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趋近论文范文资料 与历史和艺术趋近和疏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趋近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13

《历史和艺术趋近和疏离》:本论文为您写趋近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桃花扇》是清康熙年间一部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孔尚任多次强调《桃花扇》的真实性,然而《桃花扇》有多处和历史不符,主要表现为四类:更改时间地点,嫁接、省略和虚构情节,调整人物的性情、行为或结局,以及其他,如官职名称错误.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又可分为方便演出、塑造人物和表达主旨的需要.对于《桃花扇》和史实不符的现象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关键词:《桃花扇》 历史剧 历史 原因探究

《桃花扇》作为一部优秀的古典戏剧自诞生起就吸引了不少读者和研究者的目光.到了现当代,研究成果更为丰厚.文学和历史是基本的研究场域.在文学的场域里,研究角度丰富多样:有比较研究,特别是和《长生殿》的比较;有对文本的研究——包括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人物形象、悲剧性等;还有对《桃花扇》相关文本的研究等等.在历史的场域多是考据,虽有考证和史实的出入,却鲜有分析原因.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子虚乌有之比.”吴梅在《顾曲尘谈》中说:“《桃花扇》之句句可作信史者多焉.”{1}可见其力推《桃花扇》的“信史”高度.但《桃花扇》确有多处和史乖离.本文试站在历史和文学叠合的场域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不符加以梳理并探究原因,最后再说明应如何看待.

一、和史相左

张燕瑾提出《桃花扇》所写事实有四点和史实不符——“更动主要事件的发生时间”“改变了主要人物的结局”“人物事迹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和“无中生有凭空结撰”.{2}笔者认为这种归纳比较合理,但并不完善,试将其修改、扩充为如下四类:一是更改时间地点.如第一出,明崇祯十六年癸未二月,左良玉被李自成打败还军襄阳,但据梁启超考证,左良玉到襄阳是崇祯十五年壬午七月的事.二是嫁接、省略和虚构情节.侯方域、李香君之间的情节多是作者的虚构.据《桃花扇》所载,侯方域和李香君一见钟情,后来被迫分别,再重逢,双双入道.此间,二人互相牵肠挂肚,生死不渝.但侯方域《答田中丞书》写道:“仆之来金陵也,太仓张西铭偶语仆曰:‘金陵有女妓,李姓,能歌玉茗堂词,尤落落有风凋.’仆因和相识,间作小诗赠之.未几,下第去,不复更和相见.”{3}所以实际上,侯方域、李香君之间的缘分短暂得近乎逢场作戏.侯方域的《李姬传》写道:“李姬者名香等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和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和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等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4}据此传所写,香君的确就侯方域和阮大铖可能会有所牵扯之事规劝过侯方域,也拒绝过田仰的“金三百”,但《却奁》《守楼》《骂宴》《寄扇》这几出却是孔尚任的“无中生有”.三是调整人物的性情、行为或结局.《桃花扇》有一个人物从头至尾均以丑角出镜,其貌不扬还粗俗可笑.但历史上的她并非如此,她就是郑妥娘.这体现了对人物性情的调整.第三十六出写杨文骢弃官回乡.但《明史》记载:“杨文骢,字龙友,贵阳人.等十三日,大清兵破南京,百官尽降.命鸿胪丞黄家■往苏州安抚,文骢袭杀之,遂走处州.等七月,大清兵至,文骢不能御,退至浦城,为追骑所获,和监纪孙临俱不降被戮.”{5}由此可知,杨文骢在弘光朝廷君臣逃散后仍坚持抗清,最终英勇就义.弃官回乡既是一种行为也是结局,这样的修改遮蔽了他忠诚不屈的气节,这是同时对人物的性情、行为和结局做了改动.四为其他,如官职名称错误.第十七出,将田仰的官职名称写成了天启年间的旧官职:漕抚.

二、原因探究

作为传奇,《桃花扇》是臻于完美的:奇势迭出的关目;沉挚圆熟的笔触;流转如珠的曲调;不落凡近的措辞等

但作为历史剧,《桃花扇》却可辨罅隙,虽然历史剧不要求也不可能和历史完全相同,但分析其众多细节和史实相悖的原因有助于从更深层品赏《桃花扇》.

