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杂兴象论文范文资料 与杂兴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杂兴象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09

《杂兴象》:这篇杂兴象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兴象”是古代诗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所谓“兴”指“感物兴情”,《说文》注“兴,起也”.这是它的本义.“兴”又指“情”,是其要点,贾岛《二南密旨》有“兴者,情也.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象”指“物象”;孔颖达疏注《诗经》中《周南·樛木》和《周南·汉广》两篇,曾指出“兴必取象”,“兴者,取其一象”.这当然是孔氏之创见.盛唐殷瑶《河岳英灵集》序文中,首次将“兴”和“象”绾合起来,称之为“兴象”.继之皎然《诗议》云:“兴者,立象于前,以人事喻之”,拓展了孔氏之说,点出了“喻之”两字,章学诚又把“《易》象通于《诗》之比兴”,归结出“兴必取象”和《诗》之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以“兴象”作为诗的审美特质.

既然“兴象”和诗之比兴有关,就可以看出五七言律诗组建结构的缘起.古人指出:“律诗之作何昉(“昉”,指“开始”)乎?自爻画之兴,一必生二,奇必配耦,文字相错,然后成章.”(见《陈子龙集》卷二《安雅堂稿》之二)“爻画之义”,可能出之于古代宗教活动中神化“他物”的图腾崇拜.律诗的对仗、设景、平仄运用,均可在《易》象中找到相应的依据.《易·系辞上》说:“圣人有以天下之颐(“颐”指“面貌”;亦作“赜”指“深奥”),故谓之象.”又说“圣人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真假).”即以不同符号(爻画),象征自然界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八种基本物质,使其错综组合,作为《易》象,也即是“太极图”(“八卦”).其中天(乾)和地(坤),水(坎)和火(离),寓意相反,爻画也相对;雷(震)和风(巽),山(艮)和泽(兑),寓意相对,爻画不相对;风(巽)和泽(兑),雷(震)和山(艮),寓意不相对,爻画相对.可见律诗中的正反对仗、交错对仗,其来龙去脉皆本此.所谓“兴必取象”乃取自然界万物之景象以人诗.至于平仄的安排,均是以声调之清浊长短赋予它们的形象内涵.如“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以其四时之中,含有其义,故不标出之耳.”(见《文镜秘府论》)所谓“取象”即《易传》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精确概括.这是对律诗中“兴必取象”作最为合理的阐释.

在古代诗学中有“意境”、“神韵”、“性灵”并包括西方的“典型”、“象征”种种诗学见解和论述,笔者认为都可以包罗在“兴象”之中,也即是说“兴象”能涵盖一切.“兴象”之景物隐现,和“意境”有关;“兴象”之情思骀荡,和“神韵”有关;“兴象”之物性传真,和“性灵”有关;“兴象”之个性凸显,和“典型”有关;“兴象”之比附寄托,又和“象征”有关.视角不同,审美体验也就不同.

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评论《古诗十九首》说:“触物兴怀,未尝先立题为之”,这说明“兴”(情)和“象”(物),在作者的构思中是同时勃然兴起的,即“兴”即“象”,即“象”即“兴”,熔铸一体,“兴”和“象”没有先后之分;“兴必取象”,“兴”是主轴,“兴”在“象”中,“象”中有“兴”,这样才能达到“兴象玲珑,无端倪可执”的审美艺术的高标境界.

清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每每用“兴象”一词来评价唐人之诗,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方氏评之说:“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意为“象中有兴”,必有人在,有人在就不是“死句”.白诗颈联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了“春行人”的情状;尾联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出了“春行人”的行踪.作者能自由设景,就有主宰大自然的乐趣.这正是诗的“佳处”.晚唐司空图又提出了“象外之象”,据此,方氏评卢纶《晚次鄂州》诗说:“三、四兴在象外,卓然名句.”其三、四名句是:“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所谓“象外”即“象外有象,景外有景”,寓“兴”于“象外之象”——由“昼眠”引出“知浪静”;由“夜语”引出“觉潮生”.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意蕴深层的表达,有其出神入化之艺术魅力.

“兴象”之“兴”,在古代诗学理论中,十分灵活和多样,如前所述,约有三指:一日“灵感”,西晋以“兴”为“感兴”,挚虞《文章流别论》有“兴者,有感之词也”:二日“情”,南北朝把“情”和“兴”连属称之,沈约《谢灵运传论》有“情兴所会”;三日“喻”,出于汉人“六义”的说法.对此,笔者试作“兴象”运思流程及其界域:

“象中兴起”(“物备我用”,“兴”指“灵感”略作“感”)——“兴必取象”(“物我合一”,“兴”指“情”)——“兴在象外”(“物着我色”,“兴”指“喻”)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兴”的“感”、“情”、“喻”之三指,“情”是核心,“感”和“喻”也有“情”的缠夹和浑涵.“情”始终占据着整个的“审美空间”.因“情”是诗旨的体现,“情”的真伪,也即是诗的真伪.主张“性灵”说得清人袁枚有一个对比生动的说明.他在《答戢园论诗书》中说:“以千金之珠,易鱼之一目,而鱼不乐者,何也?目虽贱而真,珠虽贵而伪故也.”在袁氏眼中朴实无华而有真情的诗,才能称之为“上乘”的诗.

综上所述,可知:“兴”是酝酿情感的抒发,是根本、主干;“象”是捕捉景物的呈现,是枝叶蓊郁的氛围.二者不可须臾分割.“兴必取象”能将抽象神、理之美和具体的形、情之美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既是“兴象”的审美追求,也是“兴象”的审美标准.古人早就有这方面的深刻体验,可以提供完整的诠释.杨万里在《答徐达书》中说:“我初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先焉,而是诗出焉,我何和哉?天也.斯谓之兴.”两个“适然”.一“触”一“感”在同时撞击中,物我共融,油然而生之“情”,溢于言表你.这一切,和其说是一种“机缘”,倒不如说是“浑然天成”之“兴象”所具备所带来的艺术技巧和功力.它充分证明了“兴必取象”的个中真谛.

杂兴象论文参考资料:

杂志书

结论:杂兴象为适合杂兴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杂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