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佛教论文范文资料 与佛教在中国传播经验和特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佛教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7

《佛教在中国传播经验和特色》:此文是一篇佛教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佛教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汉族地区.从此,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中国佛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特色,有了像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佛教宗派,在明清时期,并成为最主要的佛门修持.这个现象,揭示了中国佛教的两大思想基础——般若和净土.

般若三昧的奠基

《四十二章经》据说在佛教传入中原之际就被译出,但佛典的系统翻译是在东汉末年.148年抵达洛阳的安世高,最先翻译小乘佛典,介绍基本的禅法和名相.大概比安世高晚20年的支谶,开始翻译大乘佛典.在他的译著目录里,有两部重要的典籍:《道行般若经》《般舟三味经》,奠定了此後中国大乘佛教的思想基础.

《道行般若经》是现存最早的汉译般若经,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十月译出.“般若”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智慧”.这是一种用于反思现实的哲学智慧,属于“达如之慧”,也就是认识事物真相的智慧.“如”指真相,而佛教所谓的“真相”则是指“空相”,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本性是空.万事万物都以“性空”的方式存在,这既是“如”,也是“空”.因此,如、真相、空,在佛教里是指同样的内容.般若,既可“达如”,亦可“观空”,是能洞见“性空”之理的智慧.支谶翻译《道行般若经》,努力以中国人原有的道家术语去揭示这种印度的否定性哲学智慧,譬如以“本无”翻译“真如”.真如性空,犹如道体虚无.这种以道家接引佛家思想的做法,在早期的汉译佛典里十分常见.到了东晋,这种译法还被引申为佛典的诠释方法,即所谓“格义”:以老庄、周易的概念解读佛典.

《道行般若经》译出之後,陆续还有多个异译本,东晋末年鸠摩罗什将之改称《小品经》.两晋时期,般若经典已经悄然流行.除了《小品经》,还有《大品经》的异译本,像西晋时期译出的《放光经》《光赞经》,当时在社会上备受推崇.史料里说,《放光经》译出後,“中山王及众僧城南四十里幢幡迎经”.当时的佛教界,还喜欢注释般若经,并对不同的异译本以“会译”“合本”的方式深入研究,也就是对不同的译本详加校勘,比对译文的出入之处.这种做法,在三国初已经出现,到东晋时渐成风气.在无法研读梵文或西域佛典的情况下,“格义”“会译”是当时中国人求索佛法思想的主要途径.

这些经典在当时的流传,和魏晋时期的学术风气相互激荡,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汤用彤先生说,汉灵帝末年出现《牟子理惑论》,曹魏时期王弼、何晏倡导“正始玄风”,期间不过五十余年,而“中华学术发生一大变化”.吕澂先生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里甚至还说,王、何的玄学受般若的影响,并非不可能.汉代烦琐的章句之学,到了正始年间,陡然变成王弼的“得象在忘言”“得意在忘象”.这种变化,吕先生说,很有可能是受了般若“无相”思想的启发.在“言意”关系问题上,《般若经》强调语言文字不过是方便,一方面说般若智慧、事物真相无法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又说“不废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这种表述和庄子讲“得意而忘言”表面上很相似,但《般若经》通过语言表现的“意”是一个本无的“空相”.汉译的般若经文明确说“本无无本”,也就是说,“空相”也不过是假名,并无实指.就在这样的似是而非之间,《般若经》受到中国士大夫的激赏,魏晋的名士们常以佛学为谈资,悠游于名流的名僧们又有玄学的修养,佛教的玄学化、玄学的佛教化,成了魏晋时期中国思想的典型特征.

尽管当时的佛教界对于如何理解“性空”“真如”有很多分歧,东晋时期还有“六家七宗”,各有主张,但鸠摩罗什抵达长安以後,系统译介龙树的中观思想,中国人开始能准确理解外来的般若思想.以僧肇的《肇论》为标志,中国佛教从此以般若中观思想为基础.进入南北朝时期,印度的各种佛典被大量译成汉语,内容上除了般若类、中观类,还包括小乘毗昙学、大乘唯识学和佛性、如来藏等.这一时期的外来僧人,像真谛等高僧对自己的佛学传承当然十分熟悉,但当时的中国僧人仍主要以般若中观思想解读其他的佛典.以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为例,他的思想就是“归命龙树”,以般若中观去调和三论师、成论师、地论师、摄论师的佛学.

佛教宗派出现以後,“般若乃诸佛之母”的说法深得人心,中国古代僧人不管是推崇《法华经》还是《华严经》,《般若经》始终是他们的佛学基础.宋代以来影响最大的禅宗,同样也把“般若三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六祖慧能在《坛经》里大谈“般若波罗蜜”,主张“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味”.

念佛三昧的流行

支谶译的《般舟三味经》,实际上是一部倡导念佛的经典.东汉末年译出的这部佛典,成了中国净土教的嚆矢.从三国到东晋,一大批净土经典被译出,像吴支谦、西晋竺法护等译的《大阿弥陀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晋宋之际鸠摩罗什、宝云等译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十住毗婆沙论》等.这些经典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净土信仰,据说西晋时的阙公则往生弥陀净土,此乃中国佛教史上净土信仰的第一人.

中国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居住在兜率天宫,是一尊未来佛,同时也是精通义理的佛学大师,因此,东晋高僧道安曾在弥勒像前发愿往生兜率天宫,欲在禅定境界里亲见弥勒佛.弥勒信仰此後有增无减,尤其是到唐朝武则天时期,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凡在敦煌莫高窟看到高大雄伟的弥勒造像,便可想象历史上这种信仰之热烈.慧远是道安的高足,他在庐山东林寺白莲结社,希望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402年,一百多位佛教徒跟随慧远,在阿弥陀佛像前发愿往生.此事後被佛教史家不断放大,成了中国净土宗诞生的标志,慧远也成了净土宗的初祖.他的净土信仰,是以《般舟三昧经》为主,代表了净土宗的主流,得到後代高僧的继承和发展.

“般舟”是梵文的英译,意为“现前佛立”,这是一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的三昧.鸠摩罗什把“般舟三味”当做亲身见佛的方便法门,如果不能开天眼、得神通,那么行般舟三味是亲见他方诸佛的有效办法.智者大师把“般舟三味”称为“常行三味”或“佛立三昧”,他说修行者“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味”.在诸佛中,又以阿弥陀佛为主,“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在宝地宝池、宝树、宝堂众菩萨 坐说经,三月常念佛”.这种禅法,实际上是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的结合,口称佛名,意观佛体.单独宣扬口诵佛号的念佛法门,是在唐代净土宗广为流行以後.

唐代净土教的集大成者善导,依据《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佛典,编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劝修“般舟三昧”.照他的说法,修持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

佛教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佛教在中国传播经验和特色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佛教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108句佛教经典禅语名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