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德论文范文资料 与打造中德未来职教合作升级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德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1-21

《打造中德未来职教合作升级版》: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德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对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的观点进行综述分析认为,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在校企合作、校际交流、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合作成果,为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实践经验.展望未来,中德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质量.我国在职教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应在借鉴的基础上,思考将我国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输出.

关键词 中国;德国;职业教育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8-0040-04

5月24日,在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導下,由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作为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旨在总结、展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享典型案例,探讨合作前景,使职业教育为促进中德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乌苏拉·曼勒、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秘书长乌多·米夏立克和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作主旨发言,来自德方驻华教育机构、企业代表、在华专家学者、留学生和我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一、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实践:项目多样、成果丰硕

中德职教合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起步最早、范围最广、效果最实的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典范.1980年,时任中国教育部长蒋南翔访问德国,正式打开了中德职教合作的大门.2011年,中德共建职教合作联盟,在上海、重庆、青岛和天津成立四个合作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合作的机制.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杨进对中德职教合作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他指出,中国和德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德两国都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战后德国经济腾飞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83年3月,中国教育部与联邦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第一个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近40年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由点到面,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两国政府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合作成效更加显著.会议专门安排了六组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方面有悠久历史的职业院校和企业介绍了其合作实践,分享了合作经验和案例.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邵贝德、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秀英共同就开展的相关合作实践作了报告.杨秀英介绍说,1985年上海就引入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现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正在商议第12期的合作.多年的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从纯粹的专业能力培养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生就业过程中综合职业素养的体现等方面.二是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把德国经济部所确定的职业规章,以及各州文教部对职业学校的要求,都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中,并据此构建了根植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托马斯· 帕帕里尼、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明共同介绍了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教育部、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及大众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于2011年共同推出,目前已有 25所试点高职院校参与,项目不仅把德国的双元制移植到中国,而是在双元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课程架构体系.整个课程架构由8个学习领域构成,这8个领域涵盖汽车、现代汽车、基建维修工、高压电、新能源汽车的必备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并把服务管理、人的核心能力培养也作为框架的重要内容.8个学习领域包括43个情境、121个任务、14个核心能力的学习.

山东平度市职业中专学校校长许占山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首席代表迈克尔·克劳斯共同介绍了平度职业教育合作情况.从1990年开始,平度市职业中专开始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农业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社会输送了5.8万名毕业生,培训职工8.2万名,培训农民技术员1.8万人次.合作项目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政府重视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石.第二,学校制度和学校行为的系统改革非常关键.第三,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第四,项目需要连续性,整个项目已经进行了10个阶段,实现了项目的滚动发展,将改革不断推向更深层面.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王继平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白思妍共同介绍了同济大学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项目1996年由中德双方签约建立,1997年启动,一直延续到2008年,从2009年开始与德国伙伴共同向东南亚国家进行经验辐射.通过这一合作项目,同济大学代表中国学习和借鉴了德国在职教教师培养领域的经验,建立了完整的职教师资培养专业,成为首批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项目涉及很多内容,包括职业院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德国培训师培训方案的中国化,借鉴德国模式开发中国职业学校新进教师的规范化培训方式,建设教师跨企业培训中心等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张树刚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师教育学院中国事务部主任朱嫁共同介绍了北京职业院校借鉴并运用德国胡格教育模式的情况.胡格教育模式是德国在双元制基础上提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重视隐性能力,即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将沟通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目标,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技能的传授,而是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养成.将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每堂课,形成一套全新的通识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2014年5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引入胡格教育模式.经过几年的实施,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胡格教育模式以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能力提升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得参与合作项目职业学校的学生慢慢对学习有了兴趣,逐渐找到了学习目标及未来发展方向.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在2017年年初正式做出决定,把和北京市教委在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专业合作项目*同开发的教学大纲中,最重要的一个创新部分,就是把人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培养目标,用三年的时间在巴登—符腾堡州成立专业小组,作为课程标准引入到巴登—符腾堡州的职业院校里.张树刚认为,德国的胡格教育模式有利于把人格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未来工匠.这项改革也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最新要求,体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教育理念.这一合作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借鉴胡格教育模式,结合中国的人文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中德论文参考资料:

堂吉诃德论文

结论:打造中德未来职教合作升级版为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德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这就是街舞中德混血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