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股东大会论文范文资料 与日本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借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股东大会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2

《日本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借鉴》:本论文为您写股东大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内容摘 要:股东大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日本股东大会“空壳化”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空壳化”的日本股东大会正在成为“开放活跃型”的股东大会.研究日本股东大会监督职能、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日本完善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背景及动向,将对我国加强和完善股东大会监督机制有所裨益.

关键词:股东大会;空壳化;特殊股东;强化动向

自拉波特等学者将公司治理的研究视野转向法律制度以来,学术界开始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问题予以关注.大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监督机制之外的手段向经营者传达意愿,而对于中小股东来说,股东大会则是对经营者最终和最有利的监督机制.

一、日本股东大会监督与运行机制

(一)日本股东大会的监督职能

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定期或临时召集股东以决定公司基本事项的必要机构,是股东们行使其合法权利的基础,是由全体股东组成的公司最高决议机构(第230条10款至第253条).根据目前日本商法规定,股东大会具体的监督职能可概括如下:章程变更、合并、交换、转移股权、剥离公司、让渡营业、解散公司等企业变动相关事项;董事、监事、会计监察人员的遴选、解聘;利润分配决定权(对于设置委员会制度的公司而言,只有审阅利润分配报告权而不再有决定权);董事、监事的薪酬决定权(对于设置委员会制度公司而言,该权力让渡给了薪酬委员会).如果股东大会能反映大多数股东的意愿,股东提案权、董事、监事的说明责任均清晰明了,那么这样的股东大会就是充实且活跃的,否则即被视为“空壳化”.

(二)日本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

股东大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监督机制的初始环节.股东大会作为委托人选任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监督董事会.股东大会将经营业务的权限与责任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再把权限和责任委托给经营者,董事会负责监督、执行业务和经营决策.董事会选举董事代表,每个公司中,包括董事长在内2~4个董事被授予代表公司的特殊权利,他们就是董事代表,由董事代表任命业务董事,业务董事再雇佣执行经理,董事、业务董事和执行经理统称为经营者.经营者有向董事会履行说明责任的义务,董事会和监事会有向股东大会履行说明责任的义务.股东大会通过行使决议权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

二、日本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缺陷与原因分析

(一)日本股东大会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

日本股东大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空壳化”的,其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表现为如下方面:

1.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日本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之前常常召开模拟大会,预先设计好问题,并且做好答案.此外,在开会前收回委托书(或者是行使表决权的文件),预先确保表决所必需的法定人数.在正式股东大会上,没有股东提出质询,对股东大会议长的发言几乎是随声附和:“没有异议”,对股东大会议案几乎都投赞成票,热烈鼓掌一致通过,故股东大会也常被戏称为“鼓掌大会”.

2.股东大会开会时间集中且短暂

尽管日本公司法规定,所有股东均有权对公司经营提出质询,表达不同意见,直至改变公司决定.但是,日本很多公司在特定日期召开股东大会,如1996年占94%的公司(1757家)在6月27日集中开会,实际出席会议的不足总股东的1%(三户等,2006).其原因在于有的股东常常持有多家公司股份,难以逐一出席股东大会,有的股东认为出席决议也不可能有什么影响,索性缺席或者向公司提交委托书.即使出席会议有的股东也很少发言,一般会议时间很短,最长不过半天,最短仅数分钟.根据日本厅1980年对335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会议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的占76.2%.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股东大会常常未对议案进行实质性审议就表决通过,根本无法起到作为战略性决策机构的作用.

(二)日本股东大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多数中小股东只关注股价上涨和派发股利,而对企业经营状况本身并不感兴趣.可以说很多中小股东自动放弃了参与公司经营的权限,使股东大会决议事项轻而易举地得以通过.因而,股东大会虚设问题成为一般国家共存的通病.日本股东大会虚设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

1.过于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针对战前日本大股东专横跋扈和胡作非为的情形,日本由过去重视股东利益转为重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治理理念.但是,却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即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营者自解散财阀时开始,就把排挤股东作用当作首要任务.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过度重视为日后股东大会的“空壳化”和“特殊股东”的恣意妄为埋下了隐患.

2.“经理会”越俎代庖架空了股东大会

对于一般相互持股的A和B两个公司来说,如果A公司董事长在B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提案投反对票的话,则B公司董事长也会在A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这样,相互持股公司就会失去相互信任,双方董事长不得不辞职.所以,相互持股公司一般都相互投赞成票.对于相互持股的6大企业集团来说,股东大会均由稳定股东所操纵,其组织形式为“经理会”.“经理会”对公司高级职员任免、制定经营发展战略、筹集发展资金、成立新公司、改组与合并企业等重大事项拥有最终发言权.可见,“经理会”作为一种非正式协调机构替代了股东大会,使股东大会仅仅是一种例行的法定程序而已.

3.“特殊股东”严重干扰了股东大会

考察日本股东大会不能不提及“特殊股东”.“特殊股东”的日文是“总会屋”,是指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票,并拥有提案权的特殊股东,他们专门在股东大会进行捣乱,或者从公司方面领金以阻止股东正常发言.为敲诈目的而在股东大会上进行干扰的称“在野特殊股东”,受雇于公司,为企业利益而对股东大会进行操纵的称“执政特殊股东”.美国和欧洲的股东大会也存在类似于“在野特殊股东”的现象.但是,没有像日本这样将破坏股东大会作为职业的“特殊股东”.其原因在于欧美企业决不给敲诈者送钱.日本企业相互持股对社长的监督、牵制很小,只有在股东大会上,社长才会接受尖锐提问,特别是业绩恶化的时候,接受严厉的责问.有的“特殊股东”自恃所掌握的公司丑闻对公司进行威胁.经营者为顺利召开股东大会,不得不采取向“特殊股东”提供金钱、物品等姑息手段.另外,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有意压低股票分红.于是,企业在股东中收买一些人,让他们在股东大会上压制大部分希望多分红的股东,由此出现了“执政特殊股东”.

1975~1981年,日本有5200~6300个“特殊股东”,他们中很多人是暴力集团的成员,1981年企业向“特殊股东”提供的利润竟然高达1000亿日元(平田,1983).“特殊股东”的存在严重地干扰了日本股东大会.使一般股东的发言受到压制,导致一般中小股东对股东大会失去兴趣.因此,日本股东大会很难起到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牵制作用.

三、日本完善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背景及动向

(一)日本完善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背景

日本企业股东大会的“空壳化”受到越来越大的谴责,近年来,要求强化股东大会监督机制

股东大会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日本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借鉴为适合股东大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股东大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