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办学理念论文范文资料 与作为办学理念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理论与其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办学理念范文 科目:研究生论文 2024-04-04

《作为办学理念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理论与其实践》:这篇办学理念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教育的本真在于立德树人,养成教育是一种培“根”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严谨做人处事风格的教育.要采取规范、纠正、陶冶等教育方式,通过思想养成、规范养成、适时养成、空间养成、示范养成、实践养成、自我养成等路径,帮助大学生创造幸福人生,养成幸福人格,实现人生目标.

[关键词]办学理念 养成教育 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廖志平(1975- ),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衡阳 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C039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6-0067-02

一直以来,各高校均在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大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养成教育在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改善高校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引导学生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习惯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现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和扩大养成教育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体系构建、思想引领等环节,加强理论探索与实践自觉,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作为办学理念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理论

1.作为办学理念的养成教育,是一种培“根”的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养成完美道德品质的助推器.从办学理念层面讲,养成教育对培育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具有深远意义:一是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养成不断自我改革、自我进步的习惯,帮助大学生从传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中解脱出来,引导、激励大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最终实现“不教而教”的最高目标;二是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自身素养,形成谦逊平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养成教育是跟随学生一辈子的教育,是培“根”的教育,是激发“生命潜能”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对此必须有高度自觉,使文化育人成为养成教育的最高境界.

2.作为人才培养的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幸福人格.养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90后”“00后”在校大学生,他们志存高远、信念多元,对新生事物敏感,但叛逆心理较强,缺乏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养成教育是一门学问,是教与学的艺术,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来开展养成教育.新生到校后,对校园环境陌生,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因而,第一学期是对新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间节点.幸福是人生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心理满足状态,是自我的价值体现,学生走进大学就是走进了幸福之门,开启了人生的幸福旅程.教育的本真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帮助学生创造幸福人生,帮助学生养成幸福人格,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目标.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阶段特征

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是一种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具备更多的能力.”习惯重在养成,良好习惯体现着个体的自我涵养与自我反思.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化德育功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和社会背景下,养成教育的内涵非常广泛,既包括良好道德素养的养成,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思维习惯的养成及各种能力和要求的锻炼.大学生要有感恩、宽容、仁爱等品质,容纳万物的胸怀,要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自立、刻苦钻研的习惯,要具备忧患意识,要努力达到平淡、律己的思想境界.具体而言,包含以下依次渐进的三个阶段:

1.规范教育.规范教育是强制性的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初级阶段.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要求.规范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外力,如正面教育、正面宣传和正面引导等,提升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熟知基本的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如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等,实际上就是给大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大学生养成规矩意识.

2.纠正教育.纠正教育是否定性的教育,是针对个体在认知领域已经形成偏差的思想,对其进行纠正的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中级阶段.旨在帮助大学生清除和矫正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道德品性,如与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3.陶冶教育.陶冶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是春风化雨的熏陶教育,是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研断能力,培养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陶冶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最高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文化熏陶、活动影响等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社会和人生,帮助大学生把先进思想、公共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内化于心.

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三个不同阶段,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是大学生养成教育从外力向内力、从强迫到自觉、作用和效率由低到高的逐步递进.

三、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1.着力思想养成,强化思政课等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核心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道德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通识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两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还可以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兴趣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增强大学生体质.还可以开设其他通识选修课程,如“茶艺与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演讲与口才”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内涵.

办学理念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作为办学理念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办学理念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办学理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