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形成机制论文范文资料 与名词性谓语句类型其形成机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形成机制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13

《名词性谓语句类型其形成机制》:本文关于形成机制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根据句子形成的机制,并参照由指称到陈述转变的连续统理论,名词性谓语句可分为典型到次典型再到非典型三类,这三类名词性谓语句分别通过典型框架化、隐喻方式的非典型框架化、语法化以及习语化等方式形成不同的层次.此外,能形成名词性谓语句的名词所蕴含的不同附加意义也是成句的语义基础.

关键词:名词性谓语句 类型 形成机制

一、引言

汉语中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除了作主宾语外,还可以构成名词性谓语.名词性谓语句是形式简单而又具有汉语特色的句型,它的核心成分通常是名词、名词性短语或数量短语,具有名词特征的部分代词和“的”字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也被归入名词性谓语句.广义的名词性谓语句指不借助动词的帮助,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形成的、能够自足的主谓句.谓语中心成分包括单独名词作谓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副名结构作谓语、数量结构作谓语以及“的”字结构.名词性谓语句的描写规则是NP1+NP2,由于NP1对句子的自足和否影响不大,因此由名词性成分充当的NP2成为研究最小自足形式的对象.

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和形容词性谓语句在传统语法学中被称为判断句、叙事句和描写句,句子的动作性依次减弱.名词性谓语句也有叙事和描写功能,Hopper和Thompson(1980)在考察动词小句时,认为语言结构中的及物性不仅和动词本身有关,还和整个句子有关;及物性体现的不是及物和不及物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表现为连续统,在这个连续统上句子呈现出或高或低的及物性.名词性谓语句的及物性也呈现连续统变化的语义等级,项开喜(2001)定义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等级为变化义、状态义、性质义、领有义、存在义、判断义和比例义,相应语法等级为加“了”、加状语、加“的”、加“有”、加“有/是”以及加“是”.连续统中表“变化”义的名词性谓语句比一般动词性谓语句的及物性弱,比其他名词性谓语句的及物性强,它所带的完成体范畴是衡量及物性的重要参数.

根据形成机制以及由指称到陈述转变的连续统理论,名词性谓语句可分成典型、次典型和非典型三类.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核心成分是单独名词、“名词+名词”结构或“数量词+名词”结构,表“类别”义的判断句是最常用的典型性名词性谓语句,具有明显的语义框架.次典型名词性谓语句可看作准描写句,句子含有由“形容词+名词”构成的表示“性质”义、“状态”义的定语结构或者由“副词+名词”构成的状语结构.前者通过词的附加意义提取形成,具有认知语义框架;后者通过隐喻方法和焦点化形成,有词性变化的痕迹.非典型名词性谓语句指通过特定句式和语境构成的句子,可看作准叙述句.这类句子是通过对词义中特殊意义的提取、对语境义的关联和固定格式的运用形成的.其中,通过词义提取是基础阶段,通过语境义关联是质变阶段,固定框架则是定型阶段,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

在名词性谓语句分类的连续统中,分别通过典型框架化、隐喻的非典型框架化以及语法化、格式化形成层次不同的三种类型.名词性谓语句形成机制的分类应该考虑层次问题,这和人们对于名词性谓语句的直观感受相吻合.

二、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框架化形成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分析和认知分不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概念伴随着认知经验的增长,建立概念和概念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形成相对程式化的认知框架,程式化框架的使用频率越高,被认可度就越高.潘艳艳(2003)认为框架作为认知构建的一种手段,为词语在语言中的存在及话语的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框架将经验知识和语言结构结合起来,一个语义框架是一系列的图式推理结构,通过语言常规同词项相连,每个框架都呈现出图式化情景的概念角色.认知语义框架通过词和语义框架的联系,表示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形成各种认知语义框架.认知语义框架具有开放性,由最基本的框架不断向复杂事件认知语义框架发展,从认可度角度来说,新形成的认知语义框架属于非典型性框架.

典型名词性谓语句的认可程度最高,其形式和所表达的意义具有稳定性,稳固在人脑的认知语义框架之中.符合一定要求的名词才能进入语义框架中谓语的句法位置,体现出名词的各种陈述意义.框架中的句法位置对于参和其中的词语有语 能的转化和强化作用,名词在认知语义框架的不同句法位置,其空间性强弱也不同:位于主宾语位置上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空间性,定语位置上次之,谓语和状语位置上又次之.在典型名词性谓语句中充当谓语的名词一般没有性质义、状态义和顺序义,它们能够充当谓语是因为进入了认知语义框架的谓语位置,从而使这些词语在关联理论的作用下获得陈述性.NP1和NP2之间的语义联系是通过NP2的选择特征而确定的,进入框架的语义基础往往不是某一类词具有的特征,而是约定俗成的最佳关联.NP2或者包含单一的选择特征,或者能够通过词汇意义在语义网络中产生最佳关联而激活该名词的某个陈述义.

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于解释的名词性谓语句的认知语义框架有:处所——存在物、整体——部分、人或物——类属以及事物——变化等几种.

(一)事物整体——部分、属性框架

框架中的前后两项表现为领有关系,NP1通常是有界实体名词,不能是无界事物,因为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其中任一部分仍然是该事物本身.抽象名词难以分割,不能充当此类名词性谓语句的主语.NP2是NP1的一部分或属性,一般由受数量短语或形容词修饰的名词短语来充任.王珏(2001)依据主语部分是否有生命以及主谓间的领有关系把这种框架分为四种.

(1)这件大衣皮领子.

(2)那本书蓝色的封面.

表示的是无生命物——部件.

(3)小李大眼睛.

(4)他的女儿圆脸蛋.

表示的是有生命物——身体一部分.

(5)那辆汽车红颜色.

(6)这件裙子短袖子.

形成机制论文参考资料:

激励机制论文

结论:名词性谓语句类型其形成机制为关于形成机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机制是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