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资产证券化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资产证券化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7

《资产证券化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关于免费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资产证券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虽然商业银行是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导者,但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资产证券化逐渐脱离出银行体系,并独自发挥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该“信用*”功能反应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功能上的“替代”.但由于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脆弱性,以及所创造流动性工具信用等级的不稳定性等问题,资产证券化还无法完全承担“信用*”功能,这意味着其对商业银行也仅是一种“有限替代”.从发展趋势来看,后危机时代将体现出两者的不断融合,为此我们应理性看待资产证券化创新,从完善创新主体、监管制度及风险防范等方面为资产证券化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替代

中图分类号:F832.2;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5) 06-0035-08

作者简介:李佳,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博士后 (山东 济南25001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使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这场变革促使传统银行业的“发起一持有” (或“零售并持有”)模式逐渐向“发起一分销”(或“创造产品并批发”)模式转变.这种变化虽然没有改变金融业的基本功能,但改变了微观主体的金融行为,并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而促使这种变化的根本驱动力即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自1968年第一只资产支持证券——过手证券(Pass-through)诞生以来,资产证券化逐步成为全球最为领先的创新技术,其不仅代表着全球金融业的演变趋势,更通过金融要素的整合及优化,为发达国家创造了最具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并使金融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美国).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在新兴市场国家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成为满足这些地区商业银行金融功能需求的重要平台.

一、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替代”

自Merton and Bodie①提出“金融功能观”以来,学者们对商业银行功能的研究已非常成熟.关于商业银行功能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支付服务、资源配置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但从“金融服务于

收稿日期:2015-03-2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 BJL034)的阶段性成果.

①Z.Bodie,R.C.,“Menon.Finance”,Preliminary Edition,Prentice Hall,Inc,1998.

实体经济”的角度而言,资源配置(也可以称为信用*)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该功能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搭建桥梁,以促进资金融通,并使商业银行拥有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能力——信用创造.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产证券化逐渐与其主导者——商业银行相脱离,并发挥着与商业银行相类似的“信用*”功能.正是核心功能的趋同,使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不断形成一种“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的本质即资产证券化对“信用*”功能的复制,并且在复制的过程中也使其逐渐具备商业银行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信用创造,这体现出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替代”效应的延伸.

(一)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替代”的本质:一种新型信用*

部分学者将资产证券化纳入影子银行的范畴,其实已经涉及到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替代”问题.作为影子银行的一种,资产证券化是由结构、工具和若干市场主体混合构成的实体,该实体复制了商业银行的功能,包括期限错配和流动性服务等①.虽然学者们的研究已经涉及“替代”问题,但该问题的本质并没有提及.从本质来看,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替代”,其实是通过对“信用*”这种核心功能的复制所形成的替代,因此资产证券化也可以被称为“新型信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可以概括为:商业银行将其拥有的、能够在未来产生流收入的非流动性资产(比如信贷资产)进行打包组合,形成基础资产池,并将其隔离出自身的资产负债表(通过“风险隔离机制”),然后“真实出售”给特设目的机构(SpecialPurpose Vehicle,简称SPV,即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核心机构②).SPV随后将这些资产划分为不同的风险或信用等级,并在投资银行的协助下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出售给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传统业务中,商业银行以负债项(比如存款)进行融资,并通过资产项(比如贷款)实现资金配置,资产证券化也具有类似的负债项和资产项:首先,作为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核心环节,SPV通过在金融市场中发行资产支持票据进行融资,以形成资产证券化的“负债项”.一般而言,为SPV提供资金支持的存款性机构为货币市场基金,这类机构通过发行与商业银行存款相竞争的基金工具获取资金,随后将资金以回购协议的方式(回购协议的标的资产即资产支持票据)投入SPV;其次,在获取资金后,SPV直接从商业银行购买批发性贷款或直接贷款给实体经济部门,以形成证券化的“原材料”或“基础资产”,这其实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项”;最后,SPV以“基础资产”的流为支撑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抵押债务凭证等资产支持证券,并出售给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以上过程就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功能,正是这种功能的发挥导致资产证券化不断对商业银行形成“替代”(两者的区别见表1).

表1 两种信用*“资产项”和“负债项”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虽然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的“信用*”存在区别,比如“负债项”的资产支持票据与银行存款存在本质不同,但在两者功能趋同的同时,融资结构(即负债项的来源)和资金用途(即资产项的配置)也逐渐同质化:一方面,从融资结构看,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①Tucker,P.“Shadow Banking,Financing Marke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Bank of England,Jan.,2010

资产证券化论文参考资料:

资产评估论文选题

无形资产评估论文

资产评估论文题目

资产评估论文

结论:资产证券化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资产证券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资产证券化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