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张爱玲论文范文资料 与张爱玲文学生命中巧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张爱玲范文 科目:论文参考文献 2024-03-30

《张爱玲文学生命中巧合》: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张爱玲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张爱玲灿烂的文学生命中其实存在着众多的“巧合”:张爱玲和柯灵、“平家”、胡适的交往,远不止于在名人轶事的层面发酵意义;张爱玲和战争、《西风》、“左翼”的那些不解之缘,张爱玲小说《色,戒》的故事本源、张爱玲和胡兰成相见的“最后一面”、张爱玲步履农村的经历、张爱玲和她的研究者等.这些“巧合”折射出张爱玲及其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研究意义.面对近些年张爱玲“新作”、书信集、研究专著不断出版的事实,并且回顾六十余年的张爱玲研究史,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张爱玲研究的道路还远远没有走到尽头.

关键词:张爱玲;胡适;《西风》;《色,戒》;胡兰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4)1-0083-09

张爱玲和她的文学充满着独特魅力,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她跨越时空的影响力,无不使得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为之着迷.在这里,我想通过对张爱玲文学生命中的“巧合”予以归纳总结,顺带来探讨一下张爱玲研究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当然限于学力,如果从1944年3月16日新中国报社举办的“女作家聚谈会”算起,张爱玲研究迄今已经走过了68年的时间,这漫长岁月里的张爱玲研究成果异常丰富、脉络线索异常复杂,所以仅是尝试着以这种方式来管窥“张学”的博大精深,如有不尽之意,还待日后补缀.我们可以看到,在张爱玲的文学生命中,确实存在着众多的“巧合”:她和平家两代人的交往、她和《西风》的缘分、她和胡适及其所代表五四文学的关系等,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背后也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先从柯灵说起.

一、张爱玲和“平家”

张爱玲研究中常常会被引用的一段话是柯灵对于张爱玲“时代”的定位:“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诺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①其实我一直对这段话抱有怀疑的态度,柯灵老先生那算命先生的做派,似乎带有宿命论的评判意味.难道张爱玲及其文学只是适合在上海沦陷时期的“土壤”里发生吗?然而历史确实不容我们假设,客观存在的事实让任何“穿越”都只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命中注定的“相遇”犹如历史吊诡而奇异“循环”,一遍又一遍诉说故事并强化感知,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索.我又不得不对柯灵钦佩起来,无处不在的“时代”笼罩着每个有时代局限性的人,使其按着某种步伐印记于一帧帧定格的历史画面之中.作为张爱玲文学“辉煌”时期见证者的柯灵,曾经被捕,后得以安然无恙释放有赖于张爱玲的帮助,谁又会想到四十年后,他首发了内地文坛呼唤张爱玲之声呢,因缘际会真可谓“巧合”.

张爱玲和她文学生命中的“巧合”远不仅此.如果说柯灵的行动带有“报恩”的性质,恩怨情仇自有它的反面,那么和张爱玲有过“过节”的人是否也有如此的“巧合”?不得不说一下“一千元灰钿”事件.事情的起因是《万象》杂志社老板平襟亚以为张爱玲多拿了《连环套》的稿费一千元,于是在1944年8月的《海报》上署名秋翁撰文讥讽张爱玲.张爱玲写信辩白,声明自己并未多拿.可在1944年12月,钱公侠创办《语林》月刊,请来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读书时的国文老师汪宏声写了一篇《记张爱玲》,文章里记述了张爱玲把一篇文章充作两期作文作业的趣事,并联想到平襟亚和张爱玲之间的交涉.钱公侠是想借着张爱玲当时的名气来打响自己的刊物,汪宏声不过是回忆往事,却无意中坐实了张爱玲的 形象,人的“善心”之举反而激起了更大的风波.以致于后来张爱玲和平襟亚又分别撰文陈述此事,平襟亚更是约请了十名文人写一篇“接力”小说《红叶》来借题发挥影射张爱玲,好在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避免了事情的扩大化.另外当时也有不少人发文谈论此事,一时颇为热闹.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中,上海文坛历来不缺乏此类文人之间的攻讦.上海同时又是中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关于“钱”的话题自然容易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何况是和这位有着“贵族”背景的知名女作家相关.“种族、环境、时代”在“一千元灰钿”事件上巧妙地“融合”在了张爱玲的身上.历来上海人被冠以“精明”的头衔,从某种意义上说,“精明”对于上海人来说是一种和生俱来而且伴随成长岁月的素质,这种素质是被近百年商业社会磨砺陶冶出的生存能力.“它要求每个人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调动各种手段,发挥各种技巧,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个人的智力资源,以取得个人的最大利益.”②“一千元灰钿”事件最后还是各执一词,不了了之.“巧合”的是二十余年之后,张爱玲作品陆续由台湾 出版社出版, 也是后来唯一得到张爱玲亲自授权的“正宗”出版机构,而 的社长正是平襟亚的堂侄平鑫涛,张爱玲和平家两代人的交往真是有缘.

“一千元灰钿”事件只是显示出张爱玲文学生命里备受“争议”的一个片段,后来“文娼”、“女汉奸”、“反共文人”、“废墟里的 花”这些名称都曾安放在她的身上,如果不能回到历史语境中去看,和发掘并了解全面的历史材料来理清客观事实,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认知混乱.唐文标先生很早就开始做张爱玲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984年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第一部《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他在书的《后记》中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③这种研究态度实在让人感佩不已.可是有不少研究者常常不回到历史语境去考查张爱玲及其作品,比如有的研究者甚至将张爱玲纳入“上海孤岛文学”作家,实在让人无语.值得欣慰的是,唐文标后继有人,有很多研究者耕耘在这条道路上,如肖进编著的《旧闻新知张爱玲》④便做了这样的工作,他将19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的内容进行了爬梳、搜集、整理,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张爱玲生活和创作的时空.

二、张爱玲和胡适

张爱玲和平家两代人的交往是一种文学出版活动上的“巧合”,张爱玲家庭三代人和胡适家庭的交往⑤可以说是另一种活动上的“巧合”.1928年2月,胡适来上海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因为张志潭(张爱玲的堂伯父,曾担任民国交通总长)介绍结识了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和姑姑张茂渊,并且在一起同桌打过 .1954年10月25日,张爱玲将《秧歌》寄给居于美国的胡适,并和之保持通信往来.1955年张爱玲抵达美国后两次拜访过胡适,胡适回访了一次.⑥

张爱玲论文参考资料:

我们爱科学杂志

我们爱科学杂志订阅

我爱科学杂志

小爱迪生杂志

爱思唯尔期刊

爱你杂志

结论:张爱玲文学生命中巧合为关于张爱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胡兰成弄断张爱玲子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