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信仰论文范文资料 与信仰禁忌仪式壮族麽经布洛陀审美人类学发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仰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09

《信仰禁忌仪式壮族麽经布洛陀审美人类学发微》:这是一篇与信仰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运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对流传于桂西一带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的创生机制、审美思维、审美制度等进行阐释,探讨壮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中创造审美意象的机制及其在新语境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壮族;麽经布洛陀;审美思维;审美制度

[作者]王敦,广西百色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108-009

流传并保存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东南部地区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经书,主要是记叙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排忧解难、规范道德、解禳病灾的神话传说.张声震先生主编的《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等,就是组织专业人员对流传于广西右江流域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手抄本进行收集、整理、译注和出版的集大成者.《麽经布洛陀》主要使用古壮字抄录,卷帖众多,篇幅宏大,内容丰富,壮学专家潘其旭先生曾对其文化价值和壮族观念文化体系进行归纳和阐释,认为《麽经布洛陀》蕴含着壮族“源于物質的世界观、物我合一的生命观、共存转化的事物观、崇拜一神的宗教观、管理有序的社会观、赏善罚恶的道德观、勤勉和睦的家庭观、求知探源的爱智观、创造进化的历史观、两种生产的价值观”的观念文化体系.

过去,学术界对《麽经布洛陀》进行了多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审美人类学的视角对之进行研究者尚少.本文运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对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的创生机制、审美思维、审美制度等进行阐释,探讨壮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中创造审美意象的机制及其在新语境下的价值和意义.

一、麽经布洛陀的自然化生

壮族《麽经布洛陀》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壮族及其先民是世代居住在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历经新石器时代以至春秋战国一直到明代,今广西各地仍是壮族聚居之地.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汉族的大量迁入和桂东北、东南部地区的壮族逐步和汉族融合或同化,汉族人口逐步超过壮族.而地处今桂中、桂西及桂西北的红水河、左江及右江流域,仍为壮族聚居之地,壮族人口占各市县人口总数的80%以上.历史上,这里地处偏僻,山重水复,交通闭塞,中原汉族迁入时间较晚,受汉文化影响较少,因而其民族原生性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当地壮族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以崇拜和信仰布洛陀为核心的民间宗教信仰体系和以“歌圩”为特征的“以歌代言”、“倚歌择偶”的审美表达机制、交友方式和婚姻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诗性审美思维.《麽经布洛陀》审美思维的“柔和性”便是这一诗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自然化生”是《麽经布洛陀》的创生机制.

作为相对封闭地理空间的农耕社会,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都和自然界紧密相连.他们既崇尚自然又畏惧自然,其文化基础建构于自然生态的大背景中,他们所有的文化都显示和表现出对自然的皈依、顺应和祈祷.《麽经布洛陀》以诗歌体的经文记述壮族先民的一系列创世神话故事,成为壮族传统文学的主要源流.通过对田阳敢壮山歌圩的田野考察得知,壮族群众在歌圩场上对歌时,往往以“欢谷恶雷麻[fun1kok7o:k7lw2ma1],欢勒恶雷斗[fun1lak7o:k7lw2tau1]?”(意思是“歌的根源从哪里来,歌的源头从哪里来?”)为发歌引歌的程式化例句.对方必唱道:“歌是布洛陀创造,歌的根源出自布洛陀.”然后才对唱情歌和其他内容的山歌.这里隐含着一条重要信息,即右江流域的壮族民众唱山歌有纪念其人文始祖布洛陀的蕴含,同时还表明壮族山歌是布洛陀创造的.民俗学者黄桂秋先生就认为,田阳县敢壮山歌圩最早起源于祭祀布洛陀.据他的田野考察,在田阳县敢壮山周围的壮族民众中相传着布洛陀和姆六甲不仅创造了万物还创造了人,以及后来子孙们为了纪念他们,每年都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到敢壮山,来给布洛陀老祖公和姆六甲老祖母拜寿的传说.在祭祀活动中,他们情不自禁地相约难得见上一面的各路亲人,向敢壮山周围的各个山坡草坪散开去,男男女女即兴对唱山歌.这种尽情欢唱的场面一直延续三天三夜,到三月初九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别,相约来年再相会.至今这个歌圩一直延续,从未间歇.每年三月初七至初八,数万壮族人汇聚田阳敢壮山祭祀布洛陀,数万人彻夜欢歌.

敢壮山歌圩源于布洛陀祭典,除了表现在所有前来敢壮山参加歌圩的男女老少在正式对歌前都必须先上山到岩洞里祭拜布洛陀以外,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就是民间普遍传唱的布洛陀古歌.布洛陀古歌包括祭祀歌和创造歌,祭祀歌包括巫调、经调和唐皇调,由麽公及各村长老演唱.创造歌是以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万物、造歌造爱情为内容的古事民歌.它实际上也隐喻着壮族人们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壮族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布洛陀是他们的创始神和宗教大神,它能造天造地造人类,造田造地造谷子水稻,能寻水造火造鸡鸭鱼猪马牛狗,造官府造文字历书,造道德造祈祷祝寿禳解法事,造丧葬礼仪超度亡灵,造婚姻爱情造情人相会,总之人间万物都是布洛陀创造、安置的.壮族及其先民在一种原始“同一性”的原始神话叙事中,在先秦时期已形成了布洛陀文化体系.布洛陀神话刚开始是以口授心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到了唐宋时期,壮汉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密切,壮族先贤(笔者以为就是“布麽”)借助汉字创造了“古壮字”,为传承布洛陀文化提供了一种文字媒介.据田野考察,“古壮字”(土俗字)在右江流域的壮族民间“布麽”的“麽经”中尚大量存在.在右江流域历史上,壮族及其先民曾盛行一种壮语叫做“麽”[mo1](意为喃唱)的民间宗教,其从教人员被称之为“布麽”,他们把布洛陀奉为最高神,视其为麽教祖神.布麽通过各种法事仪式喃诵布洛陀经文,为民消灾解难、超度亡灵、赎魂驱鬼、纳吉求福等.《麽经布洛陀》便是“布麽”使用“古壮字”记录传唱布洛陀神话传说的经书.

2010年5月,笔者在田东县平马镇进行的一次田野考察中,就耳闻目染了一位壮族“布麽”(巴马县人)做法事喃诵布洛陀经文,为民禳除冤结、消灾解难、纳吉求福的场面.其经文是一个手抄本,全部使用古壮字,喃诵时使用的是右江流域北部壮语(田东、田阳、巴马一带的壮语).从其整个仪式看来,首先就是敬请祖神“布洛陀”降临,其次便是恭请“布洛陀”为主家禳除冤结、纳吉求福.祭祀品也比较简单,一些果品和鸡、猪、鱼肉,一碗米用来进香.颇为神秘的是,该“布麽”在喃诵经文时所用的一副“骨質”爻卦,以及喃诵的咒文.整个法事仪式活动显得自然平静,除去其迷信色彩的那一面,其实这一法事仪式便是列维?布留尔所指出的原始思维“互渗性”的具体体现.布麽喃诵咒文、除魅放生,主家人诚信可以禳除冤结,这都是他们共同遵从

信仰论文参考资料:

信仰的力量论文

结论:信仰禁忌仪式壮族麽经布洛陀审美人类学发微为关于信仰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马云解释信仰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