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意象论文范文资料 与交通意象转型和台北文化风格变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意象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3

《交通意象转型和台北文化风格变迁》:本文关于意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近二三十年来,乘坐地铁已渐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市民常态化出行方式.随着都市化步伐的快速推进,更多二三线城市也将进入拥有地铁的城市名单中.都市交通系统的快速更替升级,似乎是解决大中型城市交通瓶颈的大趋势.然而,日夜穿梭在地铁中,市民们感知城市景观、体验城市的方式和内容已悄然发生变化.都市新人类无法想象工业城市时期城市内部铁道旅行将是何种景象.唯有中老年人还能依稀辨识昔日的城市铁轨遗迹、沿途的城市意象以及彼时的诸种体验.在个人的怀想和文学的书写中,工业城市的乡愁氤氲生成.因此,我们有理由从纪实性的散文文本中梳理出从工业城市的铁路到后工业城市的地铁这一城市交通空间意象的变迁,提炼出世代居民感知体验的结构性变化,建构一种属于铁道和地铁的城市空间诗学.台北,作为东亚华文城市的先进者,城市交通系统的更替略早于北京、上海,其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现代—后现代都市景观也颇具典型性.本文即以台北的铁道—捷运空间转型为考察对象,意在勾勒台北居民城市体验和台北城市文化风格的转型,也想以此和东亚几大华文城市空间诗学研究展开对话.

一、中华路铁路:边界及其空间缝合

1949年年中,大陆来台民众渐增,街上摊贩明显增多,台北市政府为减少路上摊贩,委托台北市警民协会在中华路铁路东侧兴建两列用竹篾搭建每个约四公尺见方、没有墙壁的摊棚,全长约六百五十公尺,收容摊贩并由警民协会管理.1949年底,国民党撤退去台,大陆赴台民众激增,造成严重的居住问题,原来摊棚遂被加筑墙壁并向前后扩大作为居所.同时又在中华路铁路西侧增建第三列临时建筑,各列又向南延展,总长度达一千两百公尺.这些临时建筑都是不规则的、临时以木板和竹料陆续添搭的,区域内横巷交错,呈现十分强烈的暂时蜗居性质,它们围着铁道兴建,为50年代搭火车进城的旅客建构了独特意象.在短时间内繁衍起来的中华路棚屋成为台北都市中以货物低廉著称的地方,各类日用品至古董书画都有,而最著名的则是它的各省饭馆.中华路的吃食、逛店购物和西门町看电影,成了当时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消遣a.

以上文字虽呈现出50年代台北的都市状况,但作家的书写更能表达私人的记忆和体验;只有二者的参证,方能更立体而生动地还原特定时代中华路铁路的空间形态和感觉结构b.丘秀芷在《三线路》一文中就详细还原了中华路铁路及两旁摊棚的空间演变和个体体验.在她的童年记忆中,光复时期西门町没有中华路,也没有中华商场,只有三线路.起初,由于日本人大多被遣返,城中区空房子到处都是,谁先住进去,谁就有居住权.慢慢地,空房子没了,“三线路上铁道旁开始有人搭棚子住.竹子架子,上头搭些木板、铁皮、油纸、水泥纸,像办家家酒,十分‘有趣’似的”;继而,铁道旁的竹棚屋愈来愈往小南门延伸,丘秀芷看到棚屋中“很多人家烧煤球、焦炭、生火很难,就把炉子端出屋外生.但下雨天又不能在屋外,只好又放在屋门口.我上学上得早,正好看他们家家户户在生火做饭,这些人好像没我妈妈那么会生火,常熏得一脸乌七抹黑的”c.由于时局不稳,绝望情绪弥漫,中华路铁道上惨剧不断:“日子不好过,有人熬不下去,干脆卧轨自杀,自杀有传染性,民国四十年前后,中华路铁道上常有这种事.夜里有班车,都在半夜自杀.等一两次,碰到那东一条腿,西一个头支离破碎的尸体之后,吓死了!”d丘秀芷以孩童的眼光来看光复初年中华路铁道的众生相,其中既有童趣的细致观察,也有突然直面死亡的恐怖.这些都展现了动荡时局中颠沛流离的底层民众和台北空间的内在关联.台湾光复至50年代,中华路两旁的错杂棚户既是当局的权宜之计,也是底层百姓暂时居所和谋生之地.这种临时性、错杂混乱的空间特征表征出底层民众的苟且偷安、焦虑乃至绝望情绪.

