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社会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服务链理论社会化养老产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社会化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30

《基于服务链理论社会化养老产业》:本论文可用于社会化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社会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流动的愈发频繁,以及抚养比成几何倍数增加,单纯依靠子女(家庭)养老的现实性不复存在.社会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矛盾,倒逼老年服务产业深刻变革.基于“服务链”理论,本文认为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产品在设计(开发)、输送和利用等阶段,分别存在目标服务群体设定偏差、信息不对称、服务内容及方式的供给导向、专业人员匮乏,以及传统观念和消费能力制约服务利用等问题.社会化养老服务链整体效用的提升,有赖于在服务设计(开发)、递送各阶段整合资源、优化路径.

[关键词]服务链;社会化;养老产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081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2

1 研究背景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1.7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3.26%,中国社会的发展已建立在高度老龄化的基础上.和老龄化相伴的是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失能老年人口数不断增加、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空巢老年人规模继续上升、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越来越多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和数据中心公布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结果显示,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6.6%;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9.3%;有42.5%的老人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和帮助;空巢老人占45.1%;14%的老年人独居.

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认为,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子女.CLASS调查结果显示,67.1%的老年人同意“养儿(子)防老”的观点;94.1%的老年人选择自己家和子女家养老;51%的老年人认为应该由子女负责照料老人.对家庭(子女)养老功能的强化,导致社会化养老的发展受阻.目前,中国范围内只有18.9%的村(居)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的接受程度非常低,有72.0%的老年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养老院.

2 “服务链”理论

Edward G.等学者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服务链”的概念,即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某项产业相关的企业、机构和社会部门会组合形成“链条”,在链条中各自发挥作用,协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稳定、高效的“服务链”由服务生产企业、服务递送企业和消费者构成.服务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生产服务产品;服务递送企业则以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方式,实现服务的递送;最终实现消费者对服务的有效利用.“服务链”理论认为,当服务企业或者机构,围绕特定产业形成某种“链条”关系后,其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3 社会化养老服务链的构建

社会化养老服务链是围绕社会化养老产品及其服务的有效提供和利用,由相关行业企业、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组成的产业链条,其运营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及其照料者)的服务需求.社会化养老服务链的运营同样可以分为服务设计(开发)、服务递送和服务利用3个阶段.在服务设计(开发)阶段,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服务对象的特点、需求及其服务购买能力,符合老人认知及生理、心理特点,能有效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养老产品,这样才有可能进入流通领域并被老人所接受.在服务递送阶段,相关人员需重点关注的是信息的有效传递、产品及服务质量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信息必须经过有效宣传为老人所知,才具有被利用的可能性;宣传渠道、方式需符合老人的认知特点.服务质量的规范化、标准化传递,有赖于递送者的专业化以及服务设计(开发)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同行之间的监管制衡,以及优胜劣汰的自由市场发展规则.在服务利用阶段,产品或服务能否最终转化为生产力、被老人接受并提高老人的生存质量,取决于老人的传统观念、认知水平及消费能力,相关人员需要借助有效的宣传、营销及政策激励等手段,强化老年人购买市场化养老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4 社会化养老服务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服务产品设计(开发)阶段

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階段,主要问题存在于目标服务群体的设定方面.在目标服务群体的设置上,由政府兴办的老年服务项目,其关注点在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如,社区兴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公办的养老机构,其设立的初衷和服务的重点是解决贫弱、孤寡、高龄老人的就餐、照护等基本生存问题,发挥最后“兜底”的作用.由市场兴建的老年地产、老年公寓、养老机构及社区服务项目,其宗旨在于盈利,利润导向决定了其在目标服务对象的选择上,其会更多地选择购买服务意识强、支付能力强的老年人,优先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高消费需求,这导致这类机构事实上成为部分高收入群体的专属福利.政府和市场对目标服务群体的筛选,剩下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老年群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和数据中心公布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9.3%;有42.5%的老人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和帮助;空巢老人占45.1%;14%的老年人独居.这些群体中的中等收入者,既无资格享受政府的低收费老年服务,也无能力购买市场昂贵的老年服务,成为老年服务产业链的“遗弃者”.

4.2 服务产品输送阶段

在产品输送阶段,主要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内容及方式的供给导向、专业人员缺失等问题.

4.2.1 信息不对称

对产品的认知是促成消费的基础.既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认知非常有限.除部分被动接受服务信息的社会弱势老年群体外,大部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获取方式并无所知;对于机构养老,他们排斥或回避的原因是“电视里报导养老院经常 老人”,或者“旧社会没儿没女的老年人才送去养老院”.他们没有意愿去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也缺乏信息渠道去了解新兴的老年服务机构医养结合、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只能蜷缩在家中或独自将就或和儿女的生活纠缠不清.社会化养老服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信息整合平台、直达老年人视野的宣传路径以及便捷、高效的获取方式,其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还是神秘的、遥远的所在.

社会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基于服务链理论社会化养老产业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社会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社会化名词解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