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痛风论文范文资料 与王济华教授诊治痛风经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痛风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14

《王济华教授诊治痛风经验》:关于免费痛风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痛风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 王济华教授认为,痛风的证候特征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亏虚,标实是湿热、痰浊、毒瘀.他运用分期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辨证为湿热毒邪浊瘀,痹阻经络关节,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法;临床缓解期辨证为脾肾亏虚,痰湿痹阻,以补益脾肾、兼治痰瘀为法;同时强调生活调摄的重要性.

【关键词】 痛风;中医药治疗;经验;中医师;王济华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5.013

王济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和创始人,河南省知名中医,从事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的研究30余年,学验俱丰.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体内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关节变形、泌尿系结石,以及痛风性肾病等[1].痛风素有“疾病之王,王之疾病”之称,常在夜间急性发作,以单关节受累为主,尤其是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多累及踝、膝关节,重者四肢关节、肌肉及肌腱皆可累及.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患者越来越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笔者有幸跟随王济华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痛风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痛风的病因病机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古有“虎咬风”“历节风”“疔疮”等多种称谓.元·朱丹溪首先提出痛风病名,其《丹溪心法》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证是也.”后世遂沿用之.《类证治裁》云:“痛风,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这些论述形象地描述了痛风的发病特点,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常常急性发作.

王济华教授认为,痛风的基本证候特征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亏虚,标实是湿热、痰浊、毒瘀.湿浊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究其原因,既和先天禀赋不足有关,又和后天生活无节相联.

所谓先天禀赋不足,多责之脾肾二脏.痛风的发生往往有遗传因素,这和先天禀赋不足密切相关[2].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水液,主气化,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水湿停滞.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运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则湿浊内生[3].《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停滞,或成饮成痰,或蕴久化热,湿热痰浊停滞日久,痹阻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发为痛风.说明痛风的发生和脾肾关系密切.另外,从经络循行理论也证实了痛风和脾关系密切.痛风好发于足第一跖趾关节,足太阴脾经循行起始于此处.《灵枢·经脉》云:“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末端,沿内侧赤白肉际过跖趾关节上行内踝前,绕踝再上三寸交肝肾,行于肝内上八寸,交肝走前膝股行等”脾健则湿浊之邪难以留滞,经络运行畅通,病无由以生;脾虚则湿浊停滞,经气不利而痛风易作.另外,王济华教授反复强调后天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形成往往和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其中患者多饮食不节,如平素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之品,伤及脾胃,生湿化热.正如龚廷贤《万病回春》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煿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景岳全书》记载“自内而至者,以肥甘过度,酒食无节,或多食酪湿热等物,致令热聚下焦,走注足胫,而日见肿痛”.

王济华教授指出,痛风往往呈急性发作,快如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此痛风的发生也和肝气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常见一些痛风患者因劳累过度或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长期精神紧张,或忧郁恼怒,或劳累过度,耗伤肝血,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脾失健运而水湿停滞.

湿浊之邪停滞日久,生成热毒,痹阻经络,流注关节,气血闭阻不通,引起关节红肿热痛.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关节肿痛主要以下肢尤其是足趾关节为主.水湿停滞,痰瘀互结,炼久成石,凝结于骨骸或关节肌肉,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溃烂流出白色脂浊,久则耗伤正气,疾病由实转为虚实夹杂;湿热流注下焦,往往出现尿血、石淋等症,形成泌尿系结石.湿热浊毒瘀结日久,失治或误治,脾肾亏虚较甚,不能气化水湿,湿浊不能排泄而形成关格之危候.湿热浊瘀痹阻经络,导致脉道不利,往往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使病情复杂难愈.

2 痛风的分期辨证及治疗

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红肿热痛,以足趾关节或膝踝关节多见.症见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常在夜间急性发作,伴发热,烦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毒邪浊瘀,痹阻经络关节.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明显升高,血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升高,本期多为湿热毒邪痹阻经络关节所致,这一阶段重在控制症状,改善关节肿痛,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4].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以四妙散加减,药用土茯苓、萆薢、山慈菇、葛根、牡丹皮、赤芍、防己、川牛膝、黄柏、生薏苡仁、白术、威灵仙、陈皮,水煎服.诸药合用,使热毒得解,湿邪得清,瘀血得除.王济华教授常常重用土茯苓,认为土茯苓健脾胃、祛风湿、搜剔湿热,功效卓著.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土茯苓有明显的降尿酸、降血脂和保护肾脏功能作用[5-7].王济华教授善用葛根治疗痛风,认为该药能扩张血管,有利于尿酸的排泄.研究证实,葛根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8-9].另外,热毒明显者,加蒲公英、忍冬藤或虎杖等增强清热解毒之功;疼痛明显者,加川芎、延胡索活血止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便泄浊;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白茅根、茵陈利湿消肿.

临床缓解期或间歇期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缓解,时轻时重,常因劳累、饮食不节等诱发或加重,或关节肿胀持久不消,皮色紫暗,或关节僵硬变形,或有痛风石形成,部分患者无症状而以高尿酸血症为主,伴有畏寒喜暖、乏力倦怠、腰膝酸困、食欲不振,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舌体偏胖,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亏虚,痰湿痹阻.这一阶段常常病情复杂,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痛风石形成,或有肾结石,甚至合并肾功能不全.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涤痰化瘀为辅,重点补益脾肾,兼治痰瘀,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减少病情反复.以四君子汤和双合汤加减,药用黄芪、茯苓、苍术、白术、陈皮、薏苡仁、怀牛膝、山茱萸、桃仁、红花、当归、白芍、泽兰、山慈菇、威灵仙、葛根等.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者,加炒穿山甲、僵蚕、土鳖虫、全蝎等搜痰通络;有痛风石者,加浙贝母、白芥子、胆南星、皂角刺等加强软坚散结;痛风石破溃者,加黄芪、玄参、当归补气养血,托毒生肌;腰膝酸困、畏寒明显者,加桑寄生、杜仲、续断、淫羊藿、巴戟天等补肾助阳;下肢浮肿明显者,加猪苓、泽泻、大腹皮以利水消肿;合并高血压者,加豨莶草、海桐皮利湿降压;合并高血脂者,加决明子、荷叶、山楂、何首乌调脂化瘀;合并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化石通淋.

痛风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王济华教授诊治痛风经验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痛风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痛风症状的早期表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