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耦合论文范文资料 与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多源流分析匹配、耦合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耦合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30

《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多源流分析匹配、耦合和》:该文是关于耦合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 以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2017年国务院 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制定过程得出,问题源流包括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对制度政策环境的诉求;政策源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专家学者的成果中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和各地方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的经验;政治源流包括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提议、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党领袖的认识和行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之窗.研究认为,政府应继续承担起制度创新的主要责任,在后续政策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做到有序推进,同时还应重视政策企业家对政策方案的“软化”作用.

关键词 产教融合;多源流理论;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4-0006-08

2017年12月,国务院 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务院出台的有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综合性文件.这表明,产教融合的深化已经由单纯的教育问题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多年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始终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新的历史时期,将产教融合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大局中进行统筹设计,并上升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审视公共政策对产教整合问题的回应,分析推动“产教融合”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力量.

一、多源流理论框架

约翰·W·金登(John.W.Kingdon)的多源流框架(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被认为“为1984年以后所有关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学术研究成就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该理论框架是在对政策议程的“黑箱”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解读公共政策的出台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时,对于理解公共政策的发展变革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多源流理论认为,一项提案被提上议程是由于在特定时刻汇合在一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其中的一种或另一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这种共同作用是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者的连接和交汇.问题源流是需要政府解决的具体问题,焦点事件、系统性的指标、对现有项目运行的反馈等都有可能引起政府对某一个问题的关注;政策源流包括专家提出政策方案和政策主张的过程;政治源流包括国民情绪、公众舆论、权力分配格局、利益集团实力对比等因素,这些因素反映着政治形势和政治背景等方面的状况.这三条源流之间彼此独立,他们的发生、发展和运行不依赖于其他源流.但在某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三大源流耦合到了一起,问题就会被提上政策议程,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就是所谓的“政策之窗”.“政策之窗”的开启时间非常短暂,稍纵即逝,需要“政策企业家”在政策之窗打开之时成功地将彼此独立流淌的三大源流结合起来,并抓住机会对政策制定系统进行软化.增加该问题上升到政策议程的概率.金登所描述的“多源流模型”是当代公共政策过程分析中应用广泛的理论工具[2].三条源流的交汇、耦合是特定问题、政策方案和政治形势之间的融合,其交汇的原因在于政策之窗的打开,这为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或政策变迁提供了机会,见图1.

二、产教融合的多源流分析

(一)问题源流

问题源流是人们在政策活动中对客观存在的、已经被觉察到的社会公共问题进行辨认和理解的过程.社会公共问题不会天然地成为政策议题,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之前要经历一个“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的过程.重要指标、重大突发事件或现有政策的反馈等有助于对问题的界定.当人们对现实存在的状况产生不满,并认为应该采取行动改变现状时,问题就产生了.当问题的影响波及到当事人以外的不直接相关群体时,问题就转化为公共问题.决策者觉察到某一社会公共问题并认为应该通过政策予以解决时,这个问题就成为政策问题,提上政策议程.

1.产教融合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信息化革命带来了新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智能制造、“互联网+”、 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赋予“产业”以新的内涵,正在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各国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引擎,也是构建新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的“原创产业”、德国的“智能制造”、以色列的“创新创业”等产业发展模式体现出各国的新经济举措对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重视.而其背后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始终是人力资源提升的重要支撑.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组织方式和企业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和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的重新聚合和高效配置,使得产教融合成为推动人力资本和国家战略目标、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高度契合的有效途径.因此,新时期深化产教融合需要由“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拓展为整个教育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由传统意义上教育领域和产业的结合上升为综合性社会发展策略.

2.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迫切任务

新时期经济发展以全要素效率提升为基础和前提,这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供給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效能.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要求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内容、层次、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其更新迭代的周期缩短,这使得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凸显,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关调研显示,中国劳动力供给存在显著的人才层次矛盾,低学历未技能智能化,高学历却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应用需要[3].人才梯度匹配和地域性缺口交织在一起,所表现出的人才结构、质量、水平的供给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形成倒逼之势.在全面完成工业化之前,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都以技能型劳动力为主,必须采取综合应对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源储备培养目标,同时消除各种制度障碍,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进而促进劳动力资源储备的优化配置[4].教育和产业的契合是实现人力资本精准匹配的最有效途径.深化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人才供应链不断优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构建创新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促进和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迫切任务和核心工作.

耦合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多源流分析匹配、耦合和为关于耦合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耦合方式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