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汉语声调习得论文范文资料 与日本国内有关汉语声调习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汉语声调习得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13

《日本国内有关汉语声调习得》:本文关于汉语声调习得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日本国、公、私三种类型的782所大学,一般都规定在校本科生除了必修的英语以外,还要从几种外语中选择一门语言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这种课程在日本有很多的叫法,以汉语为例:二外汉语、初修汉语、公共汉语(本文采用此叫法).公共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比,学生在语音能力方面的成长状况不尽如人意.不少学生学了一年公共汉语课却连简单的汉语都听不懂、说不好,甚至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汉语语音习得中的“声调难”问题是影响学生习得效果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日本大学开设的公共汉语课为对象,以汉语声调为焦点,对近二十年来日汉语语音习得研究做了概括总结.在肯定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了目前解决“声调难”问题所面临的困难(瓶颈),并介绍了近年来的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日本公共汉语课 汉语语音教学 声调习得

一、引言

日本各大學开设的公共汉语课,由于每年选修的学生数庞大,被认为是日本汉语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它也是日本汉语习得研究的主对象,是初步了解日本人汉语习得问题的一块海外试验田.郭春贵(2011)对公共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做过专项研究,结果显示这门课程目前的语音教学效果很差.如何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汉语语音面貌,是目前日本国内汉语教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不少在日本从事汉语教育的专家指出:声调难掌握是学生习得汉语语音时的主要难点(倉石武四郎,1973;長谷川良一,1990;相原茂,2002;輿水優,2006等).近年来“声调难”问题又得到了更多的认同,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在2011年日本爱知大学举行的中国语教育学会第9届全国大会上,大会专门把“汉语发音教学中的问题”作为主题进行现场讨论.其中,“声调难”问题的探讨最激烈、发言人数众多(平井,2012).为了宏观地了解“声调难”问题的研究情况,丁雷(2017a)对日本学术信息检索库Cinii、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日本K*EN科研库做了文献调查研究.文献调查的结果显示,日本学术信息检索库中声调相关文献有160篇(1968年至2015年),其中声调习得相关文献为67篇.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中声调相关文献有199篇(1975年至2015年),其中声调习得相关文献为51篇.日本K*EN科研库中声调相关项目有12项(2013年至2015年),其中声调习得相关项目有4项.下面以其中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对象,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一下概括介绍.

二、声调习得研究的成果

(一)听辨研究

公共汉语课中最常见的听辨偏误类型是“第二声和第三声的混淆”.杨立明(1999)的语音调查研究指出:1.听辨正确率总体呈现第一声最高、第二声最低的特征.2.双字调听辨正确率中,后音节比前音节的正确率高.3.双字调的前音节偏误类型中,将第二声误听为第三声,第四声误听为第一声,第二声误听为第一声这三种类型的偏误数较多.后音节偏误类型中,将第二声误听为第三声,将第三声误听为第二声这两种类型的偏误数较多.他认为这两种偏误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第二声和第三声相混淆”的偏误原因,西畅子(2005)指出:(1)前后音节之间的音高差不大是导致被试无法准确判断第二声和第三声的一个原因.这在让被试判断“第四声+第二声”和“第四声+第三声”中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时体现得最明显.(2)上升幅度不大的第二声在听感上近似于上升部分显著的第三声调形.对此,她认为这是“调形近似”的结果,这在让被试判断“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一声+第三声”中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时体现得最明显(西畅子,2005:260).在杨立明(1999)和西畅子(2005)研究的基础之上,朱虹(2013)进一步探讨了“第二声和第三声混听现象”的影响因素.她的研究指出除了△t(下降转上升时的时间差)和△F0(起始音高到拐点的音高差)以外,元音的第二共振峰(F2)也对第三声(“拐点”)的听辨带来一定的影响.她的实验结论显示:被试对于舌位靠后的元音(如:u)的第三声听辨正确率较高,而对于其第一声、第二声和第四声的听辨正确率则较低.和此相对,被试对于舌位靠前的元音(如:i)的第三声听辨正确率较低,而对于其第一声、第二声和第四声的听辨正确率较高(朱虹,2013:189).另外,董玉婷(2017)从声调教学的导入顺序方面也对这一类型的偏误原因做了调查研究.她的研究指出,先教单字调再教双字调的教学顺序对学生建立第三声的听觉模式有一定的误导.(董玉婷,2017:183)

(二)发音研究

公共汉语课上出现的单字调发音偏误中,第一声和第四声的偏误少、正确率高,而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偏误数大、正确率低(丁雷,2015:188).其中,第三声发成近似第二声的上升调和第二声发成平调比较具有代表性.此外,公共汉语课上出现的双字调发音偏误中,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发音偏误也比较具有代表性.具体来看,西畅子(2005)针对第二声发音的调查指出:双字调的前调为第二声时,第二声发成平调的偏误最多.双字调的后调为第二声时,第二声发成近似第三声的曲折调的偏误最多.究其原因,她认为这一方面和第二声的上升幅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和第二声的调域过低有关.另外,丁雷(2015)指出:无论前调还是后调,从偏误数量上看,第三声的偏误数最多,第四声的偏误数最少.从偏误的类型上看:无论前调还是后调,第一声发成下降声调的趋势都比较明显.前调为第二声时,第二声发成平调的偏误最多,这和西畅子(2005)的结论一致.后调为第二声时,第二声发成平调的偏误也是最多,这和西畅子(2005)的结论不同.前调为第三声时,第三声发成平调或上升调的偏误最多.后调为第三声时,第三声发成上升调的偏误最多.前调为第四声时,第四声发成平调的偏误数较多.后调为第四声时,第四声发成近似轻声(短促)的偏误数最多.董玉婷(2017)的测试结果和丁雷(2015)的结论基本一致,她也发现前调和后调均为第三声时的发音难度最大.她还特别指出: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第二声的发音正确率在上升,而第三声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汉语声调习得论文参考资料: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古代汉语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结论:日本国内有关汉语声调习得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汉语声调习得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汉语声调练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