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柔石论文范文资料 与试评蓝棣之对柔石二月的症候式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柔石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5

《试评蓝棣之对柔石二月的症候式分析》:关于免费柔石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柔石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内容摘 要:蓝棣之运用症候分析的方法对柔石的《二月》进行了重新解读,通过分析主人公萧涧秋眼中两种不同模型的女性与其的关系以及作品标题的含义,认为主人公萧涧秋的行为动机都是出于对小女孩采莲的爱.其眼光确有独到之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但同时笔者以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二月》 蓝棣之 症候式分析

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运用症候分析的方法对若干著名的现代文学著作进行了独到而精妙的重新解读,十分受学界的重视.尤其是在对柔石《二月》进行分析时,他深入挖掘了人物心理的细枝末节,得出了近乎颠覆性的结论.本文将具体来谈谈对此的看法.

蓝棣之曾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说明了“症候”的含义:“症候可以看作是情结的表现.等我所说的‘症候’,是作家不自知的,是无意识的.症候批评理论里的‘症候’这个概念,直接来自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他以精神分析的症候为起点,还说精神分析是精神病学的基础.”i著名学者尹鸿进一步对蓝棣之的这种症候分析方法进行阐释:“等总之,考察作家创作中的无意识趋向,把作家没有明确察觉的东西阐发出来.从而越过表层、外层空间,通往作家心理、文本结构的里层、深层空间,以重新解释作品中某些悖逆、含糊的类似症候表现的疑团,和重新阐释作品的意义.”ii可以说,蓝棣之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作品中找寻突破口,对其中难以理解的疑团作出了独特的解答.

在传统现实主义评论家眼中,柔石的《二月》主要描述的是一个悲观失意的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对贫困寡妇的帮助,以及他与热情的女知识青年陶岚的恋爱故事,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纯洁理想的找寻以及他们的悲观与虚无情绪.然而,蓝棣之重新对《二月》作了一番解读,认为在主人公萧涧秋的所有行为和决定之下深藏着的,是他对小女孩采莲的爱,“是一个对人类命运怀着普遍同情的知识分子头一次莅临刻骨铭心的感情牵挂”iii.这一结论颠覆了之前论者的观点,从人物的心理层面对故事进行新的诠释,得出了新的结论.

然而,蓝棣之的这一结论也并非无中生有,他紧绕作品,对自己的观点逐步进行论证.他首先从萧涧秋最后出走时留下的一封信入手,提炼出“魔鬼引诱”这个关键词,认为这正代表了萧涧秋对采莲的感情牵挂,之前漂荡无依的萧似乎在发现了采莲的纯洁天真后看到了理想的希望.论者接着又对萧眼中“两种模型不同的女性”这一词进行考量,与大众认为这两个女性为寡妇文嫂和女教师陶岚不同,蓝棣之从“没有理智的目光”入手,认为这两种女性应当指的是采莲和陶岚,他具体分析了采莲是如何以“感情的飞沫”来感染萧的,而未具体指出采莲如何用“没有理智的目光”来辉照萧.并且因为作品中原文写道:“但无可讳免,他已爱着那位少女,同情那位妇人底不幸命运了.”iv蓝棣之认为,这里以叙述者的口吻陈述出来,就已经明确指出萧是爱着采莲的,而且作者柔石对此也是一个知情者.

仅仅这样说明还并不能充分证明萧爱着采莲,于是蓝棣之又对比了与采莲和陶岚相处时萧的两种不同的心境.萧感覺与陶岚在一起时心情像秋天的冷涧,她并不理解自己,因此采用拖延策略婉拒了陶岚的爱情,而与采莲在一起时萧的心情是春天.并且论者以为“采莲梦到狼把萧衔去”,以及“萧画桃花”这两个事例象征着采莲实际上处于与陶岚对立竞争的地位.以上的论证,论者都是从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细微处入手,极力挖掘出隐藏在文本内容之下的人物之间的复杂而隐秘的关系.

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之后,蓝棣之又从作品的标题出发,探讨“二月”的含义.由作品中打油诗“芙蓉芙蓉二月开”一句得出二月是芙蓉花开的时间,因此“二月”、“芙蓉”、“莲”、“荷”都是采莲的意思,也就暗示了萧与采莲的特殊关系.论者进一步引用唐代杜牧的《赠别》一诗来为自己的理论增添历史范例,认为“二月”就象征着女子的年轻,而采莲这一形象,也就是“纯洁、天真、理想、春天与希望的象征”v,这正是萧的追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蓝棣之在对柔石的《二月》进行评价时,完全脱离作者与文本的关系,直接运用症候分析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解读,直面人物的内心.他从作品主要人物的思想、行动、语言、心理等细微处入手,抓住突破口,为读者挖掘出隐藏在人物行为之下的隐秘动机,为作者柔石所留下的“为什么萧涧秋拒绝陶岚、离开芙蓉镇”这一疑团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蓝棣之对《二月》的症候式分析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严格依据文本的内容来进行阐释.他从主人公萧涧秋的种种行为动作出发,在文本范围内来发挥自己的推理和想象能力,每一次对人物的心理推断都经过了认真的解读.有论者认为,蓝棣之认為《二月》中含有萧涧秋爱恋采莲的模式,是与蓝棣之自己的生活经历相关的:“当我看到蓝棣之断言,‘萧涧秋的抑郁气质和悲观心理决定了他的感情所向是天真、纯洁的女性’等我似乎读到了蓝老师自觉不自觉地对于自己忘年之恋的情感体验的理解和解剖.”vi我认为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蓝棣之的症候式分析本身就是从作者或主人公出发,挖掘他们无意识的潜在心理,而他自己在写作和评论的过程中,也无意识或多或少地带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但是蓝棣之运用症候式分析的批评方法对《二月》进行的分析依然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蓝棣之在对鲁迅作品、巴金的《家》等作品进行症候分析的时候,都将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生平联系起来进行讨论,认为故事主人公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作者经历的映射,而在对柔石的《二月》评论时,却将柔石的经历与主人公萧涧秋的经历割裂.尽管他也谈到“作品人物萧涧秋向往‘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的动因,与左翼作家柔石向往马克思所描绘的人类社会理想的动因,是同一种动因”vii,但是在谈及萧涧秋与三个女子的关系时,他只是在文本的范围内发挥,没有结合作者的生平.若结合柔石在现实中与妻子吴素瑛、爱人冯铿的三角关系来看,萧的悲观丧气、对于陶岚的退缩回避,更像柔石对于爱人冯铿想爱而不敢爱的态度,而萧对文嫂的照顾,也有一点生活中柔石承担照顾妻子责任的影子.尽管文嫂之于萧并非妻子之于柔石的关系,但是他们代表的是柔石的同一种心境.所以与陶岚相对应的,也应当是文嫂,而非采莲.

柔石论文参考资料:

石油类期刊

结论:试评蓝棣之对柔石二月的症候式分析为关于对写作柔石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柔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