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农村义务教育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26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这篇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存在的“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又要从微观上考察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找到农村义务教育的症结所在.在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力和群众的教育心理需求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旨在以教育公平为价值导向,以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指引,借鉴国内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范地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平理论 农村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2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教育公平、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

公平是人类崇尚的价值理念和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聚焦于社会形态,经历了由理想到现实、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演变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深化.

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资产阶级公平观,在对阶级社会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中阐述了公平的主体、表现形式和理想状态.他们认为,公平的主体是人,“应当是从人的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①恩格斯以私有制为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此作了阐释,“在希腊人、罗马人心中,奴隶制本身就是公平的;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制度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这个制度不公平等公平,因时而变,因地而异,甚至因人不同”.②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描绘了公平的理想状态,“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列宁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从“形式上的平等进到事实上的平等”.④但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里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能消灭商品生产,只能采取按劳分配,“富裕程度还会有不同,不同就是不公平”.⑤因此,列宁的公平观遵循着公平——不公平——公平的辩证发展逻辑.在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中, 的“大同境域”构想、 的“共同富裕”目标、 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的“和谐社会”思想、 的“公平正直”理国要道,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是教育公平的理论依据,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从“扫盲”到“普九”,从当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全面开展再到优质均衡发展预期目标的确立,体现了中国 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指导下对教育公平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教育公平实现的不懈追求.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也是教育活动追求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从教育机会、办学条件、师资建设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教育公平和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教育公平内涵,为考察农村义务教育现状提供了基本视角,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困境分析

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SQ区为例,考察其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时段变化情况,着重剖析其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SQ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概况.SQ区是南充市的主城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县域,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是西部同类县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一个缩影.2016年,SQ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共有32所,专任教师865人,小学生6803人,初中生2448人.根据生源聚集情况,SQ区农村有片区中心镇中学4所、小学4所,普通学校24所.片区中心学校和普通学校,近郊、中郊、远郊学校之间,在软硬件设施设备、师资、生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呈现出相对不平衡状态.

2015年9月,SQ区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评估.从评估指标来看,SQ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了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但是,SQ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大量流失,城乡教育质量总体差距较大,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明显,个别学校管理失效,多数家长配合不力等现象仍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和此同时,SQ城区学生人数居高不下,学校竞争激烈,教师压力极大,热点学校大班额居高不下等现象仍然存在.这正是我国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现状的反映.

SQ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第一,生源数量减少.10年来,SQ区并没有大范围地调整校点布局,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数量仍然急剧下滑.从2007年至2016年,SQ区村小教学点由67个降至9个,学生人数由890人降至116人,减幅达到87%;小学生人数由18192人降至6803人,减幅达到62%;初中学生人数由9679人降至2448人,减幅达到75%.

SQ区农村生源大量减少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進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一种自然的趋势,农村学生数量必然会随之减少.二是家长优质教育心理需求攀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主要以农民工身份由村庄向乡镇转移、由小乡镇向中心镇转移、由中心镇向市区转移、由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城乡生活和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同时,城乡二元分割下的制度性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其在城市生存的边缘化状态,使农民工将融入城市的期望更多地寄于下一代,其优质教育心理需求相应提升.三是城乡学校硬件配置差距明显.从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学生寝室三类设备设施来看,SQ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农村学校相互之间大体呈现出城乡两个层次、四个梯度的差异.从外观设计、内部装修、楼道设计、桌椅和黑板的材质上看,基本上是城区优于农村,片区中心镇学校优于非中心学校,近郊学校优于中、远郊学校.四是民办学校逐年稳步扩张.SQ区民办学校中的Y中和S中,以其较大的办学规模、较高的办学质量,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生源.同时,包括Y中和S中在内的民办学校也以重金“聘读”优质生源和向班主任返介绍费“抢招”普通生源等特殊的手段挖掘农村生源.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农村经济论文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教育论文

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农村新技术杂志

结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农村义务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农村义务教育考试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