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乌托邦论文范文资料 与残雪作品中自嘲乌托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乌托邦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20

《残雪作品中自嘲乌托邦》:这篇乌托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当我们的任务是识别一部(纯)文学著作时,不论是戏剧和叙事,即文史传统可以提供一系列标准投入使用.其中有些是多层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也许最明显的但不是寻找最微不足道的特点是一个直观的无可争辩的开始.

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论断,刘勰也有类似观点.

在情节坐实之前,不管背景阴谋多么精彩诱人,后台的情节多么复杂精细,大幕终于拉起,即从故事的第一句、第一段、第一页,它的唯一有说服力的读者,也就是自我.一旦读起它来,一开始进攻它、包围它、消费它,故事的主题就真正开展.

那么问题就来了:哪里是作品的开头?在找到它起头的位置之前,我们很难知道它的内容.所以,关于作品的开头,第一要问它从哪里开始,第二要问它写了什么.有时候,写了什么只是第三个要问的问题.开头首先要讲地点,讲出发地和目的地.开头即意味着“离开”.

那么,残雪作品是从哪里开始起头的呢?

在她的小说里:人物从哪里出发?在怎样的环境里长大,将去往何处?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各自处境的深厚意蕴?不管他们内心多么勉强,从何时开始,对参和其中的小说(寓言,神话)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或者从本质上来说,小说就是一个关于人物怎样不情愿地完成自己的故事的故事?像这样的作家,她就是爱耍手腕,欢欢喜喜地把这些问题抹去,难道这些问题都白提了吗?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希望它们搁置在那里,不要去找答案.残雪的小说没有明确的地点,从《山上的小屋》《黄泥街》《天堂里的对话》到《突围表演》,一贯如此.她在叙事中,总是搜寻更虚无的往往又能触及的魅力乌托邦,并始终指向更吸引人的目的地.

乌托邦是英国政治家社会哲学家托马斯·莫尔用古希腊语表“无”的前缀加表“地点”的词根创造的一个词,表达“没有的地方”之意.为了表现其未来思想,莫尔把原前缀换成了在希腊语里和之同音但表示“好”的前缀,赋予其正面的含意,正如汉语里的“大同”.在汉语典籍《礼记·礼运》中,“大同”包含了最古老的有关乌托邦社会的概念.柏拉图的《理想国》为我们提供了欧洲传统中最古老的乌托邦实例.尽管柏拉图的作品篇幅更长,但两者之间有相仿之处.他们都醉心于理想王国的领导者的选择.柏拉图寄望于哲学王,他们最不愿意从政,却又被苏格拉底认为最适合执掌政权的人.中国版本的理想王国里“选贤举能”,以确保社会乌托邦的运转.《礼记》中所提倡的社会美德是一种类似集体主义的创新,尽管拓展到家庭和亲族之外,但仍然属于古老的社会美德.柏拉图着重讨论了公正的定义.但从整体来看,柏拉图和《礼记》的作者或多或少在细节上预示了一个这样的世界,这样一个王国的存在:在这里,社会以一种牢固的,类似于当时的乌托邦的时代精神为原则进行构建.实际上,未来的时代还会继续为我们提供这样的理想.

比较中国乌托邦和欧洲乌托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差异.虽然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乌托邦设置了详细的执政原则,但主要关注点仍然是具体的施政措施.有时候,也蕴含着逃离政治纷争和社会动荡,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那样:人们逃离秦汉动乱的时代,途经一个桃花林,进入一座大山.或者仅仅像《老子》第八十章中“小国”中的居民那样,住在一个地理上的隔离区域里.这里人口不多.尽管不乏器具武器,也有舟船地图,但是人们从来不使用它们.他们畏死,从不远游,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所享其风俗.中国的乌托邦因其怀旧和集体主义的色彩(人们甚至会想到原始共产主义)而区别于欧洲的乌托邦,大体上归属于秩序乌托邦,即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一种理想社会的愿景.

