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摆渡论文范文资料 与义务摆渡130年四代人船篙撑起深山传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摆渡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14

《义务摆渡130年四代人船篙撑起深山传奇》:本文是一篇关于摆渡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义务渡报恩情一诺百年不言悔

2008年8月底的一天,39岁的万芳权行色匆匆地从武汉赶回了家乡——湖北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雨后的大沙河静静流淌着,两岸山峦满目苍翠,云雾缭绕.青山碧水之间,一条小船驶离河对岸那个古老的渡口,向风尘仆仆的万芳权划来.面对风景如画的故乡,阔别一年的万芳权却无心欣赏,看到划船来接自己的妻子,他急切地问:“咱爸现在怎么样了?”“昨天刚出院,医生说还得在家卧床3个月.”妻子面带焦虑地回答.

万芳权的父亲名叫万其珍,时年69岁的老党员.为方便乡亲和游客渡过水深50多米的大沙河,他已在这个渡口撑船10多年,却从不向大家收取一分钱.因老人义渡时不慎摔伤了手脚,这才将外出打工的大儿子招回,希望他能替自己撑两个月的船篙.

走进离渡口不远的家中,看到瘦弱的父亲卧病在床,万芳权既心疼又生气.在此之前,他和妻子已经多次劝说老人,不让他再到渡口当义务艄公,毕竟大沙河宽200米,摆渡一趟要10多分钟,一天下来至少来回60多趟.别说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就算换成身强体壮的小伙子也绝非易事.可老父亲总说他的身子骨还挺硬朗,这下可好,最终还是出事了!

询问过老人的身体状况后,万芳权忍不住再次劝说道:“爸,咱家已经免费撑了上百年船,光您一个人就没日没夜地干了13年.这次身体康复后,可别再去摆渡了,全村1000多人呢,轮也早该轮到别家撑几年了吧!”不料,这话却激怒了病床上的万其珍老人,一向和蔼的他,当即对儿子怒目而视:“我告诉你,我病倒了你去撑,或者给我雇个人去撑,渡船一天也不能停!是万家人,你就要遵守祖上的承诺!”儿子听了,气得转身离去等

这个家族诺言源于清朝光绪年间.1877年,为逃兵役和水灾,万其珍的爷爷万作柱,从江汉平原的监利县举家逃难到大沙河村.作为外乡人,当地山民不仅没有排斥他,还为万家提供诸多帮助.凭着众人的接济,万作柱得以在地处鄂西深山的大沙河畔开荒拓土,安家落户.

由于大沙河村被一条大河一隔为二,不少人家住河这边,耕地和亲戚们却在对岸,每天只得绕行很远的旱路到对面劳作,或走亲访友.后来,有人自制了木筏,但时常翻船落水.来自水乡的万家爷爷目睹此景,决定用义渡的方式,来报答乡亲们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他和家人商议后,卖掉家里的几头肥猪,建造了一只能载10人的木船,并向乡亲们承诺,今后万家将义务摆渡,分文不取.从那以后,万家人站立船头撑篙行船的影子,就深深印在了大沙河的一湾碧水中.

1925年,年迈的万作柱病逝前将儿孙叫到床前,告诫道:“义渡是我们家答应乡亲的,你们要继续.”此后,长子万术材接过磨得发亮的篙杆,继续默默摆渡乡亲们.再后来,万术材因病“退役”,又将篙杆交给了小弟万术荣.

由于村民们过河频繁,摆渡者不能长时间离开渡口,艄公万术荣干脆睡在岸边的岩洞里,搞个铁钵钵,烧火煮饭吃.“山洞里又黑又潮,谁愿意住?那些年他的日子过得苦啊.”一位老村民满怀感动地回忆说:“无论白天黑夜,术荣随叫随到.有时候他一口饭刚扒在嘴里,有人过河,他放下碗就往渡口跑,从没怨言.”

后来,因感念万家的好,大沙河村的乡亲们聚到一起合计,决定在渡口旁分出一块近6亩的田地,交给万家人就近耕种,也算是对这一家人的补偿.

1995年,73岁的万术荣倒在了渡口上.临终前,他叫来了53岁的侄子万其珍,将义渡的任务郑重托付给他.而此时,万家已经在此接力义渡了近 120年!“义渡是我们家答应乡亲的,你要接下去!”18年后的今天,万其珍仍一字不差地记着叔叔的临终嘱托.

穷死不收费桨声灯影里谱写信义传奇

许下了诺言,就要坚守到底.在万家几代人眼中,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过河等”从此,每当渡口上传来村民的喊声,万其珍就像一个接到命令的老兵一般,“蹭”地站起身,走到河边解开缆绳,等村民一一上船坐稳后,只见他娴熟地竹篙一撑,离岸换桨,一刻钟光景就划到了百米外的对岸.

无论冰雪酷暑,还是夜半更深,只要有人喊一声“过河”,万家人都有求必应,从不会为多等几个人而耽误时间,哪怕一次只渡一个人.更难得的是,从万家开始撑船至今,133年从没发生过一起事故!摆渡的间隙,万其珍还打捞河里的漂浮物,甘愿做这条河的环保使者.

村民们曾向政府建议在这里修一座桥,但因为河口宽,桥的跨度大、造价高,加上村子穷,所以一直没能解决,万家义务摆渡依然是村里人过河的唯一方法.“如果没有万家摆渡,过不了河,我们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村民谭正英的菜园在河对岸,每天都要乘万其珍的船过去种田、种菜、采猪草.

自从接了叔叔的“班”,万其珍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大沙河村.在他近70年的生命中,从未去过恩施,上一次进县城已是32年前的事,尽管如今进城有柏油马路,只需40分钟的车程.义渡13年间,除非病倒在床,万其珍的身影从未在大沙河渡口“缺勤”过.10多年来,连他也不知道,自己一桨桨、一船船到底来回渡了多少人.

木船破旧,修修补补,万其珍乐在其中.半夜有人过河,他衣服一披,随时准备的火把便把整个渡口照得通红.

这么多年来,两岸的村民已离不开万家手中的船桨,而万其珍老人,也无法割舍这份平静的摆渡生活.然而,这次不幸摔伤,却使他3个月里不能下床活动,内心的煎熬,远比身体上的疼痛更折磨人.术后躺在病床上的万其珍心急如焚.打电话给身在外地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因签了劳动合同,没法分身.最后大儿子万芳权虽然很快请了假,回家乡照顾父亲,但过不了多久还得赶回去继续做工,不能接替摆渡.谁来顶替自己去摆渡呢,毕竟村里上千号人呢,渡船一天也不能停歇啊!万其珍一筹莫展.

摆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义务摆渡130年四代人船篙撑起深山传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摆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摆渡人的寓意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