除了临时性的空间特征外,中华路铁道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通道和边界功能.它是连接台北和中南部市镇的主要通道.中华路沿途的棚屋成为人们搭火车进台北城见到的主要城市意象.对于初次抵达台北的乘客而言,这种视觉景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过了淡水河,再看大到一片违章建筑,夹着西门町的铁路拖曳而来,台北就到了!那时还没建起商场,一片杂乱,一排排竹篱笆贴着铁道,家家烧着煤球,熟悉的煤烟味,混着蒸汽火车的煤烟味飘进窗来,后院晒得衣服似伸手都够得着,火车简直就是擦身而过.”e中华路上的铁轨连接着城里和城外,沟通着乡土和城市.这既是城乡之间通路的连接,也意味着空间的区隔.尽管中华路沿线的摊棚显得错乱逼仄,但这也呈现出城市所特有的繁忙杂乱景象.

城市空间的边界也意味着空间上的某种连接.“1950年代崛起的中华路摊棚以一种临时建筑的空间形式收纳了大量的外省政治移民,并发展成为都市中新兴的带状商业区,在空间区位上,它以一带状空间如拉链般将西门町和城中区接合起来,形成更具中心性的商业街区.”f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华路的这种缝合作用更加明显.

由于中华路两旁的违建越建越长,为了整顿市容,台北市政府拟定中华商场整建计划,于1960年春,将铁路两侧的棚屋全部拆除,在东侧建造全长1171公尺的钢筋水泥三层店铺八栋,自北向南以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命名,计有1644个铺面,中华商场成为台湾最大的百货总汇商场.1969年,中华商场各栋二楼以陆桥相连,1971年更和武昌、汉口和开封等街道的陆桥相连.从衡阳路至汉口街三栋的商场二楼已成为西门町游客必经之道,由是,西门町和城内 行政区紧密连结在一起.“中华商场具体地连接城中和西门町而成为中心.”g可以说,中华商场的运营,也开启了西门町黄金时代.逯耀东便记录下中华商场兴的繁华景象:“中山堂后向中华路,中华路自中华商场建妥以后,八幢大楼一字排开,从北门到小南门,台北市又出现了一道发光的城墙,各种不同的小百货商店向这里辐辏,各种不同地方风味的餐厅向这里集中,尤其在新生大楼扩建后,楼下的新生大戏院开幕,入夜之后,这一带地方灯火辉煌,人声和过往火车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当时台北市最嘈杂也是最有活力的地方,逛罢衡阳街到中华路吃饭,成了台北或外地人到台北休闲的例牌.”h原本杂乱无章的摊棚变成颇具现代商业形态的百货商场,这无疑是台湾当局立足台湾发展经济的一部分计划,同时也表明相对稳定的两岸时局让一度处于不安、焦虑乃至绝望的底层民众重建起稳定的庶民日常生活世界.当时的中华商场甚至成为流行文化的集散地,“喇叭裤、AB裤、迷你裙、鸡窝头,都在这条走廊流动着,美国的嬉皮文化也随着唱片海报和电影流行过来”;新生戏院外的巨幅电影广告看板,就是绘画艺术,“从中华商场这边看过去,那个戏院就是现代文明的最高殿堂,那时的戏院好大,看电影是种文化仪式”i.来自美国的流行文化随着资本流动渗透进中华路的商业形态,无形中塑造了年轻世代追求时尚同时反抗国民党威权统治的感觉结构.

意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交通意象转型和台北文化风格变迁为适合意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整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