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学语文论文范文资料 与生命化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运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学语文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23

《生命化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运用》:本论文可用于中学语文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中学语文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内容摘 要:关于生命化教学,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维度进行了自己的阐释,但相关阐述多止于理论层面,具体到实际教学的探讨则有所欠缺.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个文本的解读,阐述笔者对生命化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生命化教学 生命意识 中学语文

生命化教育自诞生之初就一直受到各国家教育界的重视,21世纪初,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在我国流行开来,对其讨论的持续至今.毋庸置疑,教育和生命是密切相连的.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学”也应和生命密切相连.但遗憾的是,对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层面的探讨有很多,但落实到生命化教学的讨论则较少.教学是实践的艺术,生命化教学不能仅仅是在理论术语上的花样翻新.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组织生命化教学?怎样去挖掘文本中的生命内涵?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启示我们:不能仅仅纠缠于一般的概念演绎而有必要结合中学教学实践对生命化教学展开探讨.

一、生命化教学的前提是珍爱生命

一个不珍爱生命的老师是无法运用生命化教学理念的.因为生命化教学的前提便是珍爱生命.这里的“珍爱”既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珍爱别人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命.我国每年大量的青少年自杀的案例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首古诗叫《孔雀东南飞》,里面的男女主人公因为对爱情的执着而双双自杀.一般教师在讲到这篇课文时,总是带领着学生歌颂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还冠以“伟大”的称号.这种爱情固然有其价值,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这是男女主人公对不合理制度的反抗,有其被歌颂的价值.但放在今天这个婚恋自由的时代,专制的家长已经十分少见,对于这首古诗的解读,不能再拘泥于几千年来的传统解读.我认为,教师在讲授这首古诗的时候,在传统理解的基础上应提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问题.如,假如刘兰芝和焦仲卿穿越到了现代社会,你觉得他们的爱情故事会是怎样的?再如:刘兰芝和焦仲卿现在向你求助,你想想办法,看看可不可以让他们既不用殉情又有一个好结局?这种开放型的问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让学生课堂讨论,也可以留做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习作练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封建社会不合理制度对人的压迫,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现代社会的自由,可以让他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纪念刘和珍君》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作于“三一八”惨案后,文章中的刘和珍、杨德群是在惨案中不幸牺牲的两名学生.面对这篇课文,很多老师在讲授时只顾“悼念”“缅怀”“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过于强调其牺牲的伟大而缺乏冷静的思考.高中学生仍处于青少年时期,血气方刚,容易义气用事.一味的强调“宏大话语”甚至把它拔高到生命之上的高度本身就是有一定误导性的,何况是对个方面尚未定型的学生而言.在文章中,鲁迅先生也说“但 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并且在其他几篇文章中,鲁迅先生也表明了他对这种“徒手 ”的态度.“但我恳切的希望:‘ ’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死地》)“ 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是八日那样的惨杀”“但愿这样的 ,从此停止就好”、“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空谈》).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向来是不赞成学生 的.而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定名为“走狗文人”的陈西滢,在惨案后发表的《闲话》一文,也并不像鲁迅先生斥责的那般不堪.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2.83%的中学生有过轻生念头,学生对于生命的轻视已经达到需要我们警醒的程度.我认为,在当下的语境中,陈西滢的观点应当被我们重视.

中学生的价值观仍处于发展之中并没有完全成型,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失恋、考试失败、同学间的矛盾都不是自杀的理由,见义勇为也不可鲁莽行事、不顾自身安危.只有让学生珍惜生命,才会有生命化教学的可能.

二、生命化教学要尊重个体生命意志

“意志”一词在哲学范围内有多种不同的内涵及外延.本文提到的“尊重个体生命意志”不是哲学框架内的“意志”,而是指“尊重个体的发展意愿”,侧重“意志”一词在语文这一学科的解释.“意志”在这里是“意愿”的同义词.生命意愿就是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看法以及在自己的生命中想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理想.

尊重生命不只是指尊重人的自然生命,更重要的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志.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社会的意志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枷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主人公陶渊明就可以作为这一生命化教学理念的“代言人”.虽然官场有名有利,是古代读书人的心之所向,但陶渊明却认为官场是“形役”,“矫厉”了自己的本性,故归园田居,过着“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在做官前坦然的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而在看透官场之后又坦然的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可以用生命化教学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志向,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志向,无论伟大还是渺小,只要是自己的心中的热爱,都可以努力去实现.过去几十年,我们的教育总是要打造“英雄”“模范”“人才”“精英”,却忽略了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快乐幸福的平凡人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只要人人能爱岗敬业,社会自然会和谐稳定,个体也能获得发展、收获幸福.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一个社会的统一标准对他们加以束缚.生命化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松绑”,激发学生自由生长的潜力,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让学生敢于去实现在社会看来并不起眼的理想.

三、生命化教学要引导学生自我超越

这里所说的自我超越是指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包含“了解并相信得和失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都有意义、感知到并坚信得失成败的辨证关系、不惧怕丧失和失败”这三方面内容.2006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虹进行了“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的研究,得出结论: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可以调节激条件下的忧郁情绪、一般健康问题和自尊,证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对于心理健康的某些问题具有调节作用.2007年,许思安、张积家对广州市1142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三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水平差异显著,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得出“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教育可作为缓解高考考试焦虑的重要策略”的结论.由此可见,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对学生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该发挥语文课程的课程优势,利用文本解读以及文本中人物形象、作者形象的分析,给学生传递自我超越生命的理念,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位“高频”作家苏轼便可以作为诠释这个问题的典型人物形象.苏轼文采斐然,被后代文人称作“诗神”“词圣”.其生也逢时,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本应是官运亨通,但却无法逃脱命运的一再捉弄,从京城一路被贬至海南,卒于返京之途.苏轼文辞旷达,给人开阔之感,没有传统文人因被贬而生的哀怨之气.在被贬杭州时,苏轼依然能闲庭信步的吟咏“微风万倾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乌台诗案后,仍能在《初到黄州》中写到“长江饶阔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儋州(今海南),几乎是被置于死地,却仍有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达观和“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的闲情.

而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刘禹锡也是青年学生值得学习的榜样.刘禹锡因参和王叔文的革新变法被贬至郎州,元和九年时被召回,在京郊赏花时写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却因此诗再度遭贬,一贬就是十二年,长寿的刘禹锡在十二年后回到京城,初心不改,依然如故.写下《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为我们展现出坚韧强悍的人格精神.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形象教育学生不要惧怕考试的失败,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不要因为一次或几次的考试失败而放弃学习,不要因失恋的苦闷而轻生,不要因为和父母不和而离家出走.进而教育学生坦然的面对生命中的得失.

语文教材中给予生命化教学的空间很大,文本中的每个人物形象,每个自然意象都可以挖掘出生命化的价值.在解读文本时运用这一理念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J] .心理学报,2006

[3]许思安,张积家. 广州市高三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和考试焦虑、考试元担忧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论文参考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投稿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社

结论:生命化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运用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中学语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学语文必背课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