原因可分作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中第一点是方便演出.调整事件时间地点、省略情节、嫁接情节可归属此类,除去多余的场次、布景、人物,集中展现故事,更能使观众享受完整流畅的审美体验.另外,郑妥娘化成丑角主要是为戏剧增添轻松的成分,促成更好的演出效果,故也归为此类.

第二点是塑造人物.嫁接情节、虚构情节归属此类.第十四出,将“七不可立之说”修改为“三大罪”和“五不可立”,并归于侯方域提出,以展现侯方域的政治战略眼光,批语说“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论,实出周仲驭、雷介公,侯生述之耳”,可见作者并非不知这一史实.第三十七出,田雄背叛黄得功,不但放箭射伤他,还帮两位刘将军将弘光送往北京.但据梁启超考证,“射黄靖南者乃张天禄”;之所以把射箭者转嫁为田雄,是因为作者憎恶田雄这种不忠不义之人,想让他的罪孽更深重.调整人物的性情、行为或结局归属此类.虽然憎者增其恶,爱者加其善,但也有一个例外,就是杨龙友.在政治立场上,杨龙友是马士英的妹丈,常和权奸谋事;同时他又结交不少复社文人.在对待侯方域、李香君上,杨龙友成就了侯、李的姻缘;为阮大铖做说客,惹香君却奁,因而怀恨;在阮大铖要加害侯方域时劝侯方域投奔史可法;在田仰想纳妾时推荐了李香君;又在恶仆强娶李香君时赶来保护她,提出权宜之计;李香君在公宴上痛骂马、阮,马、阮大怒,欲置之死地,多亏杨龙友求情,遂被软禁.可以看出,《桃花扇》的杨龙友是一个八面玲珑、有基本良知的士人,最终弃官回乡.而历史上的杨文骢是推奖名士的豪侠,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始终和清兵对抗,被擒后不屈而死.如此修改杨龙友的性情、行为和结局该如何理解?

作者设置杨龙友来牵引情节的发展,集中正、反两面人物的矛盾斗争,他的性格要为情节服务.这一点《桃花扇》中的《纲领》一篇也可佐证——孔尚任将人物分为左、右、奇、偶、总五部,左、右两部包括了侯朝宗、李香君,为正色,还有和他们相关的主要人物.奇、偶两部包括史可法、左良玉等忠臣,为中气;也包括弘光帝、马士英、阮大铖等昏君奸臣,为戾气;还有一些主要大臣.总部包括张道士和老赞礼.孔尚任说“色者,离合之象也”“气者,兴亡之数也”.也就是说,左、右两部的人主要负责串联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奇、偶两部的人负责演绎历史的沧海桑田.杨龙友是被归为右部的,孔尚任只是让其扮演侯、李二人聚散的契机,他的结局并无关要旨.另外,作者也有掩盖杨龙友和清兵对抗,甚至被杀害的事实的必要.侯、李双双入道的结局,和历史差异最大,“侯朝宗并无出家事,顺治八年,且应辛卯乡试,中副贡生,越三年而死”.且上文已论述过侯、李之前的情缘是很短暂的.作者如此着墨是为什么呢?首先,侯、李的爱情寄托着作者的美好心愿,一段逢场作戏的风流韵事根本不值得费心雕琢,也承担不起借以“写兴亡之感”的重任,唯有真情才蕴藏撼人心魄的力量.其次,作者对侯方域虽有微词,但总体还是持肯定态度,于是便将他归为自己认为理想的结局,保全他的气节.从一个角度看,侯、李二人历经重重阻难得以相聚,却霎时放弃了团圆,这正是时代造成的悲剧,渲染出一个朝代败没的幻灭感,从而更深刻地突出主题,批语说得更为直白:“悟道语,非悟道也,亡国之恨也.”侯、李双双入道并非是对真情的抛却,而是个人情感在国破家亡的现实面前的无处安放.从另一个角度看,入道可看作是一种解脱,或是一种坚守.这也为明末遗民指出了一条出路.

趋近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历史和艺术趋近和疏离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趋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趋近于 符号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