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计算教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儿童视角小学低段计算教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计算教学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20

《基于儿童视角小学低段计算教学》:本文是一篇关于计算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小学计算教学新的内容,以使其适应人的发展.教师要重新审视小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计算教学,只有超越对课程标准的狭隘理解,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儿童的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成长规律等方面出发,科学实施计算教学,以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计算教学;儿童视角;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48-0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已成为一线数学教师探讨的重要问题.在计算教学中,减少單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较繁杂的计算,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但计算教学仅仅停留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小学低段计算教学要积极思考其真正对人发生有效影响的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从儿童的视角重新对计算教学加以审视,深化其含义,以适应当前教学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一、对当前小学计算教学现状的反思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受邀,观摩了一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展示的是计算课,其教学内容分别为二年级上册的进位加法和三年级上册的口算乘法.虽然内容不同,但教学过程大致相同,均是从情境中引入新课,在展示中探究多种算法,在练习中再加以巩固.学生参和面广,课堂氛围也较好.课后,笔者随机做了个小检测,结果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计算练习的完成率均不到80%,正确率分别是70%和80%.

为什么看似完美的教学,效果却不够完美?为什么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算得这么不熟练?为什么三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还是这么弱?计算课是否需要情境创设和算法多样化?计算课中如何设置计算的题量才算比较科学?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看似非常活跃,问题意识、表达能力也明显比过去有所增强,自主探究、积极参和的 也很强烈,但实际上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减弱了——学生的计算速度明显减慢,计算正确率大幅度降低.为什么会这样呢?

带着以上疑问,笔者听了大量的计算课,又采访了好几位任课教师,发现当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了以下问题.

1.计算情境过于牵强

很多计算课创设的计算情境过于牵强,有的纯粹只是为了引出算式进行“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中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很多时间,顾此失彼,影响了计算教学的效果.

2.计算方法重量轻质

教师对计算的方法往往只求量的“多”,一旦少了,就会想办法引领.对一道计算题往往花费较多时间找出各种算法,但却对找出的算法并不优化,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理会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3.计算题量偏少

现在的计算课中,学生计算的量偏少.教材本身编写的计算练习题就偏少,教师在上课时也很少补充别的练习.计算教学太重算理,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说“算理”,挤占了大量的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教师没有站在儿童的视角来审视当下的计算教学.由于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心理年龄特点等原因,的确需要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算法多样化旨在改变“计算方法过于单一、技能培养过于侧重”的计算教学现状,但教师不能将算法多样化简单地理解成为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而必须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选择.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规律,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设置适量的练习.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低年级计算教学实施策略

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了让计算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基于儿童的视角,从儿童的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成长规律等方面出发,科学实施计算教学.

1.尊重儿童心理,注意计算情境的合理化

众所周知,学习总是和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但必须注意的是,情境中的问题指向一定要明确,关注点要集中到数学计算上来,以便于快速切入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合理使用情境图,做到情境图为计算服务.

现以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为例进行说明.

生活情境要具有数学味.生活情境必须要和计算内容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且具有“数学味”.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新年快要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一袋礼品,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吗?呵,有铅笔,有橡皮,有三角尺.现在要把9支铅笔分给昨天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大家认为怎么分才公平?”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动手操作,再指名学生说说各自的分法,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分,若用算式应怎样表示,从而引出‘平均分’,引导学生进行除法学习.这样既能将学习的内容巧妙融入生活情境中,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平均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又没有脱离数学课的本位去营造“虚假的繁荣”.这样较好地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他们在“认知冲突”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来进行探究,使生活味和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问题情境要体现趣和实.从数学本身引入,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全心投入数学学习中.

例如,教学“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以先和学生玩一个猜年龄的数字游戏:“只要你按老师的要求做一些简单的运算,老师就能知道你父母的年龄,但你们计算要仔细,不能出错.请将你父亲的年龄乘5,再加10,将得数再乘20,然后加上你母亲的年龄,最后减去360.”一位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080,对此,教师把这个结果加上160得4240,求得该学生的父母亲的年龄分别是42岁、40岁.结果一出,学生纷纷赞叹:“真是好神奇啊!”教师趁机告诉学生:数和数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只要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能算会想,自然就会发觉其中蕴含的奥秘.

计算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科学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和杂志社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绘本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基于儿童视角小学低段计算教学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计算教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计算教学2018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