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融资论文范文资料 与融资平台转型和城投债前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融资范文 科目:mpa论文 2024-03-03

《融资平台转型和城投债前景》:此文是一篇融资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对于融资平台的三条转型路径,本文认为其看似清晰,实则操作艰难.面对融资平台融资困境,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应并行,不应过分倚重债权融资,压制股权融资.而2015年城投债规模将逐渐收缩,地方政府债、项目收益债、公司债、永续债等品种将接续城投债.对于存量城投债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政策衔接风险,不排除出现个别违约事件,但违约事件的发生将促使本级政府与上级政府出台更务实的风险化解办法,城投债的系统风险才能慢慢化解.

关键词:融资平台 转型 城投债 风险

融资平台转型路径:看似清晰,实则艰难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下称43号文)对外公布,明确政府债务的融资主体仅为政府及其部门,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功能.在就43号文答记者问中,财政部官员提出融资平台的三条转型路径:(1)对商业地产开发等经营项目,要与政府脱钩,完全推向市场,债务转化为一般企业债;(2)对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项目,积极推广PPP模式,债务由项目公司举借与偿还,政府按照事先约定给予特许经营权、政府补贴,政府不再承担偿债责任;(3)对无收益的公益项目,如保障性住房、公路、水利、土储等无收益的项目,以及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项目,应发地方政府债(一般政府债、专项债券),由政府进行债权融资,融资平台清算退出.

根据以上表述,融资平台转型之路看似非常清晰,但笔者草根调研发现,各地融资平台转型之路实则艰难.

第一条路径,经营项目与政府脱钩.这条路径存在较大障碍.首先,融资平台的经营项目主要依靠政府项目生存,一旦脱钩为普通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行业竞争,能否生存值得怀疑;其次,一旦脱钩,之前的债务就会转换为企业债务,这使得相关负责人没有进行脱钩转型的动力.

第二条路径,PPP模式推广遇阻.虽然财政部与发展改革委已出台指导意见与操作指南,但PPP模式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缺少合适的项目与政府信用支持.目前成熟的PPP模式主要在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城市土地开发等领域开展,这些领域拥有稳定的流.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很多项目缺少稳定流,而且财政实力较差,政府付费能力有限,同时政府换届导致的政府信用不具有连贯性都是阻碍PPP模式推广的重要原因.

在三条转型路径中,最简单的就是第三条路径——清算退出.据调研,各地“空壳”融资平台公司正在开展清算工作.

不同规模融资平台公司转型难点不同.大型融资平台公司转型重点在于引入社会资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培育经营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小型融资平台公司旗下缺少经营项目,同时注入优质资产困难,转型艰难.

融资平台公司内部转型动力不足,等待上级救助.虽然融资平台公司也想转型,但转型就必须面临风险,若转型失败还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因此融资平台公司内部转型动力不足.即使有个别融资平台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也是在粉饰转型之路,并未开始真正转型.真正的转型助力还是来自于上级领导的推动与财政支持.

融资平台融资路径:跳出债权范畴解决融资困境

2008年以来,债权融资迅速膨胀,股权融资受到压制.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2014年债券融资是股票融资的6倍(见图1).从中观数据分析,2014年末工业企业负债/名义GDP达到86%,高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峰值82.18%(见图2),上市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达到66%和80%,也处于近三年来最高点.而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也早以突破105%.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增加债权融资的空间越来越小.

因此,应放开股权融资,修复资产负债表,再增加债权融资,曲线提高杠杆率.20世纪90年代,中国证券市场诞生,通过股权融资替代债权融资、长期融资替代短期融资,国有企业走向了新生.当前在面临融资平台融资困境时,政府仍然会从债权融资的死水中趟出股权融资的活水.例如,现在提倡的PPP模式就是股权融资方式之一.

图1 社会融资规模: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图2 工业企业负债/名义GDP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由此看来,此后地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融资路径也就逐渐清晰了.首先,融资模式包括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包括PPP模式、重组等;债权融资又分为纳入预算管理与未纳入预算管理.纳入预算管理的只能发行地方政府债;而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资产证券化、永续债、项目收益债等形式筹集(见图3).

图3 地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融资渠道多元化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城投债:“后继有人”

(一)城投债规模将逐渐收缩,但很难“一刀切”

虽然43号文已确定剥离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但笔者在与债券承销部门和平台公司沟通过程中发现,很多项目依然在有序推进中,只是发展改革委与交易商协会的审核标准不断抬高,从而严格控制城投债新发规模.从目前来看,对于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公路、水利、土地储备”四类在建项目对应的银行贷款、企业债及中票三种举债方式依然延续,其举借的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因此,虽然2015年将有6000亿元城投债到期,但预计其将继续存在,只是整体规模继续收缩.

(二)城投债替代品种

在城投债规模逐渐收缩后,将面临两个问题:偿债缺口谁来补?2015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债权融资路径有哪些?

环顾债券市场品种,有六类债券有可能代替城投债的债权融资职能,包括地方政府债、公司债、项目收益债、一般企业债、永续债(可续期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

融资论文参考资料: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论文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结论:融资平台转型和城投债前景为关于本文可作为融资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融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