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机电一体化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2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这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是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构成的人才动态培养体系.每个层次所对应的技术技能内涵要求不同,也具有动态性.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对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问题进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教育 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题: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项目《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课程和教学衔接的研究和实践》(编号:16YB039)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中高职职业教育都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之路,在办学模式上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使中高职教育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人才培养方面分析,中高职有非常高的相同性,定位无差异,当前的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需要.要建立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体系,课程衔接是核心内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一、现存的问题

1.教师思想认识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点是什么?企业相关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部分教师在此类问题上认识不清,有些教师依旧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在黑板上教学生专业技能,用嘴描述企业设备,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有些教师在制定高职专业课程标准时,不能照顾普高学生和中职学生的差异和其现有学习基础,也未考虑到中高职衔接的问题,脱离学校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

2.文化课衔接薄弱

目前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文化课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导向进行建设的,通常会参考高中段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但随着中职学生逐渐成为高职学院的主要生源,这一现行课程体系显然是不符合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现状和生源质量的.在高职院校开设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难易程度未能照顾到中职学生学情.通过大一阶段的学习,中职入学的学生必然被动学习,其心理层面受到选拔性评价的打击,学习意愿和学习情绪低落,后续的专业课恐难以为继.

3.专业课衔接内容重复

以笔者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机床电控课程为例,在中职阶段,该课程名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中职学生通常已经学习过该课程的低压断路器及其安装、检测和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安装、检测和维修,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安装、检测和维修等内容.在高职阶段,通常在二年级设置机床电控课程,相同的课程内容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都有重复,在专业技能训练上也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在这一问题上,学生认为学过了,很简单,不认真听讲;教师认为学生似懂非懂,理解不深入透彻,不服从教学安排,容易引发教学秩序混乱.

4.专业课设置和岗位需求脱轨

纵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阶段,专业课设置是否真正符合企业相应岗位的需求呢?中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课乃至人才培养方案时有没有进行企业调研,教师是否进入企业顶岗,是否熟悉企业岗位需求?是否请企业人员共同参和进来?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高职学生的定位是否和企业岗位衔接?这些都是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二、问题的原因

1.职业教育人才观错误

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一般认为上职业学校就是“失败”的.职业学校的确也招收了大量中考、高考中失利的考生.从学校层面分析,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都存在招生困难的窘境,中职学校需要让其招收的学生有升学的途径,就必须提高其对口单招升学率,扩大知名度;高职学院也在搞“专转本”“专升本”等,在编制课程标准时,忽视了“实践为主、理论够用”这一原则,把人才培养的途径变得单一化.因此无论中职学校还是高职学院,很大程度上都重理论而轻实践,闭门造车、教室里讲技能.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没有走出传统人才观的误区.

2.学情不清

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他们在理论和技能上是存在差异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课基础较强,但专业知识起点为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触专业知识早,但文化课基础差.他们在现有知识及获得知识的元认知的心理机制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未考虑到学情现状,统一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设置,无形中阻碍了中职入学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v)认为“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无论中职或是高职教师都应当考虑到上述差异性,采取量身*的教學策略使受教育者习得有关经验.

3.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带实验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应当具备“双师”素质,既能讲理论知识,又能搞技能实操,他们的专业水准应当很高.可以看到,不少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参加过全国性的技能大赛,具有很高的技能水平.这一类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高职院校是否具备更高层次的教学服务,是让他们继续在职业教育路上走向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因素.中职学校也应当考虑他们的定位是什么,中职学校教师应当和高职院校教师相互沟通,共同设置中高职阶段相衔接的相对独立又兼具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

4.企业不参和

德国“双元制”是大家熟悉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所谓“双元”就是必须通过职业学校教育和企业职业场所教育两个环节.德国企业为何能够接纳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为之提供职业培训呢?原因就在于通过企业的顶岗培训,职业院校学生一旦毕业无需再次入职培训,熟悉企业操作规范和流程,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此外,德国政府层面也为双元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参和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全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虽也有部分企业和中高职院校搞了“校企合作”,但大多只是挂牌,没有进行深层次合作,中高职院校教师没有深入企业顶岗,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技术,何谈专业课程设置和企业岗位挂钩?又何谈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衔接符合岗位需求呢?

机电一体化论文参考资料:

大专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

机电一体化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

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论文

结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吃香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