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拼搏精神论文范文资料 与蒲翁身世看他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拼搏精神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11

《蒲翁身世看他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本论文为您写拼搏精神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文旨在简述蒲翁的“三苦”意志和人格魅力,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号召大家学习他的奋斗精神,直面挫折,励志一生.

关键词:蒲翁及其“三苦”;《聊斋》评价和影响;聊斋学;蒲翁精神和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12(2011)02-0028-04

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淄川人.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50万字左右的巨著中有短篇小说491篇,且主题鲜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备受国内外广大读者青睐.

《聊斋》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作者的一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蒲学资深研究专家马瑞芳教授说他三苦并存,即生活过得苦,考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先看其生活之苦.蒲松龄做私塾老师一年最多挣八两银子,而在当时一个农村的三、四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活需银二十两.蒲松龄分家时只分得草屋三间,妻子儿女一家六口,可见生活极其艰难.有例可证,他曾作《祭穷神文》,文中说,“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蒲学研究教授袁世硕先生曾著书说:“蒲松龄一生位卑家贫.他25岁前后和兄弟分居,只分得几亩薄田和三间老屋.他志在博得一第,锐意攻读,常和同学研讨时艺,联吟唱酬,无暇顾及家计,子女接连出生,生活便陷入艰窘.等蒲松龄困于场屋,大半生在缙绅人家坐馆,生活的内容主要是读书、教书、著书,可谓一位标准的穷书生”.等由此可见,他的生活苦得很不一般.再看科举之苦.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但是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他的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在19岁的时候三试第一成了秀才.随后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考了若干次,却屡不中举,直到71岁才成为一名贡生,得一“候选儒学训导”之虚衔,真可谓考得辛苦.三是写书之苦.在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科举制度的压力下,他在教书之余挑灯夜战,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写书,而这个写书的过程中,又是和坚持自己“学而优则仕”的理想相矛盾.他要不遗余力地考下去、写下去,直到病逝.蒲松龄就这样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一辈子,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在写小说的路上奋斗了一辈子.

在蒲松龄创作的十五种俚曲中,《穷汉词》是一出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短剧.此剧通过穷汉之口说出了农村下层民众的生活困窘和内心的酸楚.李锋先生曾经撰文说“其实是蒲松龄自身生活的写照”.从蒲松龄分家始他就过上了贫穷的日子,“荞元斗、粟三斗”.“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假伯兄一白板扉,聊分内外”.他从南游做幕僚回来后的七八年间更是尝到了贫穷的滋味,一是家中陆续添丁,二是灾年不断,三是承租交税.其塾师职业的微薄收入,实在难以维持生计,其作品《午中饭》里子女们争食充饥的情景足以见证.康熙十九年(1680),他的老母亲去世,家中无钱为其操办丧事,幸得好友王如水解囊相助,才使得老人家盖棺人土.但在六年后的王如水急需用钱时,蒲松龄仍无力还清这笔债务.愧悔尴尬、内疚无奈、贫困潦倒的蒲松龄写下了发自肺腑的古诗一首,寄怀好友王如水,以期得到他的理解和宽恕.

吃尽苦中苦,铸就铁脊梁;晚年仍执着,逆境才飞扬.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成就方才卓著.客观地说,他之所以能完成巨著《聊斋》,其教私塾所在的淄西王村毕家可谓帮了大忙.“毕家系鲁中名门望族,明清两代出了两个尚书,五个进士,举人数十个.他们个个为官清廉,重视教育,藏书万卷,蒲松龄有幸如饥似渴地饱览了天下诗书;生活上也得到毕家的很大接济,蒲松龄在西铺毕家教了三十多年的书,同时也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文化名人,这或许是蒲松龄写成《聊斋志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书成后限于财力之艰,其生前却未能付梓,仅以手抄传给后世.一部聊斋传千古,十万进士化尘埃.如果蒲松龄金榜题名,蟾宫折桂,肯定也就没有《聊斋》这一巨著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历史的角度看,蒲松龄一生虽然科考不得意,但文学创作却成就了他.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出版物中,《聊斋》版本有一百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部.“ 主席就爱读《聊斋志异》,并多次在其著作及会议讲话中引用《聊斋》故事教育人民.1969年9月,他视察济南召见山东及济南部队主要负责人时,谈话中曾讲到山东的圣人,除了孔子外还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说‘蒲松龄是真正的圣人’.”《聊斋》更是较早被翻译介绍到美国和欧洲的.近百年来,美国大学学会出版公司还在继续出版《聊斋》中的部分作品,有人说是侵权,但对世界之影响可得到佐证,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克夫并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从19世纪中叶,《聊斋志异》流传国外,迄今已有美、法、德、俄、日、越等20多个语种的译本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我国著名学者李希凡曾赞之曰:“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绝唱,万世流芳”.他首次把《聊斋志异》提到和《红楼梦》同样的地位.在1991年10月至今的两届国际聊斋学研讨会上,中外专家们多次云集瞻仰聊斋先生遗迹,每当看到聊斋学研究奠基者路大荒先生题书的“聊斋”匾额,无不为其功德啧啧赞叹.并一致认为,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将对其研究列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聊斋学.

蒲松龄有着良好的德性品格.他在《聊斋志异·阿宝》中曰:“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他的这段话正应了另一句古语:“好之,不如痴之;不痴不能成才.”蒲松龄不但三苦并存,而且达到了“性痴”的程度.即精神的专一,精力的专一,生命的专一.有了这些专一,岂有不成之理?正是这种意志,才创造了《聊斋》写作成功的奇迹.“少赢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他在《聊斋自志》中的这段话足以说明他成书的艰辛.德性意志是人格魅力的一种特殊体现,他如果没有这种意志和奋斗精神是绝对不会有所建树的.对此,陈其海先生曾经撰文给以高度评价.有志者事竟成.那种只知蹉跎岁月、怨天尤人者,最终将庸庸碌碌、虚度一生.那种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者,必将后悔一生.只有吃苦耐劳、直面挫折、发奋努力的强者,才会铸就人生的辉煌.

(责任编辑谭莹)

拼搏精神论文参考资料:

抗战精神论文

精神科护理论文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论中国精神的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

大学精神论文

结论:蒲翁身世看他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拼搏精神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努力拼搏正能量的句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