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高校传承实证论文范文资料 与大别山区红色基因在高校传承实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校传承实证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5

《大别山区红色基因在高校传承实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高校传承实证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大别山区 红色基因 高校 传承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微时代下我校大学生经典学习及引导研究”(2017-DXSZD-001) 主持人:高揽月.

作者简介:高揽月、李红顺,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322

*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兰州军区某部队时首次提出红色基因一词,继此之后,习总书记在考察活动、会议时多次提及.大别山区是红色基因发源地之一,为了解豫南某高校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情况,笔者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次调查研究采取网络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2份,有效樣本为164份,有效率为95.3%.并在此调研基础之上撰写本文,以切实推动红色基因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传承.

一、大别山区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的制约因素

对“红色基因”内涵认知不清晰.认知清晰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先决条件,在是否了解红色基因概念调查中,对其“很有研究”占4.27%,对其具体内涵“一般了解”占64.02%,更有31.71%同学对红色基因内涵的认知度还停留在空白阶段.从以上调查中看出,该校大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着内涵理解的不确定性,对红色基因深层内涵的认知清晰度仍需加强.

对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了解不充分.文化认知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外在前提,承载历史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现红色基因实质,在调查对大别山区红色资源了解程度中,让被调查者写出几个所知道的豫南地区红色景点.调查结果显示:答案完全正确占比44.79%、有错误占比35.53%、回答不知道占比19.68%.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关注度实则甚少.

对大别山区红色基因认知缺乏积极主动性.主动认知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内在基础,在对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感兴趣程度调查中,除“非常感兴趣”这一选项,其余选项总和高达65.24%都不同程度夹杂有消极被动的色彩.由此表现出高校学生对红色革命历史不够关注,对红色历史载体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不够重视,忽视红色基因对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二、制约大别山区红色基因传承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主动性不足

第一,社会大背景影响认知渠道.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在和平的九十年代,距离革命战争、民族解放的年代相差甚远.他们对红色基因的了解和认识,主要通过新闻、影视、课本等现代信息渠道及少数的红色旅游获得.

第二,成长环境缺乏认知体验性.现代生活条件普遍提高,父母亲人对于孩子的呵护宠爱,使学生对当时恶劣艰苦的生活环境难以达到感同身受的体验,对于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了解认知不正确、不深入、不主动也是再所难免.

第三,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传承认同感.当代大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就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之中,生活环境较为纯粹,未完全进入社会,缺乏社会实践的经历,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艰辛难以感受,对国家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未完全理解和认同,因此难以认识到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高校红色基因教育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影响传承积极性

在培养方式上,大部分高校教学依然以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为主,缺乏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性,教学场地也大都设计在教室等室内场所,缺乏带领学生走出去的实地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该校地处大别山腹地,在红色教育中,缺乏利用该地区特有的大别山精神对学生进行专门化的课程开设和主题教育.少有立足于地域特色,多侧重于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文化泛泛而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遥不可及的距离感,难以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形式上,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现代学生接受知识大多从具有碎片性、共享性、即时性特点的网络媒介中获取,而某些高校还未完全利用起网络带来的便利开展教学.

在对该校学生有关你所喜欢的红色文化学习方式调查时,结果显示:喜欢通过“影视作品学习”的方式远远超出“课堂老师传授讲解”,可见,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在红色基因内在思想认知方面的获得感.

表1:你所喜欢的红色文化学习方式

(三)认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动摇传承坚定性

第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西方国家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生信仰等不同的思想文化进入大众视野.大学生作为行走在时代最前端的集体,在多元的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大学生所接受的文化和形成的思想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动摇.

第二,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近些年来,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快速崛起,促使认知环境纷繁复杂.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信息真假不一,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学会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大学生因其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单纯,极易受到各种互联网信息的影响.

第三,学生对红色基因态度不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中国的党史和革命传统的系统了解,对红色基因的认知态度肯否不定,认为红色基因有积极作用者肯定存在,但是不乏有同学认为红色基因只是空架子,对其持否定消极态度.这就造成对红色基因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高,更有甚者怀疑红色基因传承是否具有意义、价值.这些都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提高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的认知深度和广度,真正从内心认同并积极传承红色基因.

三、优化红色基因在高校传承的对策分析

(一)发挥地区优势,设立大别山地区红色基因专题课程

利用好课堂教育主阵地.大别山红色基因是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历来是豫南地区以及整个大别山地区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当是该区学子立足地域特色积极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使红色基因教育更好融入高校课堂,可从以下方面推动红色基因在课堂中的宣传:

高校传承实证论文参考资料:

高校招生杂志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高校辅导员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结论:大别山区红色基因在高校传承实证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校传承实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校传承基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