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赵树理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赵树理小说民间形式的继承特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赵树理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1

《论赵树理小说民间形式的继承特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赵树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赵树理小说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受到了文艺思想的影响.然而,目前许多资料显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赵树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文艺观.1941年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通俗化也不仅仅是抗战动员的宣传手段;周文先生说:‘通俗化等的任务是在普及,是在大众能够接受,并且成为他们能够把握的新文化’”,“它应该是‘文化’和‘大众间的桥梁’是‘文化大众化’的主要道路;从而也可以说是‘新启蒙运动’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篇文章中,赵树理显示出他的大众文学观已经建立起来了.1943年以后,赵树理的创作完全是这种文学观的实践.从赵树理的创作来看,他从30年代初就开始了自觉运用民间形式的写作,他曾经明确地说:“写文章要看对象,要明确是写给谁看的,因此在写的时候要考虑读者懂不懂,感不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他把自己的读者对象定位为农民,农民所熟悉的艺术形式是小调、鼓词、旧戏曲,所以赵树理采用民间文学形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民间文学的构成要素和技巧特长,都有地域的因素,即学习和运用民间文学的形式,在事实上还存在着一个艺术经验的背景问题.赵树理小说对民间形式的吸纳,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评书、鼓词的学习,创造了新文学的新评书体小说形式.赵树理之所以有这个成绩,跟他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鼓词在北方民间,有绝大的势力”,《杨家将》、《三侠五义》等评书在赵树理家乡流传极广,它们成为赵树理除戏剧之外的另一民间文艺经验构成.赵树理写于1936年的小说《打倒汉奸》使用的是典型的鼓词形式,这篇作品突出的特点是全篇用韵(“an”韵),有时甚至为了合韵,故意改变了日常用语习惯,例如,“你这老汉,孩子一回来也没有喝水也没有吃饭,你像扳倒尿罐,一开口就嘟嘟个没完!歇一歇不能再来教管?”一般的语言习惯是“管教”,这里用“教管”就是为了合韵,不过些许语词改变并没有破坏小说整体朴素的语言风格,它把朴素的农家生活和民间思想以吟唱的方式描绘出来,显得非常质朴自然.《小二黑结婚》全文共十一小节,直到第五小节才开始涉及小说的主要矛盾,或者说小说的故事情节才开始正式展开,这种舒缓的入题和急缓从容的叙述方式明显受到了传统评书和鼓词的影响.茅盾说中国民间文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故事的逐步展开,秩序井然”,“第二是主角和配角的分明,并且以故事系于人物,即人物为骨而以故事的发展为肉”,“第三是抒情和叙事错综溶合,抒情之中有叙事,叙事之中有抒情.”赵树理评书体小说即是对中国传统叙事文体艺术经验的继承.

赵树理在具体的创作技巧上也受到了民间文艺的影响.他认为:“写文章好比走路,也就是说,把我们要说的话用笔写下来,就像走路一样的顺当才好.”所以,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细部,却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有重要的意义.民间文艺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艺术要求,“短”并不是沒有,譬如,《四郎探母》坐完宫要过关,在戏台上要摆出一道象征的关卡过一下,虽然时间很短,但一定要走一下这个形式.赵树理的小说继承了这种艺术形式.如《李有才板话》写道:“老杨同志借着评论得贵,顺路给大家讲了4农救会是干什么的’,大家听得很起劲.”如果按照正常写法,还会写众人情绪高昂,随之会有进一步动作行为,但赵树理却话锋一转:“不过忙时候总是忙时候,大家听了一小会,大部分就都回去睡了,窑里只剩下小明、小保、小顺、有才四个人(小富没有来,因为后晌没有担完糠,吃过饭又去担去了).”赵树理这样写就“入情入理”,首先体现了他真正了解农民,农民是重实际的,现实的收获是最重要的,“大部分都回去睡了”也是一个成熟社会成员的应有表现;其次阎家山的农民以前没有接触到老杨这样的干部,刚刚处于觉醒初期,不可能猝然形成大规模的群体行动,所以只留下几个积极分子,大规模的群体行动是在第二天行之有效的宣传鼓动后才发生,这样写起来也很符合事物的发展逻辑;第三,群众行为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选择差异,既入情入理,又可以使由此构成的文学世界不是一个偏狭的审美空间——由于群众行为选择不同向度的变化,文本因此搭构起一个乡村民间多维的立体世界(如括号中的补充内容就可以见出老秦对老杨的态度;暗示出由于章工作员的主观主义作风,老秦对革命的不信任;联系上文,我们甚至可以猜度到老秦这个对外软弱的农民对家人却是专制的等等内涵,所以括号本身就是一个满有意味的文本意义指向).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对他称作“闲笔”的叙事手法连连叹绝.“闲笔”的实质就是用点缀、穿插的手段,打破描写的单一性,使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气氛相互交织,从而加强生活情境的空间感和真实感.我们细究赵树理的这段描写,就是这种“闲笔”手法的现代运用,它使一个单一的革命启蒙故事具有了多个层面的表现内涵.这种重“细部”描写的“闲笔”手法,在赵树理的小说中是普遍运用的,他小说文本的审美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提升.这种细致入微的写作方法一般作家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方法和艺术经验的问题,它还要求作家要有极其敏锐地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当然,赵树理继承民间文艺形式不是全盘继承民间文艺.正如我们已经谈到的,赵树理有复杂的文化身份,他既是权力意识形态的追随者——他几乎是追随着这一时期所有的农村运动并进行写作;他又受到了“五四”文学的影响,作品潜在结构上有文化启蒙色彩.他对民间文艺的继承实际上是“利用”民间形式,他在《怎样利用鼓词》中说:“利用鼓词,尚能不失鼓词本色,通过故事,把大道理融化到人物生活中,则效力更大.”[赵树理:《怎样利用鼓词》,《赵树理全集》(第4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10,第139页.]所以,对于赵树理来说,民间形式只是进行政治启蒙和文化启蒙的工具而已,至于文学的审美价值,他是极少考虑的.譬如,他的作品缺乏对民间百姓男欢女爱的直面描写,民间文学的消费娱乐功能也被排除在革命叙事之外,在《三里湾》的创作中,甚至为了快捷地达到主题目的,生硬地切断故事的自然流程.这些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有其存在合理性,但是,就艺术的长远发展来看弊大于利.所以,赵树理的这种作为不能不危及到他写作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即使放在今天的写作语境中,依然有警戒意义.

赵树理论文参考资料:

驳论文树靶子

结论:论赵树理小说民间形式的继承特征为关于本文可作为赵树理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赵树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