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综述:机制视角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资产证券化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2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综述:机制视角》:本文是一篇关于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资产证券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商业银行创造流动性,并将部分风险转移出表.资产证券化创造的收益影响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并且通过降低表内流动性缓冲和增加风险贷款提高了其流动性风险,为流动性危机爆发埋下隐患.文章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运行机制文献梳理,以期形成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的系统全面认识,对商业银行在实践上形成参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缓冲;风险贷款;流动性风险

一、 引言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被McConnell和Buser(2012)等学者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之一.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金融创新,主要在于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商业银行缺乏的流动性,同时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出资产负债表.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资产证券化风险得到重视,关注点从创新的红利转向其潜在危害.Barrett(2006)通过研究对比2006年前后信贷衍生品数据发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确实带动证券市场及全球经济迅速成长,但也造成了基础资产的信用评级下降、信用事件发生频率提高等问题.

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流动性,倪志凌(2011)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流动性来对银行的行为动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Bonfim和Kim(2012)发现资产证券化的过度扩张使很多银行缺乏流动性头寸,即使这些银行具有高水平的资产充足率,其流动性风险暴露程度依然构成隐患.彭建刚等(2014)认为存贷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及顺周期性等特点,银行间风险直接的协同性增加,进而加剧系统风险.周凯和袁媛(2014)认为流动性风险具有“突发性强、传染性高、低频高损”等特点,它与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可分割.资产证券化与流动性风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重视.经济繁荣,证券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信息不敏感资产,降低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激烈.在经济下行时期,那些并未获得相关信息的投资者比获得信息的投资者更加恐慌,可能选择抛售相关资产,导致证券化市场崩溃.因此,逆周期的调控对于证券化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资产证券化通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流的资产进行打包出售,促使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从“发放—持有”(OTH)变为“发放—出售”(OTD),这种创新模式帮助商业银行满足其资本需求,增大贷款发放量,使银行的流动性转换方式、收益、经营模式有了极大突破(Gorton & Metrick,2012).随之而来的是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研究逐渐增多,而后国内外学者不断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丰富,成果颇丰.学术界、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来找出资产证券化的内在驱动因素,进而评估监管措施的有效性,防止资产证券化的滥用,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

二、 资产证券化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机制

与流动性的内涵相似,学者们根据不同视角对流动性风险有不同划分.传统意义上来讲,学者们对流动性风险的普遍认识在于能否以合理的成本及时清偿债务的风险(廖岷、杨元元,2008).王灵芝和杨朝军(2009)从两个方面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测度,其一是负债端缺乏相应的流动性缓冲,其二是资产端无法及时获得需要的流动性,也就是说银行资产风险过大,而非优质资产,无法及时售出变现(许争和高磊,2017).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面临不确定时遭受流动性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负债经营模式、不确定性及其盈利方式等因素,导致其流动性风险无法避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非单一的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可能随时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它是其他所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付强等,2013).

银行对存贷利差收益的依赖性过高,资产结构集中,存款稳定性和存款质量难以提升,导致潜在流动性风险大幅度提升(付强等,2013).银行期限错配问题突出,主要原因为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存款业务的增幅也下降,且人们更倾向于降低存款期限,但投资的需求导致贷款期限无法进行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各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银行的风险隐患,使得流动性缺口增加,期限错配问题越来越严重.

1. 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缓冲与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缓冲是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冲击和挤兑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持有成本较高,但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寻求盈利性和流动性缓冲的平衡点.

资产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表内资产(即长期贷款)结构化并进行发售,打破了融资约束,拓宽融资渠道,新获得的资金将增加银行的流动性缓冲,提升银行的流动性(Bannier & H?覿nsel,2008).王志强等(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证券化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应对流动性冲击,是一种良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Agostino和Mazzuca(2009)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型银行缺乏外部融资渠道,获取流动性的能力较差,因此更倾向于开展证券化业务.杨宽和(2011)发现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缓冲,提高其流动性和資产充足率,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Norden等(2014)从资产证券化扩大了贷款供给的角度,认为贷款量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促进投资,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繁荣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金融行业的进步,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李志辉等(201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融资来源,提升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改善了银行的收益状况,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

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资产证券化的确盘活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贷款等资产,但其所创造的流动性并未增加到流动性缓冲,而是继续用于信贷扩张等业务(Loutskina,2011).经济平稳运行时资产证券化可以稳定持续地发行,这种做法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性,并带动整个金融系统的发展,但当经济过度繁荣时,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资产过高,还会使流动性敞口过度暴露,一旦其中某一环面临流动性冲击,就有可能造成危机的全面爆发.Wagner(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支撑了银行的信贷扩张,造成其经营杠杆率和整体风险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其利润率降低了流动性缓冲,反而提高了流动性风险.Allen和Carletti(2008)研究发现,当面临资产的冲击时,过度证券化与流动性缓冲的不足可能使资金链出现断裂,最终爆发流动性危机.Barbara等(2013)发现资产证券化从改善流动性的角度出发,但结果却并未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缓冲,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反而比未参与的银行更低.另外,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所具有的流动性扩张机制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以及相应约束,与之配套的风险保护措施有待完善,且其是否属于流动性的基本范畴还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流动性很可能会造成经济“过度虚拟化”的结果(李佳,2014).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风险转移的目的和效果各异,但银行更倾向于将信用风险较高的信贷资产保留在表内,从而增加了自身的风险水平.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资产证券化会降低银行对各种业务的监督力度,这涉及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Buchanan,2016);同时,资产证券化会使银行的风险承担动机增强,风险承担水平有所提升(倪志凌,2011),这都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暴露水平.另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行为与风险转移无关或两者关系不明确,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不包括风险转移方面的因素,银行的风险水平与其资产证券化业务无关.Casu等(2011)通过研究2001年到2007年美国银行控股子公司的数据发现,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证券化水平与相应的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其他类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则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没有显著关联,最终得出结论,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Barcelos(2016)通过对2002年12月到2012年10月共60家巴西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巴西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将信用风险转移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但资产证券化会增加信用风险水平.

资产证券化论文参考资料:

资产评估论文选题

无形资产评估论文

资产评估论文题目

资产评估论文

结论: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综述:机制视角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资产证券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