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员工持股论文范文资料 与培育员工持股土壤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员工持股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4-03

《培育员工持股土壤》:这是一篇与员工持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法律和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具体行为选择.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实践,带有明显的政府支持、法制先行色彩.而中国的员工持股计划缺少系统而长远的发展规划,虽有证监会出台的《指导意见》,但相关配套的细则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却迟迟未动,导致员工持股计划的实际作用难以达到其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效果

作为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狭义的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强调的是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而广义层面则基本上是指员工如同股东一样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并在公司决策、经营、监督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将员工作为一个整体,以员工、股东的双重身份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被赋予了“构建股权制衡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使命.而事实上,员工持股计划能否有效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本身的治理模式息息相关,也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引导、支持密不可分.

动力不足:外部治理环境无序

自2014年6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累计约199家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可通过员工持股、定增嵌入、存量增持等形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但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偏短期化、持股数量很难改变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而撼动决策机制、大股东进行借款/提供融资担保使员工与大股东利益一致化,以及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业绩要求的弱化等等原因,加上2014年开始的股市牛市行情预期,员工持股计划更似一种投资股或是员工福利,已偏离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基本使命.

员工持股计划难道失效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相关法律与政策导向的无序.实践证明,法律和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具体行为选择.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实践,带有明显的政府支持、法制先行色彩.而中国的员工持股计划缺少系统而长远的发展规划,虽有证监会出台的《指导意见》,但相关配套的细则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却迟迟未动,导致员工持股计划的实际作用难以达到其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效果.

首先,相关政策使得员工持股计划投资性更重.对比目前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和业绩考核是重要区别.事实上,股权激励计划也是员工持股的一种形式,但其严格的业绩考核要求及其因股份支付费用吃掉公司净利润,使得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自证监会出台《指导意见》以来,199家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超出同期147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35%.当员工集中关注公司股价而非公司业绩时,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心态可想而知.

其次,税收政策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持股计划偏短期化.员工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其份额有1年或3年锁定期.要让员工积极参与计划并长期持有,员工持股计划就必须能够给员工带来更大好处,如此才会凸显其吸引力.税收优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杠杆,成熟市场的员工持股计划一般都有税收优惠的安排,这是其员工持股计划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依托.比如,美国为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及有关各方提供税收优惠.员工可以贷款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在1996年以前,向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贷款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因发放员工持股计划贷款而获得的利息收益的50%可免收联邦所得税;员工持股计划分得的用于归还贷款的股票收入可以减免税收;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职工,在离开公司或退休时得到股票收益时可享受税收优惠.而我国税收方面还无相应明确的优惠政策,能使员工愿意长期持有公司股票.

再次,股东自愿赠与在实施时有着不小的现实难度,这其实也是税收政策问题.2014年8月,大北农(002385.SZ)发布公告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邵根伙将向员工持股计划无偿赠与近一个亿的大北农股票.但在员工持股计划接受赠与这个环节,巨额税收却让员工很是纠结.一方面,接受赠与方就可能有了“偶然所得”或“其他所得”按20%征收所得税;另一方面,由于大股东持股属于限售股,“赠与”后也不能改变限售股性质,将来员工持股计划在卖出这些所赠股票时需按20%的税率缴纳限售股转让所得税.如果大北农大股东自愿赠与因税收实施中止,则这种原本激励作用最强、股份来源最简的员工持股模式,无疑是形同虚设.从国外案例来看,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84年税收改革法》,对员工持股计划给予了相关税收优惠:股本和红利在提取使用前免交个人收入所得税,出售股票收入转入退休基金也免交个人收入所得税.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借此得以快速发展.

此外,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除去锁定期安排,与二级市场股票无异,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没有内部转让机制,这样一来员工股票做不到对岗不对人,过于刚性的股票属性难以保证员工持股长期性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

权利不够:内部治理结构缺失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权利属性,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从一种理论观点落实到具体实践,并获得持续运行的保障,最终上升为法律上的权利是必然路径.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范围,应分为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决策权、分配权等几个方面.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相应地可概括为四种方式.

信息参与.所谓信息参与是指员工通过信息流通互动的方式来实现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与员工的知情权和建议权相关.员工有权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经济状况以及发展投资情况等,公司应当提供相应便利条件.员工可以把自己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有关看法和建议,反馈给经营管理者,公司应当建立相应通道.

经营参与.所谓经营参与是指员工选出代表,直接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之中,行使决策权并从事有关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决策活动.对于实行单层二元制公司治理模式的中国上市公司,公司经营管理机关只有董事会.因此,员工的经营参与路径是选出代表进入董事会,形成职工董事的制度安排.

监督参与.所谓监督参与是指员工选出代表参与到公司的监督机关,通过行使监督权来实现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员工参与监督的路径是选出代表出任职工监事,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使监督权.

员工持股论文参考资料:

员工流失开题报告

员工培训论文

关于员工培训的论文

结论:培育员工持股土壤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员工持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员工股权激励方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