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国民经济论文范文资料 与关于价值观对国民经济影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国民经济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5

《关于价值观对国民经济影响》: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长期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认为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低,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因素一直都不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实十分密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成败.文章以政治经济学、道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从经济学角度剖析“搀扶跌倒老人”事件与《道德情操论》中的利他思想,管中窥豹,揭示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价值观出现扭曲的问题,并分析了过敏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关键词 价值观 经济发展 道德情操论 影响路径

“经济学帝国主义”提出者贝克尔认为:“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是可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的,并且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样做的效果很好.”诚然,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传统意义上的“非经济学”研究领域确实完全可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研究经济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教会人们通过经济分析对面临的问题做出选择.笔者认为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但是从一个长周期来看,其影响作用非常大,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例如,德国“守时”的观念、日本“认真”的价值观念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

一、价值观与跌倒老人无人扶现象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其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第二,个人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评判标准.要明确指出的是,价值观对经济的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其原因在于任何问题均可以用经济学的视角与工具来分析.以“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现象为例,其实质是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而这个价值观问题又涉及经济决策,从而转变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因为人们不敢去扶跌倒的老人主要是担心被讹诈,因此扶老人是有成本的,可扶起跌倒的老人有收益吗?答案是肯定的.扶起跌倒的老人其实也是有“收益”的,这个“收益”虽然是隐性的,但确实存在.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帮助他人也会使自己在精神上获得快乐,也会得到旁人的赞许或社会的认同,人的心理能获得愉悦感.通过分析我国无数个“跌倒老人没人扶”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更多表现为目前中国许多民众的价值观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致力于搞经济建设,追求高效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从而忽略了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设.许多民众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在其经典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就阐释了经济与价值观的关系,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这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遵守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即遵守合约规则、尊重合作者、信守交易承诺、参与自由竞争等,只有建立在有共享价值观体系的基础上该市场经济才能顺利运行.由此可以看出,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价值观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的好坏.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能否有质的飞跃.

二、价值观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三大途径

(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价值观影响经济发展目标

没有恒定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缓慢变化,这种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也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目标的形成.学者朴金波认为:“现代化的实现,伴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从‘尊神’价值观转向‘尊人’价值观;从重‘虚’价值观转向重‘实’价值观;从重‘义’价值观转向重‘利’价值观;从‘一元’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从‘个人本位’价值观转向‘社会本位’价值观.”封建社会阶段,儒家文化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在于一个“礼”字,即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价值观间接使封建民众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大力发展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目标是“合理”的.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这种“利己”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家最大限度地榨取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一经济目标的形成.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社会主义阶段,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这种新型、正确、先进的价值体系进一步确认了社会主义阶段应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目标.

(二)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价值观影响经济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追求的目标是“人口、资源与发展关系的协调,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和谐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各种不同的时期都要面临选择经济发展路径的问题,选择的经济发展路径受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大.从古至今,经济发展的路径都深深地打上了价值观的烙印,在原始社会,剔掉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因素,原始社会的生存至上的价值理念,是迫使早期人类不顾一切进行刀耕火种的因素之一.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劳动分工,如男性劳动者必须外出进行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女性劳动者仅负责家庭内务.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益最大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促使经济参与者不管人口的膨胀、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增长经济上,走上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路径.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已经从“一元”转变为“多元”,从“崇尚自然”转变为“以人为本”,人们的财富、生命、发展、公平等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注定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人口合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工业化道路.

(三)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价值观对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

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索洛增长模型的结论是:“人均产量的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倍增型技术进步的速度”.第一,价值观影响社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或源泉,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目标的根本保证,价值观对科技进步和创新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具有冒险、竞争、勤劳、求变、永不言弃的价值观念的国家,其科技创新速度较快.第二,价值观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一项经济政策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关键的往往不是这项经济政策本身,而是政策能否执行到位,实施政策的对象能否积极响应,而价值观正是影响政策实施的对象能否响应政策号召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积极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信用保证等正确价值观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崛起就是很好的例子,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可谓千疮百孔,但是却在短短二十年间德国却完成了由战败国向西欧经济强国的角色转变.在促进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起飞的诸多因素中,德国人民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龙.价值观与经济发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孙德,杨燕青.价值观念的协同运动与社会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1997(09).

国民经济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关于价值观对国民经济影响为关于国民经济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国民经济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