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文关怀论文范文资料 与光影时代人文关怀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文关怀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6

《光影时代人文关怀》:关于免费人文关怀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人文关怀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光影时代:当代台湾纪录片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版)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关于台湾地区纪录片发展史的研究专著.作者李晨博士,是近年来沉潜于台湾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的青年学者.我是这本书的最早读者之一,从它的酝酿到成书,我都是见证人,因此,借着新书出版的机会,谈一点读后的感想,分享作者劳作的成果和喜悦,在我,也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吧.

李晨最早的学术训练是影视文学,曾对李安的电影花过不少工夫,她关于李安电影和中西文化交流和冲突的论文,已表现出对电影表现形式和当代文化状况和困境的敏感.2002年李晨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硕士学位,选择了台港澳文学专业,可能即受到李安这样一位“跨界”导演的影响.“入行”之初,我曾建议她以香港、台湾地区的文学和影视(含其他大众文化形式)为研究方向,尤其侧重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研究,但她还是把自己所擅长的“影视”暂时放下,而选择陆港台的几位女性作家作为新的出发点:对台北的朱天文、上海的王安忆和香港的李碧华做了比较研究,这几位使用现代汉语写作的作家生活在同一时间,却生长于不同的地理和政治空间,其经验的异同令人深感兴趣.有意思的是,这三位作家的作品都曾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特别是朱天文,80年代以来即和著名导演侯孝贤合作,他们合作的《小毕的故事》(1983)、《风柜来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最想念的季节》(1985)、《童年往事》(1985)、《恋恋风尘》(1986)、《悲情城市》(1989)、《咖啡时光》(2003)等作品,运用长镜头等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诗意地叙述战后台湾的生活经验,掀起了台湾“新电影”的浪潮;而陈凯歌根据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改编的同名电影(1993),也是所谓“第五代”导演的转型之作,电影以华丽的艺术来表现凄怆的历史悲剧,其美学和人文关怀使之独树一帜.李晨的硕论虽然搁置了关于这三位作家的影视作品的讨论,但她对作家和当代生活之内在关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美学表现方式,已积累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在对朱天文的专题研究中,她得以展开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学之旅:亲赴台湾观察生活,从台北到台南,从屏东到兰屿,寻师访友,广收资料,采访了朱天文等作家,为了解台湾当代文学积累了第一手的经验.这些积累实际上为李晨准备了一个更大的研究空间,她最近出版的《光影时代:当代台湾纪录片史论》,就是她将台湾的影像世界、文学作品和当代生活做进一步观察、思考和深化研究的成果.

李晨大概是从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开始重拾旧业,开展对台湾纪录片的研究的.而这一决定,可能跟我在台湾和纪录片的“邂逅”和“疑惑”有点关联.

2004—2005年间,我曾受邀到台湾清华大学做客座学者.除了为研究生讲课,我的工作不外是阅读和台湾文学、文化相关的史料,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当时最令我惊讶的就是学院内外掀起的“纪录片热”.不仅台湾的院线上映各种类型的纪录片,而且在校园、艺术馆、图书馆等处都有纪录片上映和研讨活动.新竹有个市立影像博物馆,当时就曾举办纪录片影展.影片播放完毕,编导人员和在场的专家、观众举行观影研讨会,就影片的内容、人物、故事、社会背景、美学风格以及拍摄的经验等展开对话,影片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人们通往历史,走进社会,在人和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往返互动,好不热闹.我曾在台湾清华大学图书馆借阅当时热播的纪录片,经常出现断档的情况.我当时选看了几部代表性的作品,如2000年出品的《银簪子》(萧菊贞导演)、《海有多深》(汤湘竹导演);2001年的《私角落》(周美玲、刘芸后导演)、《养生主》(朱贤哲导演);2002年的《证言二二八》《春天——许金玉的故事》(蓝博洲导演);2003年的《生命》(吴乙峰导演)、《跳舞时代》(郭珍弟导演)、《台北波西米亚》(鸿鸿导演);2004年的《无米乐》(颜兰权、庄益增导演);2005年出品的《还原二二八》(王育麟导演)、《翻滚吧!男孩》(林育贤导演)等,这些纪录片,跟我以往看过的纪录片有很大的差异:它们讲述的故事,不再单纯是大人物、大事件,而是那些市井小民,弱势族群.他们栖息于城市或农村的“私角落”,游走在现代生活的边缘,他们或被历史大潮冲荡到岸边,被人遗忘;或曾因“政治异端”深陷囹圄,却秉其理想而坚韧图存.

我对纪录片并不陌生,但以前从未有过专门跑到电影院去看纪录片的经验.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陆,新闻纪录片常常是作为电影上映前的“小菜”或“政治广告”播映的,这是人们通过纪实影像获取国内外资讯的手段之一;到了电视普及的 十年代,纪录片作为介于电影和新闻之间的类型受到欢迎,有些纪录片类似自然、人文风光的艺术广告,有的则以政论片的形式出现在黄金时段,譬如1983年的《话说长江》、1988年的《河殇》曾在央视播出,这两部作品大气磅礴,一时之间,街谈巷议,但即使这样,纪录片似乎仍难于撼动电影或电视小说(连续剧)在受众心中的位置.然而,我到了台湾以后才发现,纪录片还可以是这样的!它们聚焦于日常生活的凡人俗事,即使是对历史有所反思和清理的影片,也是把“凡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些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恰恰是人类历史中最感人的部分!拍摄者是“凡人”,被拍摄者是“凡人”,观众也是“凡人”.告别了“威权”时代的台湾民众,经历了80年代后半期的“解严”前后的洗礼和90年代的政治转型,进入了一个可以冷静面对和处理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时期.

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21世纪的头五年,曾处于边缘地带的纪录片的制作和研究,竟然如此引起观众的共鸣,人们在纪录片里看到的不是“他者”的镜像,而是“自我”的类似的命运.这恐怕也解释了在台湾“新电影”的热潮落下之后,纪录片何以又掀起了又一个“浪潮”.我发现有些纪录片的导演,是活跃于剧场的诗人、作家,如《台北波西米亚》的导演鸿鸿;有些则是80年代就用镜头来表达社会关怀的专业人士,如成立于1988年的“全景影像工作室”的吴乙峰等人,他们和早在80年代中期就投身人间关怀的社会运动的人士蓝博洲、关晓荣等一样,都曾受到陈映真1985年创办的《人间》杂志的影响,吴乙峰等1980年代拍摄的《人间灯火》系列纪录片,有很多取材于《人间》杂志;而蓝博洲、关晓荣就曾是《人间》的撰稿人和摄影记者,他们上山下乡,调查50年代“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或现代化进程中被侮辱、被边缘化的工人、农民、山地原住民的生存状况,以报告文学或纪实影像的形式,实践陈映真提出的“文学为的是使绝望丧志的人重新点燃希望的火花,使扑倒的人再起,使受凌辱的人找回尊严,使悲伤的人得安慰,使沮丧的人回复勇气”的理想.这群知识青年,在将近十年之后,重新运用纪录片这种形式,复活了自己的文学理念.

人文关怀论文参考资料:

人文医学论文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社

人文社科类期刊

护理人文关怀论文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结论:光影时代人文关怀为关于对写作人文关怀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护理人文关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