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黑龙江大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余雁教授专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黑龙江大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05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余雁教授专访》:本论文可用于黑龙江大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黑龙江大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导师.全国艺术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数字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设计学理论、视觉传达设计

学术主张:事实上任何专业都不是单一或独立存在的,设计也不例外,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应该是融入多学科、多视角思维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放性和融通性.

《工业设计》 杂志 :余教授,我国现代设计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历经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我国的设计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您认为我国设计未来的趋向是什么?

余雁教授:我国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模仿、学习、融合和创新的不同阶段,在社会经济、信息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已经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发展时期,设计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成为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交叉和跨界的整合设计,具有开放性和融通性.2000年科学家李政道提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观点,这是一个全新的跨界思维.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充分论证了艺术设计与科学能够实现的碰撞和融合.李政道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说道:“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又是和情感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因此,未来的设计师所从事的设计不只是设计实践,更是一项研究性的思维活动,即来自于多学科、多视角的思考和研究,由此涉及人文社科、心理学、*学、信息学、经济学、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等领域.在各种观点与文化思潮混合、继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科学与艺术以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这种共生与交融下,设计体现出了一种对文化和科技极大的包容性.今天的设计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人性化设计的张扬、设计*意识的倡导、符合市场规律、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引导消费、创造时尚生活等等,使今天的设计变得更宽广和多维,凸显了与交叉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样一个设计趋势.

《工业设计》 杂志 :余教授您提到的这样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设计趋向,其发展变化与形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这一趋向您又是如何思考的?

余雁教授:

一、从“物质”向“非物质”转变的设计趋向

21世纪是一个全球信息与技术爆炸引发的社会面貌和人类观念动荡的时代,是颠覆人类传统思维与逻辑定式的变革时代.“设计”作为与社会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与当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随着这一变革的浪潮发生着巨大改变.设计正在面临着从“物质”向“非物质”转变.设计的“功能”与“形式”也随之发生了“质”变化.“功能”本来是应该与质料分不开的,功能必须以质料的载体形式中才能有所表现,然而现在许多工业产品,特别是智能型产品,其质料的表面形式已经与其功能脱离,也就是说,这种功能已经不能体现其功能,而变成一种“超功能”.例如今天邮件的物质形式已经基本消失,人们看到的只有功能(信息传递)“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设计脱离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非物质的”接近.产品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抽象的“概念”和“关系”,使产品从一种可见的有形物质,延伸到无形的人与机器的语言对话中的感知层面,它们多是一种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随机应变以及互动式交流,出现了诸多无表面形式的产品设计以及多功能性的异种杂交产品.

二、从 “单一” 向 “ 多元” 的思维方式转变的趋向

我国设计教育家高中羽先生在《启动自己》中提出:“思维的重要功能是对头脑中保持的经验进行改造,按新样式组合起来,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组合,参与到新关系中的个别思考发生着变化,同别的思考结合为新的伙伴关系,形成新思考,思想的新复合常常具有创造性意义.” 设计思维更不例外,需要新观念、新组合,各种设计思维互为影响、互为交叉,呈现出动态的、多元的设计风格和样式.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以“单一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的设计现象,综合的思维才能满足设计对思维的要求”.(周至禹《思维与设计》)特别是要满足当今设计的需求与发展,设计师应掌握更多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方法.设计思维模式包括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线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创新思维等等.这些思维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思维方式,以打破惯性思维为特征,是以直观、感观、想象为基础的大胆的思维活动,是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思维,与情感、意愿、动机、个性、意志、理想与信念等紧密相连.在感觉、知觉、记忆、情绪、思想、审美等心理活动中发挥作用.通过综合研究,运用这些思维模式与思维方法实现设计的终极目标,对设计师寻求实现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设计将提供更大了优化和多条创意途径.

三、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今设计的趋向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异不同,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征.表现在具体的思维方式上,中国人比较重抽象,西方人比较重具象;在生活态度上,中国人重精神感受,西方人重实用.中华民族包容并蓄的品质 ,决定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海纳百川、天人合一的特点.

自先秦以来,工艺设计就深受“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的关系.以“以物寓意”和“寄物喻人”,超越了设计的表面上的装饰和功能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文思想中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因素,渐渐形成了以宗教、神学为核心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扩张性和渗透性的文化.譬如美国,她的历史很短,短到无法与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国相比.然而为什么有那么多杰出的设计师出现在美国呢?根源就在于他们的设计没有那么多历史文化的约束,是开放性的思维.因此美国人在设计思维与艺术形式表达的关系始终是建立在学习历史、借用传统语汇和吸收新观念的基础上,而他们正是将这些东方的经典艺术和现实作为今日艺术创作的理想参照.他们的设计师把创新大胆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当下的世界,既不是东方文化影响下的设计思维一枝独秀,也非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设计思维独霸世界.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东西方设计思维的对话、碰撞、合作、交融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设计春天.

四、数字信息化时代拓展了设计的多元思维

二十一世纪的设计,已经到了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型高新科技时代,计算机数字技术、互联网、新媒体与移动媒体等领域的普及与开发,改变了人类生活,进入了非物质社会.李政道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说道:“我想,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如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这种人机交互、虚拟性和开放性带给人们多元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随着网络、微信平台与数字信息化时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将更加丰富拓展了设计形态与样式.我们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设计观念,不断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接受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

《工业设计》 杂志 :余教授,您对当下设计教育如何融入多元化设计思维来面对时展和需求有哪些个人观点和思考?

余雁教授:

1、首先应明确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顺应时展.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设计应该满足多样化诉求,以此引领多元思维下的设计教育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不能脱离社会和时代需求.

2、更新教育理念,视野需要开阔.无论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都要具有开放性思维,打开视野,打破单一专业知识结构概念的界定,建构交叉性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还要具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将设计的多元化思维理念传授与学生.

3、打破传统式单一的专业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性、跨学科的学习环境条件.设计教育融入多元化设计思维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所在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就拥有这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现在有许多综合性大学也非常提倡知识的融通与学习的开放性,并为学生搭建了许多学习本专业之外的学科知识的平台.

黑龙江大学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小论文格式

大学论文网

大学论文题目

大学心理论文

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结论: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余雁教授专访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黑龙江大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黑龙江大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