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产业集群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部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产业集群范文 科目:论文参考文献 2024-04-17

《中部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本论文可用于产业集群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产业集群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对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因素和动力分析,发现农区技术工艺传承和厚重文化氛围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有关政府的适时介入、引导和强化非常必要;农区特有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社会资本,对集群早期的农户间模仿和地方知识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市场一集聚一市场的因果累积循环,以及集群和外界知识交流管道的不断拓展,推动着集群的进一步演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机理;农区;石佛寺

[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1-0154-0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开始成为当今社会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对其竞争和组织特性的分析,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俱来具有城市集聚化的趋势(scott,2004),主要区位因素除微观的企业规模、年龄、结构和权力分配外(castaer and Campos,2002),还有资源、市场、环境因素和工作场所等(Landry,2000;Florida,2002).这些研究试图分析不同因素在文化产业集聚中的作用,并以少数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为案例,对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活动集聚进行了解释,但忽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对创意前沿追赶过程中所出现的空间学习创新,更缺乏对“农村能否及怎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回答.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区别于一般制造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创意.创意一方面着重于个人象征、独特主观和符号性的艺术创新,具有暂时性逻辑或特定的时空脉络(Santagata,2004),是对过去旧规范的突破;另一方面往往和地方市场、生产系统、环境脉络有所关联,由地方环境和企业的共同互动而成(Jeff-cutt and Pratt,2002).因此,虽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城市区位倾向,但在特定利基市场(niche)内,农区也可通过整合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同时,文化资源也极为厚重,中原、晋、楚、徽、湖湘、赣鄱等文化各具特色,但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78年后,中部农区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农区的特殊性,这些集群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创意层次低等问题.因此,以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为例,开展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机理研究,探究创意的根源和途径,理论上可以弥补学界研究区域之不足,实践上可促进中部农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的现状

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石佛寺镇是“中国玉雕之乡”,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镇现辖22个行政村,其中仅人物、花卉、炉薰、鸟兽等玉雕专业村就有14个.建有贺庄摆件市场、榆树庄玉镯玉白菜市场、榆树庄小挂件批发市场、石佛寺翠玉玛瑙精品市场、玉博苑早市、玉雕湾综合市场等六大玉雕专业市场,以及琢玉苑加工小区、玉器包装和玉雕加工工具市场、玉料市场、玉文化博物馆和玉文化广场等,初步形成了从玉雕原料和辅料、设备和工具、玉器半成品或成品、抛光、装璜、市场推销、店铺经营以及公司化运作等分工和协作格局.2008年,全镇玉雕从业人员近5万人,各类玉雕加工企业(户)1万多家,其中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年产销玉雕产品10亿多件,年产值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英、美、法、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石佛寺的玉雕摆件类产品已占全国产销量的70%以上,挂件类占40%以上.

三、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玉文化

创意是实践观念和思维的力量,而此力量需要文化所蕴藏的丰富资源.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的形成,首先得益于中华民族厚重的玉文化.在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中,玉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人神心灵沟通的 物,具有不同寻常的宗教、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炎黄子孙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宁为玉碎”象征着高超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倡导着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品德,“瑜不掩瑕”彰显着清正廉洁的气魄,“锐廉不挠”昭示了开拓进去的精神.因此,玉的质地、形状、颜色和喻义,不仅一直激发着石佛寺人的灵感,也为其产品营销及集群发展提供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二)工艺传统

石佛寺玉雕工艺历史悠久.据《镇平县志》记载,宋元时期,玉雕工艺开始传人石佛寺境内,并形成一定规模.清末民初,来自北京、苏州等地的玉雕巨匠前来传授技艺,使石佛寺的玉雕工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1914年,仵永甲制作的玉石工艺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销售一空,石佛寺的玉雕产品开始蜚声海外.但后因社会动荡,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石佛寺的玉雕产业总体规模仍偏小,品种单一.1956年,天津口岸来石佛寺购置玉货,组织出口.因利润可观,石佛寺也成立了玉器厂.由于天津口岸技术员的现场技术指导和收购,石佛寺玉器开始在质和量上有所突破.此后,在公社玉器厂有较多工人的一些村庄,如贺营、榆树庄、大仵营、小仵营等,也陆续办起了大队和小队的玉器厂,至1973年底,石佛寺已有了12个村办玉器厂.改革开放后,解决了温饱后的石佛寺人开始寻找致富的门路,而本地悠久的玉雕工艺传统和良好的玉文化氛围,开始催生了一大批私营玉雕厂和个体加工作坊.传统的工艺开始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石佛寺的玉雕产业集群渐具雏形.

(三)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Putnam,2000),在我国中部农区,主要表现为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关系.血缘、亲缘关系的超强信任性,使石佛寺大多玉雕企业选择了家族组织方式,这有利于集群企业的初期发展.基于地理临近和关系临近,地缘和业缘关系有利于行动者之间的模仿、合作、知识流动、风险分担、交易成本节约等,最终导致了大量玉雕加工作坊在村中的“扎堆”,促进了个体或组织之间的技术学习(见表-1).

(四)生产要素

玉雕加工不仅需要技术和创意,也需要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石佛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和其产品的低廉价格是分不开的.价格优势源于当地的低成本优势.一是农民办厂开始是在自己的庭院,扩大生产规模时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盖工厂,因此没有土地投入费用,建设费用低;二是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所雇用的劳动力也是当地的农民,工资低,而且,对于许多农民而言不存在就业的机会成本问题;三是农民所购置的生产设备比较简单,有时是二手设备,投入费用比较低.

产业集群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30集

科技和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期刊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产业经济学论文

结论:中部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产业集群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产业集群名词解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