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上海画报论文范文资料 与北洋画报和上海画报对陆小曼形象毁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上海画报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1-19

《北洋画报和上海画报对陆小曼形象毁誉》:关于免费上海画报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上海画报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本文以《上海画报》和《北洋画报》作为考察对象,以其对陆小曼的形象建构作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两画报上的图像和文本,试图解读一个“毁誉不一”的陆小曼.

关键词:《北洋画报》;《上海画报》;形象建构

各名人辞典对于陆小曼的身份总结是女作家、画家,而世人则称她为交际名媛.1926年10月,陆小曼和徐志摩各自离婚后,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一时满城风雨.才子佳人的故事本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而这桩爱情故事更受瞩目.次年,两人南下移居上海,陆小曼积极参和文艺界以及上流社会的公共活动,自然成为媒体焦点.共有12期《北洋画报》,35期《上海画报》有陆小曼的踪迹,而两家画报对她所进行的形象建构却毁誉不一.

一、来自《北洋画报》的微词:红颜祸水

陆小曼在《北洋画报》上的首次亮相,便是以封面女郎的形式,只见照片上是一侧面倩影,发际一朵大花,艺术感十足.然而细究起报上文本对于陆小曼形象的建构,却远不像照片这般美好.首先,《北洋画报》对陆小曼的称谓,自始至终都依附于徐志摩,或者直接冠以夫姓,如“徐志摩夫人陆小曼女士”、“徐陆小曼夫人”、“徐陆女士”等,这无疑反映着男尊女卑的男权文化语境.

《北洋画报》在报道陆徐婚礼时,也是颇有些不敬的.在《出王入徐》一文中,记者先是毫不客气地直呼陆小曼为“前王夫人”,进而竟用“又是一番新气象,依然两件旧东西”来形容徐陆的婚姻,近乎于侮辱.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的演说让这对新人尴尬不已.文中写道:“任公征婚时,会问陆女士一句话说:‘女士能立誓不在徐君办事时,扰乱他的神志么?’等任公真不愧称为当世的一位心理学家.因为在交际明星婚嫁时这一个问是决乎不可少的!”无疑梁启超本人仍受思想桎梏,在其家书中,他说陆“实在是不道德之极”,看徐志摩“找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对这场婚姻不满尚且可以理解,毕竟徐陆两人都属于未离婚就相恋,但他绝不应该只怪罪陆小曼一人.而《北洋画报》此篇和梁的立场一致,行文处处透露出对陆小曼交际花身份的鄙视和偏见,十分无礼.

按理说,《北洋画报》也曾旗帜鲜明地“反缠足”、“倡天乳”,封面上从不缺乏各类新女性.但是对于陆小曼,实在算不得宽容,报上的内容处处刁难、冷嘲热讽甚至诋毁中伤.

二、来自《上海画报》的追捧:偶像明星

徐陆的结合惊世骇俗,冲决了传统礼教的观念,《上海画报》对两人似乎足够开放.在报道婚礼时,《上海画报》对陆小曼的介绍更加客观公平:陆女士系出名门,“等生得玉葱似的容貌,管谢般的才情,跳舞英文,全是当行出色.”提及陆的婚史,只说王赓“性情上和陆女士合不拢来”,所以她婚姻未会称心,才别缔良缘.和《北洋画报》相反,这篇文章有意袒护陆小曼,以维护其美好形象.

另外,《北洋画报》所记证婚词,是说梁单嘱托陆小曼不要打扰徐志摩办事,而《上海画报》所叙述的则为“对徐志摩说,应负丈夫责任,又对陆小曼说,应遵守妇道,帮助丈夫.”根据现世流传的梁启超训词稿子原文,可知《上海画报》的报道更符合现场真实.

《上海画报》的两周年纪念号上,第一次隆重地将陆小曼置于封面之上.从此,陆小曼便成为《上海画报》的常客.从妇女慰劳前敌兵士会到云裳公司,到天马剧艺会,再到妇女慰劳伤病军士会,陆在这些活动上的风采被《上海画报》先后刊载于头版,这种追捧不断升温,让她出足了风头.

另外,张丹翁的一首打油诗不得不提:“印度泰谷尔,中国徐志摩.诗哲和诗人,诗才差不多.志摩夫人美,能试且能歌.诗哲被打倒,因无诗老婆.”只因有陆小曼为妻,徐志摩竟将泰戈尔“打倒”,丹翁真是极尽捧角之能事.

《上海画报》对陆小曼的追捧绝非个例,因其最大的办报特色就是追捧女性,而去伪存真之后,不难发现这种追捧中不乏对女性的利用和消费,本质上仍然是一场男性话语权的胜利.

三、毁誉背后: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样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和天津已初步完成了现代化都市的过渡.画报的主笔们本是旧派文人,却又成了洋场才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中西交融、新旧兼备的办报方针.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略显矛盾的编辑策略:对待女性,《北洋画报》一面提倡新知,一面固守旧德;《上海画报》一面追捧赞美,一面变相消费.

对于《北洋画报》的编辑群体来说,传统的性别秩序依然横亘在现代意识的思维世界.创办人冯武越曾赴法留学,西学知识丰富,而他又喜爱传统书画艺术,结交了许多逊清文人.《上海画报》也是如此.该报的撰稿人大多不采用新式标点,似有抵制新文化之意.但这绝不意味着抱守残缺:语言上他们并举文言和白话,时而夹杂着一些“洋泾浜”英语,引据时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呈现出士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杂糅的底色.

参考文献:

[1]王晏殊.民国时期天津 《北洋画报》 研究 [D].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陈建华.名流消费和民国机制——以陆小曼、徐志摩和1920年代末上海小报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13(5).

上海画报论文参考资料:

上海教育杂志

儿童画报杂志

连环画报杂志

结论:北洋画报和上海画报对陆小曼形象毁誉为关于本文可作为上海画报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上海画报官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