相济、五声相和,将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因素折中调和,才能给人感官的愉悦.这已涉及到“中和”思想的重要内涵——异质相济相成.美也由此而生.

“中和”的人文、艺术和谐观所传达的音乐美学思想,贯穿了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体系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观念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作品、乐器制作等实践中随处可见.

二、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中的“中和”思想

哲学指导的是人们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音乐理论中也是如此.

早在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统一的“中和”思想业已产生,在音乐中,就要求以平和之乐使人际关系调和.

中国最早的文献典籍是《尚书》.《尚书》中的《舜典》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文中的诗、歌、声、律,到八种乐器的演奏,都协调有序,以此沟通人和神,达到“人神以和”的目的.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非常强调“和”的.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3] 君子以“和”处众,好善恶恶皆出于公;小人则阿比附会、党同伐异,好恶皆出于一己之私.据此,孔子以“文质彬彬”为君子修养的标准.文质各有所胜,过犹不及,都是不美的;只有兼容文质,使文质相符,才是君子.刘宝楠《论语正义》对此解释释说:“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4] 文质所以能相符相称,在于礼的节制约束.当孔子将文质相符的道德修养标准运用于诗歌和音乐的评论时,便有了“《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的赞语,以及对“(武)尽美矣,未尽善也”[5] 的批评.孔子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这种以“中和”为代表的中庸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很少有剑拔 张地表达狂怒狂喜的作品.多数作品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诗人在抒写个人内心情感的时候,总是温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寻找适度的表现方式,意味隽永地表现情感.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积淀.

乐之魂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论中和是中国民族音乐之魂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乐之魂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石家庄乐之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