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就业指导论文范文资料 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变革路径外生到内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就业指导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4-05

《大学生就业指导变革路径外生到内生》:关于免费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就业指导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学校普遍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颇有成效,但也有力不从心之处.传统“外生性”的就业动力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日渐衰微,学生在“有活儿干”和“没就业”之间迷茫,而就业实际上只有一种理解,矛盾的理解不仅影响了学生,也使学校的就业工作处于尴尬地位,更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作.变革的路径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个人理想,挖掘就业的“内生”动力,改变僵化的就业率管理指标,重塑就业管理制度.

关键词:就业管理 就业指导 外生 内生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17-02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就业形式的多元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大中专院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749万,是2001年114万毕业生的6.5倍.而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众多的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毕业生.于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更被认为是提高就业率,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各个高校、职业学校都努力开展校园招聘工作,试图让毕业生能有一份工作.然而,对于学校的做法,学生似乎并不领情.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很多学校的就业率仅仅是一个数字,是学校和学生共谋的一个美丽的表象.学生们只是提供了一张纸,而实际上可能都在做完全和那张纸无关的事情,比如在家休息.另一方面,大批毕业生实际上也确实有工作,不过他们不想签那个“三方协议”.一个讽刺的结果是,一方面学校就业率不好,另一方面学生实际上都有活干,但还是会说找工作难.

实际上很多学校教师也不明白,我们现在做的就业工作究竟是在为学生找工作,还是为完成教育部的就业指标.如果说到找工作,学生毕业成年,他们要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要自己决定未来前途,为何要学校帮忙找工作?最重要的是,现在不是学校帮忙,而是学校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就业,真正关心就业的不是就业主体而是学校.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如何?未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又该如何开展呢?

一、传统就业动力的“外生性”特征

直至今天,各级学校对就业的理解实际上仍然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并非计划经济造成,而是人们惧怕社会压力,回避竞争的一种 表现,之所以经常认为是计划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因为计划经济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 ,所以被当作了替罪羊.

1.回避风险带来的稳定认同.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尤其是家长乃至学校的观念里,只有稳定的、福利好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就业,要不然就是升学或留学,后者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声望的偏好.因此,人们就业不是考虑“我想做什么?”,而是考虑“社会和国家给我做什么?”.这就相当于一个新员工到单位以后的两种反应:自己找活干;等领导安排活干.前一种有风险,不一定有成果和好处,甚至可能出问题,要面对压力和竞争;后一种稳定、基本没有风险,也不需要考虑和别人竞争,因为领导已经把那部分工作划定给你,相当于宣示了工作岗位的所有权,产权明晰,就不怕失去了.回避风险的 使人们对稳定有天然的认同.

2.就业不是需要而是工具.传统就业动力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工具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生活特性,是人的类特性,而异化劳动则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这个分析实际上同样可以用于理解传统就业动力的基本特征.传统就业观念不考虑自我的活动,自由和自主的活动,而是考虑将就业贬低为回避风险和压力的手段,个体的自主性被忽视了.这种工具化的特点也可以用韦伯的工具理性解释,毕业生的就业是以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为指向的,这个附带后果可能并不是做事情本身的动力;相反韦伯所说的价值理性就更强调了就业或劳动对个体本身的意义.传统就业观念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再具有价值理性的特点而趋向工具理性了.而工具具有典型的“外生性”特点,即和主体内部的需要是无关的.

3.传统就业动力正在丧失生存环境.传统就业动力的第一个特点是正在日渐失去生存环境.传统就业观念建立在短缺经济的基础上,曾经的困难时代和消费品的贫乏,使人们对生活有强烈的危机感,只有稳定的工作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相对宽裕的生活条件.但这种条件正在改变.以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大学生群体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学生不包括学费、住宿费的平均月消费额为922.8元,消费总额的众数为1000元.开展该调查的2011年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月平均工资为4600元左右;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平均起薪为2500元左右.如果包括学费、住宿费,大学生在没有就业的情况下,其消费支出比最低工资还要高,而就业只能拿比最低工资高不到1500元的工资,就业的动力又何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已打破了传统就业观念的生存环境,大部分毕业生根本找不到稳定、待遇好的工作,必须有其他动力才能推动他们真正就业.

二、被忽视的“内生”动力

1.被错读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对传统观念时经常被解读为幼稚、孩子气、不懂事.教师和长辈经常以自我经验为傲,认定学生的思考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然而,真正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实际上不是老师和长辈,而是学生自己,他们对未来的直觉实际上是有其根据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争取主体地位.访谈对象:“现在我感觉,有的时候,他们说的,我感觉,能听的听下,不能听的就过了.因为我其实选择文科,我初中就已经决定了,当时自己的理科水平不是特别好,然后自己的思维,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就是一个文科生,因为跟其他数学学的特别好的同学思维不一样,就是自己在语文方面表现的还比较好,初中就有个概念语文好就是文课好,然后高中再受自己理科水平的限制,所以自己选择了文科.”这位受访者表现出来的行为实际上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出现过.实际上学生无论在选专业,还是就业问题上,主体自身都会努力收集信息和权衡多元需要作出决策,相反,长辈和老师经常扮演了以偏概全的角色,他们被自身固化的经验所阻碍了.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资料:

就业指导论文3000字

就业指导论文1000字

就业指导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800字

就业指导论文1500字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结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变革路径外生到内生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就业指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大学生就业指导800字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