柏拉图的乌托邦社会概念关注的是治国理政——注意!只面向自由的男人,不包括奴隶和女人——尽管托马斯·莫尔和弗朗西斯·培根是真心关心全人的自由和发展,但他们对对象的行为要求严格,理想社会的前提条件是让对象之间协作.康帕内拉的《 》里的居民为了展示平等都穿着统一服饰.

为了对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愿望进行总结,也为了拿来和残雪作品中的乌托邦元素对照,我思考过各大陆间的乌托邦,它们无一例外地记载于男性历史学家的作品中.早期对和谐社区的描写,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即对外部世界或另一个世界的排斥.它们或大或小,像国家那样建立起来,但是没有外交政策或者说根本没有考虑外交政策,《老子》第八十章中描绘的外部世界即是如此:它存在,能触及,尽管很可能还听得到最近的外村的鸡鸣犬吠,但对于内国的居民来说,他们并没有打算和之交往.

在这种乌托邦语境中,残雪作品里的“无地”和“无处”却以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叙述力为特征.在《从未描述过的梦境》里,残雪并未构建任何梦中的、在理论上牢固的、注定幸福的王国.残雪世界中的乌托邦意味着漂离“真实世界”,即历史的“特定世界”,同时又并未离开或明确表示计划要离开,而是随着世俗生命不可思议的可能性和潜能漂泊,在历史之外或者历史之下同时又奇怪地处在那段历史之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不是唯心主义)之间的这种动态变化,让人想起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把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当作相互依存的两个相反的概念.“等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和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残雪两本短篇小说集的前言以“异端世界”为标题,实际上是她采用王国维原创的用来探究词的本质的概念来讨论她写作短篇的初衷.正像王国维用境界表达艺术作品的内在世界那样,残雪的世界是想象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也意味着这样世界的现实表象只不过是作家成功塑造的结果.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和动物、自然和文明共存,汉语诗学中的情和景交融.和艺术角色和艺术作品本身的修辞方式相一致,两者总是互相渗透互相表达,或彼此削弱和加强.

因为残雪不认同玄学的简单二分法,所以她作品中的乌托邦或乌托邦元素和王国维的境界有不同,和明代朱承爵的意境也有区别.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王国维也许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某些西方哲学家(尼采和康德曾是他最欣赏的哲学家)的启发而努力进行的经典汉语诗学的论证和定义,和之相反,残雪则是用她在文学上的努力去取消它们.她的方法是糅合情和景,悬置而不消除外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所见和所想之间的界限.事实上,触摸和描述感知和存在两者之间的界限,或提供实际或想象的认知不确定性,往往成为小说框架搭建中的关键节点.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可以说是体现了这一文学价值的代表作.故事开头用令人信服的陈述介绍小屋象征着即将讲述的内容,结尾又以简单地陈述,顺便说明小屋并不存在.这样给读者留着开放的文本,让他们一边读一边穿越其中.残雪的第一部长篇在当时是真正的异端,我把它译为“突围表演”.书中,五香街的街坊邻居都卷了进来,围绕无法描述年龄的X女士进行一系列的推理和猜测.以扑朔迷离激发人兴趣的年龄猜测为引子,那些详细而散漫的假设和猜想使整个故事情节和十分世俗的市井生活浮动起来.这些市民的年龄或社会出身各不相同,其中有些人就在街道附近做些小买卖或其他营生,盲从的街道居委会在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上笼罩着他们.他们在现实中受到启发,上升到意料之外的新地方,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邻居和陌生人无休止地空谈,女主角X女士谜一样的年龄刺激着他们,让他们好奇,向着未知漂移.他们的好奇反过来摇动了残雪叙事的摇篮,她的叙事深深根植于传统市井生活中的说长道短,离开最初轨道,甩掉了带有“文化大革命”余威的社会政治批评.那些在这段经历中遭过罪的读者随时准备着参和X女士那些荒谬的行为,例如照镜子,看显微镜,在想象中的奸情场面放纵一把,对于奸情的想象贯穿整个故事,至于把X女士推选为五香街的代表这样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乌托邦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残雪作品中自嘲乌托邦为大学硕士与本科乌托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共产主义是乌托邦吗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