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预测未来论文范文资料 与预测未来水晶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预测未来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7

《预测未来水晶球》:本论文可用于预测未来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预测未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1 历史之镜

对技术的指责往往源于天性

新的网络通信技术带来了远程交流革命,使之前所未有的廉价和方便,同时得到了商业世界的热情拥抱,引发了一轮投机泡沫.对于新技术,支持者极力吹捧,反对者则大肆鞭挞.它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新的犯罪方法.这听起来像是1990年代互联网的故事,实际上,却是19世纪中期电报的故事,被人们称为“思想大道”.

当前的和一百五十年前的技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起源于娱乐,又都具有实用性.以史为鉴是我们预测未来的三种工具之一,或者至少让我们的猜测更加有的放 矢.

通过这种横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历史对比,我们有可能预测新技术给社会和文化带来的影响,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各种炒作和质疑,为预测技术发展走向提供线索.它提醒我们,人类对新技术的各种指责往往源于自身的天性.例如,现在被我们称为“网络犯罪”的技术,在拿破仑时代的机械电报网络中就出现了.1888年,一个执法部门的官员这样说:“众所周知的是,没有哪个群体能够比罪犯更快地用最新的技术来武装自己.”这样的话听起来就像现在说的一样.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技术的发展,无论在较短还是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都有很多重复的模式.

人们经常担心新发明会侵犯他们的隐私.1880年代,第一台柯达相机引发了人们对于被偷拍的恐慌,这与2013年Google Glass带来的争议何其相似.1790年代的小说、1910年的电影、1950年代的漫画书、1990年代的视频游戏,都曾被指责会腐蚀年轻人的思想道德.从19世纪的卢德主义者到现代机器人带来的大规模失业,关于新机器抢夺人类工作岗位的恐惧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人们同样担心有些新技术能让人类成为上帝,如核武器、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这些都是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人类是否值得拥有火种.无论这种担心是否值得,充分了解历史上人们对新技术的反应,能够让未来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评估新产品能否被接受.

2 寻找边界案例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

第二个瞥见未来的方法就是审视现在.正如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所说“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技术有着异乎寻常的孕育期,有时它们好像是一夜之间涌现出来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如果你能瞄准正确的地方,就能在今天看到明天的技术.这种方法通常被记者和企业人类学家(corporate anthropologist)用来了解新趋势.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寻找“边界案例”(edge cases):已经被某些个别群体或者个别国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并没有在全球大规模普及.边界案例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在世纪之交,智能手机在日本的出现.

2001年左右,带摄像头和彩色屏幕的移动手机在日本已经司空见惯.这些手机可以显示有行走路线的地图,用户能够下载电子书、游戏和其他应用程序.记者和分析家们蜂拥到日本实地考察这种手机.每当日本人到欧洲和美国展会展示他们的手机时,它們都被视为来自未来的物品.

日本之所以提前到达未来,是因为其电信业的独立性和专有性,其国内市场足够大,允许本土技术公司能够尝试新技术,而不用担心与其他国家系统的兼容性.有一段时间,《连线》杂志开辟了一个“日本女学生观察”的专栏,专门预测日本女学生(早期智能手机最忠实的用户)今天使用的哪些东西,明天会让其他人纷纷效仿.

边界案例也可能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肯尼亚长期以来在使用移动货币方面引领潮流,人们可以把资金从一部手机实时转到另一部手机,就像发短信一样简单.多年前在内罗毕,你就可以用手机支付出租车费,在纽约却不行.

这部分是因为肯尼亚的银行基础设施匮乏,从而提供了一个没有历史包袱的起点.在这个国家,大多数人没有银行*,来自银行支付系统的竞争压力很小.政治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2007到2008年选举后的政治动荡期间,移动货币兴起,并被人们视为一种更安全的银行替代物,因为银行往往深陷于种族争端.

有时是一群拥有共同兴趣的人,而不是某个特定地区的人,会作为先锋尝试使用新技术.极客是新技术的最早使用者,从电子邮件到Uber.他们也在更广泛的领域充当先锋.例如,技术人员引领了穿戴设备的潮流,所谓“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运动,就是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健身活动严格监测,开始只是技术发烧友的小众行为,后来却吸引了大批其他追随者.

不可否认的是,所有最终崛起的技术都要经历一个地下发展的时期,仅限于某个特定人群,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寻找这些边界案例,识别这些新兴的技术和方法,更像是艺术,而不是科学.掌握趋势是很难的,但这是无数咨询家和未来学家的拿手好戏,更不用说那些不停寻找新想法和新趋势的科技记者.

3 科幻作品的世界

并非纯粹猜测,还可激发灵感

第三个可以瞥见未来的地方在科幻故事的想象世界中,包括图书、电视、电影等各种形式.科幻故事里经常有各种有趣的想法,并且用逻辑推理得出一些结论.如果我们能制造通用机器人或者太空电梯会怎样?如果纳米技术或者生物技术不可控了,或者基因工程技术变得如同文身一样普遍,又将发生什么?

这些未来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未来世界的视角,在这个世界里,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抗衰老医疗技术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在火星以及太阳系其他地方建立了殖民地,或者人类分裂成多个“后人类”部落.很难描绘未来世界会发生什么,伊隆·马斯克将其称为未来的“分支概率流”.

但科幻小说并不是纯粹的猜测,它还可以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的灵感.你在路边随便找一个技术人员,就能发现一个科幻迷.例如,1990年代的翻盖手机似乎就受到了1960年代《星际迷航》中的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启发.最近,同样来自《星际迷航》、用语音与电脑交流的想法,激发了从亚马逊的Echo开始的一大波新的计算机设备浪潮,这些设备使用语音作为主要的交互接口,能永远在线并解放人们的双手.

几代计算机科学家都是看着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机器人故事长大的,如今包括马斯克在内的许多企业家,都说曾受到伊恩·班克斯(Iain M. Banks)的《文明》(Culture)的启发.如同《星际迷航》一行,这些小说描绘了一个后稀缺文明(post-scarcity civilisation,一种物质、能量、信息都大量存在的社会,商品、服务、信息可以被人们无偿占有,货币也将不复存在),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生活和工作.

虽然很多时候科幻小说是在谈论未来,但目的是针砭时弊,反映现实中大家关心的问题,例如,对机器的过度依赖、对环境破坏的担忧等.通过科幻小说中描绘的各种可能性,可以让你更发散地畅想未来的技术和社会.

科幻小说也在无意识中带来限制,因为其描绘的技术发展形式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和讨论.以机器人为例,现实中与科幻作品中就非常不一样,如果一味地模仿科幻作品中的形象,将可能导致机器人专家走岔路.所以应该看看20世纪中期的经典科幻作品哪些预测错了、为什么错了,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现在的哪些预测是错误的.

两位科幻作家—金·斯坦·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和查尔斯·斯特罗斯(Charles Stross)在他们构想的21世纪未来中,把新兴的科学革命称为“加速带”.这种快速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前所未见的,但在另一些方面又似曾相识.我们需要探索很多新领域,以及开发探索这些领域的新工具.

当然,要精准地预测未来将怎样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从正确的地方观察,还是有可能作出一些有根据的猜测的.

预测未来论文参考资料:

未来作家投稿

结论:预测未来水晶球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预测未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预测未来的5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