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矿床地质论文范文资料 与石牛钒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矿床地质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6

《石牛钒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这篇矿床地质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文章论述了石牛钒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赋矿层位为寒武纪牛蹄塘组,矿床属沉积型经轻微变质作用,钒主要赋存于硅铝酸盐中,钒的存在与粘土矿物有关,其稳定性及矿化特征与沉积环境、古地理、古气候关系密切,受沉积环境及生物化学等多重因素制约.

关键词:石牛钒矿; 地质特征;控矿因素

1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出露板溪群、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白垩纪及第四纪地层.寒武纪牛蹄塘组为本区沉积型钒矿赋矿层位.

区域构造为NE向涟源盆地和SN向紫云山隆起.紫云山隆起核部为印支期杂岩体,断裂发育NE~NNE向组,主要有朝阳--金坑冲断裂、大伦山断裂、石牛断裂.区域断裂派生构造发育,主要为次级断裂及其两侧的牵引褶皱.

区域矿产主要有石煤、磷、钒、铀、钼、铅锌、金等[ 1 ].见图1.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区内出露第四系(Q)、奥陶系(Ob)、寒武系(∈)、震旦系地层(Z),其中寒武系地层发育最全,震旦系及奥陶系次之,第四系地层呈零星分布.区内寒武系牛蹄塘组为钒矿赋矿层位,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上段:为矿区含钒岩系.按岩性特征大致分三部分.

中上部为灰黑至黑色炭质板岩、硅质板岩夹薄层状含炭硅质岩,发育水平微层理,含透镜状钒矿(化)层二层.顶部为黑色炭质板岩、含炭板岩、含硅质炭质板岩夹钙质板岩.

下部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炭质板岩与含炭硅质岩不等厚互层或互为夹层,含透镜状石煤层及块状磷质粘土岩,含磷结核1~2层,含钒矿层二层.

底部为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含炭硅质岩及含炭硅质板岩.局部含炭硅质板岩中见透镜状钒矿(化),本段厚42~110m.

下段:为浅灰色、灰色、暗灰色板岩、薄至中层状砂质板岩、含黄铁矿板岩,经区域变质,板岩常蚀变为绢云板岩.本组与下伏震旦纪留茶坡组呈整合接触.

2.2 构造

矿区范围内总体为一倾向南西的单斜,受区域性逆冲断裂F10影响,形成新立矿段中部大范围地层倒转的构造格局.发育EW、NE、NW、SN向四组断裂.

2.2.1 褶皱

新立向斜位于矿区东部宁各堂,为短轴构造.褶皱长400m,褶幅300m,轴向30°,轴面直立,两翼倾角40°~66°,轴部地层为污泥塘组,两翼为牛蹄塘组、留茶坡组.

茶盘背形构造位于茶盘,受F10及其它派生断裂联合控制.褶皱长140m,轴向近SN,轴面呈“S”型,轴部地层为牛蹄塘组,西翼出露留茶坡组,东翼留茶坡组埋藏较深,两翼倾角25°~56°.

2.2.2 断裂

断层按展布方向分为近EW、NE、NW及SN向四组,以近EW组规模最大,控制了含矿岩系的空间分布.主要有F10及其它派生断裂.

F10断裂为区域性断裂,走向80°~85°,倾向北,倾角67°~89°.由团块状石英脉、碎裂化岩石及硅化体组成,蚀变具强硅化和褐铁矿化.断裂具逆冲性质,断裂下盘矿层相对完整,上盘次级断裂及褶皱发育,矿层分布零乱.

2.3 赋矿层位及含矿岩系特征

2.3.1 赋矿层位

赋矿层位为寒武系牛蹄塘组第二段,厚42~110m,钒矿赋存于牛蹄塘组上段中下部.顶部为黑色炭质板岩、含炭板岩、含硅质炭质板岩夹钙质板岩,中上部为灰黑至黑色炭质板岩、硅质板岩夹薄层状含炭硅质岩,含透镜状钒矿(化)层二层.下部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炭质板岩与含炭硅质岩不等厚互层或互为夹层,含透镜状石煤层及块状磷质粘土岩,含磷结核1~2层,含钒矿层二层.底部为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含炭硅质岩及含炭硅质板岩.

3 矿层特征

3.1 矿层划分及其对比依据

3.1.1 矿层划分

寒武系牛蹄塘组上段含1~4个钒矿层,自上而下编号为Ⅰ、Ⅱ、Ⅲ、Ⅳ.Ⅳ矿层为主矿层,延伸较稳定;Ⅲ矿层为次要矿层,延伸不稳定—极不稳定;Ⅰ、Ⅱ矿层,全区内仅局部见.

3.1.2 矿层的对比依据

矿层对比主要以岩性标志层、矿层层间距、矿层及矿层顶底板岩性组合特征和钒矿化特征进行对比.

(1)主矿层(Ⅳ)

处于含矿岩系底部,位于标志层之上,呈层状、似层状.以岩石成分复杂,硅质成分较高及钒矿化较稳定为特征.

标志层特征:位于Ⅳ矿层底板之下,全区稳定,对比标志明显.为浅灰色、灰黑色中层状硅质岩、含炭硅质岩,厚7~38m.

岩性特征:含矿层岩性为薄层状炭质板岩与含炭硅质板岩及含炭硅质岩呈不等厚互层,炭质板岩中夹透镜状石煤层,普遍见椭球状、豆荚状磷结核,厚1.50~15.05m.磷结核一般1~3cm,指示Ⅳ矿层富矿部位.矿层顶板为中层状炭质板岩,延伸不稳定,可作用间接标志层.Ⅳ矿层厚5.00~11.60m,品位0.71~1.21×10-2.矿层呈层状产出.

(2)次要矿层(Ⅲ)

位于Ⅳ矿层之上,距Ⅳ矿层3.78~17.90m,无稳定的标志层存在.

矿层岩性特征:以硅质成分相对较少为特征.为炭质板岩、含炭硅质板岩夹薄层含炭硅质岩,偶见磷结核.

矿层底板岩性特征:炭质板岩、硅质板岩夹薄层状硅质岩.

钒矿化特征:矿化不连续,矿体延伸不稳定,呈似层状产出.Ⅲ矿层矿层厚1.30~10.90m,品位0.71~1.14×10-2.

(3)其它矿层(Ⅱ、Ⅰ)

分布于含矿岩系上部,岩性对比标志不明显,以岩性较单一为特征.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物质成分、结构构造

矿床地质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地质期刊

地质论文

地质类期刊

地质期刊

结论:石牛钒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为适合矿床地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矿床地质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