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创造性思维论文范文资料 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的神经基础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创造性思维范文 科目:论文参考文献 2024-02-03

《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的神经基础》:关于免费创造性思维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创造性思维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华莱士(Wallas)四阶段论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研究的重要模型,该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相关神经机制研究表明,准备期主要包括题目呈现前大脑状态和静息状态的研究,内侧额叶/ACC及颞叶构成准备期网络:酝酿期主要包括酝酿期提示、延迟顿悟以及心智游移的相关研究,这一阶段涉及左右脑的共同参与,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等脑区在酝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有顿悟研究反映明朗期和验证期神经活动,前额叶、扣带回、颞上回、海马、楔叶、楔前叶、舌回、小脑等在内的脑区构成其神经基础,其中,扣带回、前额叶在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中均有参与,颞上回是负责远距离联想的关键脑区,海马参与定势打破与新颖联系形成,外侧额叶是定势转移的关键脑区,楔前叶、左侧额下/额中回、舌回在原型激活中起关键作用,左外侧前额叶参与对答案细节性的验证加工.未来研究可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手段三方面加以改进,以对创造性思维过程作更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神经基础;酝酿;顿悟

分类号:B842;B845

1.引言

创造力(creativity)又称创造性,众多研究者对创造力的定义中包含两个最典型特征—“新颖性”(originality)和“实用性”(usefulness),即个体产生新颖奇特且有价值的观点或产品的能力(sternberg&Lubart,1999).1950年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协会就职演讲的报告中指出,创造力的研究极其重要,但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并呼吁研究者对创造力加以重视,从此这一领域开始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是创造性的具体表现,是个体高级认知活动.吉尔福特所倡导的创造力研究更倾向将创造性归于一种能力,而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将人脑比喻成计算机,创造性思维则可看作产生“输出”(创造性思维产品)的运行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也成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进一步的,创造性活动作为高级认知过程,有模式可循吗?也即,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规律性?不同研究者创造性过程模型的提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创造性思维认知过程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是华莱士(Wallas,1926)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论(four steps forcreative production).该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准备期(preparation)、酝酿期(incubation)、明朗期(illumination)、验证期(verification)四个阶段.华莱士提出酝酿期的概念,首次将无意识引入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为酝酿期个体不再有意识的思考问题而是潜意识过程(Ritter,Van Baaren,&Diiksterhuis,2012).这一潜意识思维相对于显意识思维而言,更擅长信息整合和联结,具有发散性和联系性,从而有利于产生更多原创性的新颖想法(Dijksterhuis&Nordgren,2006).四阶段理论强调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综合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华莱士之后有众多研究者对创造性过程阶段进行重新定义,但大多是基于四阶段模型这一经典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如Parnes,1962;Amabile,1988等).

四阶段模型在得到众多理论支持的同时,也有研究者对其提出质疑,较有力的观点来自吉尔福特(Guilford,1950),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华莱士四阶段论对创造性过程的分析较为表面化(superficial),没有涉及其过程中包含的具体心理操作,并提出要探讨创造性,首先要研究所包含的子过程(subprocesses).对创造性所包含的子过程进行探讨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Finke,Ward和Smith(1992)提出的生成探索模型(GeneploreModel).但这一理论分歧的实质是对创造性过程从两个不同层面的探讨,两者并不矛盾.以生成探索模型为例,该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生成过程(Generative process)和探索过程(Explorationprocess),强调对心理表征的提炼和重建.其与四阶段论实际存在相通之处,生成探索模型的生成过程建构最初的心理表征相当于准备期,探索阶段的提炼和反复修改过程相当于酝酿期和明朗期,而四阶段模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更完整细致的划分.同时,这一理论不足之处也提示,从经典的创造性阶段论模型出发,对各阶段涉及的具体心理过程及机制作系统探讨十分必要.综上所述,对创造性四阶段及其神经活动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高度发展,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技术(如EEG、ERP)及高空间分辨率神经影像技术(如fMRI)被广泛使用,研究者得以采用更直观精细的手段考察其脑机制,从而在此基础上阐明创造力的本质.在现有创造性神经基础研究中,刘春雷、王敏和张庆林(2009)从顿悟、发散性思维、远距离联想、言语创造性和图画创造性等方面阐明创造性思维脑机制,另有研究者(沈汪兵,刘昌,陈晶晶,2010)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个层面对创造力的脑神经基础进行探讨.但截至目前,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神经基础尚不明确.本文沿华莱士创造力四阶段的理论框架进行文献梳理,对与四阶段相关的研究加以总结,并对未来的创造性思维研究进行展望.

已有研究采用不同实验范式从不同角度系统的探索了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下文将分别从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四个心理阶段来展开.

2.准备期的神经活动基础

创造性活动准备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对信息的搜集,对创造性问题本身进行细致分析,初步尝试进行问题解决,是有意识的努力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顿悟或创造性问题解决而言,个体可能陷入困境,形成思维僵局,即问题解决者感觉(至少是当前可见的)所有可能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办法均已尝试过但仍不知如何成功解题的心理状态(沈汪兵,刘昌,袁媛,张小将,罗劲,2013).通过文献梳理,现有准备期神经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对题目呈现之前大脑活动及静息状态的考察.

创造性思维论文参考资料:

思维和智慧杂志

大学生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结论: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的神经基础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创造性思维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创造性思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