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资料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问题反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07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问题反思》:这是一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一般学科共有的学术发展规律,不过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它也有着极为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所以,学术与政治之间,批判思维与非批判之间,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张力,这给马学科的研究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学科特点的视域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马学科的学术不端,消除“思想泡沫”,马学科的研究者应当以身作则,以真学术、真思想、真理论,关照现实社会,把握时代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现于当代中国的广袤土地上,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根发芽,永葆生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术规范 思想泡沫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意识形态特色极为鲜明的学科.它的所有二级学科,一方面都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则与方法论展开;另一方面,都要有著明确的现实指向与时代关怀.从逻辑上,这里存在着两方面对问题需要反思.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诸多二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其他一级学科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无疑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与话语转换能力.其次,在马学科视域中,最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特征与民族国家前进方向的,很大程度上,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所以,这便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必须能够紧跟政治,紧跟主流话语.但是,这便似乎存在这样两对矛盾,第一,即是其他一级学科的研究范式,与马学科研究范式的矛盾;第二,即是政治话语、政治思维与学术话语、学术思维的矛盾.更深层次的,则是第一种矛盾与第二种矛盾之间的矛盾,因为,第一种矛盾,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极其高超的理论功底,而这又基于研究者本人的反思、批判、追问等学术思维,相反,第二种矛盾,则要求研究者具有“紧跟形势”的政治敏锐度.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学术与政治之间,批判思维与非批判之间,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张力.而这似乎是引起马学科学术不端现象的内在机制.

所以,马学科的学术不端,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不端现象以外,还存在着一种名为“思想泡沫”的学术不端现象.所谓思想泡沫,即是“打着创新旗号而产生的各种对于社会人生没有真正价值的假学术、假思潮和伪观念,在其中很难寻觅真正具有前瞻性、启示性的思想.思想之所以成为泡沫,源于它的价值诉求并不在思想本身,而是受某种世俗功利目的的驱动,因此它本质上是反思想的,是对思想原创的反动.”而在马学科的视域下,这种思想泡沫则基本体现为,“置真正的社会百姓民生与生活情势于不顾,仅从流行的政治话语出发,去演绎解读领导讲话,拼凑出大而无当的学术成果,可谓是观点宏大,气势贯通,指点江山,轻而易举捞取了‘学术权威’之名声”.

在这里,我们必须追问,这种思想泡沫的产生的原因,究竟为何?1917年11月7日,马克思·韦伯在慕尼黑做了《以学术为业》的演讲.实际上,韦伯的这篇演讲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学术,何为学术.韦伯说,“在学术领域中,只有纯粹献身于事业的人,才有‘人格’可言.不仅学术领域如此,我们尚不知,哪位伟大的艺术家没有献身于自己的事业,而是干别的名堂.”在这里,韦伯实际论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把学术研究与“人格”相挂钩.韦伯的意思,实际就是学术对于人本身而言不仅仅具有工具性意义,而应当具有更深层的目的性意义,即是说,学术即是目的本身,而且这个目的本身就是人,这样,学术便具有了更加崇高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这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对学术及其理论意义的直接论述.那么下一个问题立刻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按照韦伯的理解,学术对于人,具有人之为人的重要意义,那么为什么学术研究在当时韦伯的时代却沦为赚取薪水的工具呢,为什么走向了价值的没落呢?本人认为,这是社会的“异化”造成的.近代社会以来,劳动的成果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的过程与劳动者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他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表述的思想.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这样的途径,即近代社会的标志是人与人本身的分裂,人不得不沦为社会与他人的工具,在《手稿》中,马克思只是从一般的意义上论述劳动发生的现实的异化,而对于韦伯来说,马克思所谓的异化在学术领域,就是韦伯所说的人的人格沦丧.马克思的《手稿》是1932年被发现,韦伯生前并未读到过这部著作,但是并不妨碍基于两者的理论对比实现对同一问题——异化的历史理解.相比而言,本人认为马克思对异化的论述比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的思想深刻太多,因为马克思立足于劳动一般,而最终导向了对市民社会的颠覆,进而把人类社会引领向了新的方向,而韦伯缺少世界历史视野,以至于跳不出资本逻辑,看不到社会前进的历史与理论希望

如何克服这种学术上的异化呢?韦伯在很多地方都表示了对价值的呼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世界理性化、智化,特别是脱魔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命运,恰恰是最高级、最精致的价值退出了社会生活.”在这里,所谓的“理性化、智化”,实际指的就是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延伸,所谓的“脱魔化”,实际就是之社会生活领域的“祛魅”,价值的退场.可以推出,韦伯大致上是诉诸于人的道德价值关怀与复归,以克服工具理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延展.很明显,这与马克思的路径不同,马克思直接通过对整个市民社会的扬弃,以克服市民社会的异化,因为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已经达到市民社会本身无法克服的地步,而这种矛盾也内在孕育了新社会形态的必要因素,可以说,马克思与韦伯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方式以解决这个无可避免的现代性问题.

现在,本文试图把视野从理论拉回到现实,从20世纪初拉回21世纪的今天.毫无疑问,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必然要面对现代性问题,而现代性问题的本质,就是异化,而异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学术领域也必然受到异化的影响,在韦伯的语境下,就是:学术研究本来应该是人格的体现,但现实是,学术研究越深入,人对人格的丧失就越严重.具体来看,就是学术仅仅具有外在目的,所以学术的尊严遭到践踏;学术的规范流于形式,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应该说,在马学科领域内部,这种以“思想泡沫”的形式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确有着自己的发挥空间.一些刊物,一些群体,的确看中这样一批所谓的学术成果.但是,即便如此,正如前文本文所表明的立场那样,本人不认为这是什么正常的现象.韦伯所谓的“人格”,所谓的“学术之业”,归根结底,要求做学术的人把学术当目的.一旦,研究者远超出了学术了领域,把学术视为纯然的工具而非目的,那么思想泡沫的产生是必然的.学术是象征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所在,如果学术的承担者仅仅将之视为实现个人功利目的之工具,那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该如何传承?如何发扬?黑格尔在讨论现代社会(亦称“市民社会”)时坦陈,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满足个体性的私欲,是社会的主题,而社会福利,只能是满足个体福利的手段和途径.所以,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越是声称自己的事业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事业服务的,这个人也就越是自私,越是要实现个人的私利.不过,当代中国,就是要走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因此,我们也必须自觉地克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者,更是要以身作则,以真学术、真思想、真理论,关照现实社会,把握时代方向.否则,一切宏大叙事的论述,只能是对政治话语的无意义的重复,只能愈发地暴露无限膨胀的私欲.

吉林大学的孙正聿教授谈及读书时说,“书要读进去,人要走出来”.的确,马学科的研究者,相比于其他学科,应当更加强调理论、强调学术,更加强调现实、强调应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现于当代中国的广袤土地上,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根发芽,永葆生机!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问题反思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