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寂寞论文范文资料 与寂寞而丰富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寂寞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18

《寂寞而丰富心》: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寂寞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伍尔芙作为意识流的代表性作家而被读者熟知,但是她早期作品《墙上的斑点》却并不是其中典型.但正是这非典型性使得这篇文章获得了更多读者的喜爱.除此之外,这篇文章无论从艺术的精巧还是思想的宽广都使读者叹服,也使得读者陪着她那颗寂寞而丰富的心一起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伍尔芙;《墙上的斑点》;追寻;存在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早期意识流代表作.就意识流小说而言,其被视为现代文学中的代表类型之一,最明显的特点是文思的毫无拘束和宽广的描写范围.小说中的人物思维就像是脑海中的一张小船,毫无阻碍地自由穿行:具象到抽象、对立到同一、从随意从这点到那点.意识流真实表现了人类思维的自由和随意,但这样也就加大了读者阅读的难度,读完会疑惑文章讲了什么,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些.而《墙上的斑点》作为早期意识流作品在这一点上并不是那样的典型.

就题目而言,墙上的斑点是文章的线索,也就如同小船的船桨,让航行有了方向.这样小船在自由穿行的基础上有了大致航线,可以游离于外,但最终会被牵引回来,不像后来乔伊斯的作品那样漫漫而谈.因此《墙上的斑点》也就降低阅读的难度,使得读者有迹可循,更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文章可读性的加强也增强了读者主体意识,读者可以就文章做出自己的思索.

《墙上的斑点》透露出作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小说中充满质疑和追问,思绪纷杂.意识的流动包括对存在的自我思考:人为何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表象和本质的关系、何为自由精神.这让人惊讶于小说所要表达内容之庞杂和作者拿捏到位的巧妙,这让读者也随着作者探求的姿态一起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比传统小说更加具有表达作者思想的能力,也使得读者能在有限的文字中体会更多感悟.基于这样的解读,略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

阅读《墙上的斑点》像是在阅读欧·亨利的小说,直看到最后的结局才恍然大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所以当我阅读到“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等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些战争见鬼去吧!等然而不管这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爬在墙壁上.”尤其是“该死的战争”时,文章前面铺垫的内容和刚刚还混乱、牵扯不清的思绪都有了解释:墙上的斑点只是作者无法打发的时光中为自己丰富却寂寞无聊的心打开的窗口,战争的打响才是作者思维隐在的线索.

试想,若不是战争导致人们都流离失所,让作者无法正常地生活,炮火连天却甚至连新闻都不给提供,作者只能无聊的对墙上的小小斑点进行遐想.若不是战争,作者也许本应该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饭;也许她会在办公室或书房认真的工作;也许她在别的地方别的国家游览当地的美景,但是现在这一切都被战争所摧毁,她只得独自一人呆坐在椅子里,看着墙上的斑点.战争一方面使作家的所有生命形体都被迫蜷缩在角落,但抵不住作者精神世界的广阔,但另一方面战争又像一个抽象的黑洞,它的具象外化为墙上的斑点把作者所有思维都吸引到自己这边,使得看似无拘无束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受着它的控制.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作者会质疑会追问,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作者会追问于“人为何存在”这类的问题.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又有多少人是对这些问题清楚的呢?人们不明白战争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社会上那些少数的政坛领袖、商业巨头,还是真正为了国家利益,民族自由和大多数民众着想;人们不明白战争为何这般残酷,为何要有生死分离,为何要有流离痛苦,青年人一批批倒下,孩子无人看管,老人绝望死去,而这般残酷的战争为何还要打响,为何还要继续;人们也不明白自己在战争中存在的意义,我无法阻止战争开始,也无法阻止残酷的进行,更无法让战争停止,存在仿佛是虚无等在这质疑,在这追问下,我为何存在,那些在我生命中存在过或没有存在过的那些人又为何存在,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这世界万物的存在又有何意义:是无法逃避的死亡,还是有限却可精彩的生命?是对物质无法填满的 ,还是满足于现状安适平和?我们的历史是在前进还是倒退?我们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一切的一切让作者看不清搞不明,只得陷入着深深的思考中,陷入这存在的无力感中.

所以作者无法看清这世界,就连眼前这堵墙的斑点也变得无法看清,她努力地思索,却都苦苦追寻不到最正确的答案.或许她本可以站起来靠近墙壁看清这斑点,但是她已经陷入自己的质疑和思索.她深深地感受到这现实的残酷和自己存在的无力,所以她看不清也就不想看清,她听命于这世界对她的安排,她宁可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起码这想象比现实美好,起码这思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作者将自我放逐到了精神的世界.

联系伍尔芙的生平,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就是充满残酷的战争岁月,她自幼就带着过于沉重的死亡记忆:13岁母亲去世,紧接着同母异父的姐姐也随母亲而去,后来父亲和哥哥又相继去世.亲人死亡的阴霾使得作者困扰于人存在的意义,不仅如此,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还使得她患上了疯癫,最终她主动选择了死亡.或许是不堪忍受这人生所带来的痛苦,或许是破译了人生死亡之谜,但是不管是哪种解释都不重要,因为就伍尔芙这些非常人所经历的悲剧已经足以让我们理解为何她会有那般浓烈的困惑和灰暗的沮丧.

正是因为这对自我存在的严重怀疑让她选择意识流.她认为这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生活和意识是紧密相关的,只有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的内在精神才是真正的存在,所以她认为小说家的任务便是把无论显得多么反常和复杂的内在精神用文字表现出来.她勇敢地承担起这个重任,让她那颗寂寞而丰富的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和她一起感受、思考和追寻人生.

了解作者后再回到《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就会有更深的感触,那种原来看上去只存在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活动都变成真实可触的现实,面对这苦难的人生,伍尔芙没有刻意地描述,而是埋在心里不停地去质疑去追问,这种淡淡的忧伤像是慢性病,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更加引起我对存在的深层次思考,陪着伍尔芙去想象去追寻,让自己离这颗寂寞却又丰富的心近一点,更近一点等

参考文献:

[1]伍尔芙.《墙上的斑点》[M].董熠, 江苏文艺出版社 第一版.

[2] 王晶.浅析意识流小说——以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为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7).

作者简介:史汶昕(1995-),女,籍贯:山西晋中,单位:山西大学初民学院.

寂寞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寂寞而丰富心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寂寞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忍受孤独的十个等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