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女大学生论文范文资料 与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女大学生范文 科目:文献综述 2024-04-13

《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该文是关于女大学生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性别差异和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劳动力市场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查发现,就业性别差异明显存在,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遭受就业歧视,其受到歧视的概率高于同类男生20%以上.不同类型女大学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女大学生自身关于婚恋、生育等女性专属性因素对就业影响的看法,以全国范围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的统计与分析,有助于认识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等事实,更有利于准确把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从而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对策依据.

关键词: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歧视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3-0113-07

2010年全国妇联《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1]显示,56.7%的被访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为什么如此严重?国内外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和性别工资差异,鲜有对男女大学生就业的对比分析以及婚恋、生育等女性自身因素对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笔者所带领的课题组对全国63所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实地数据统计性地分析男女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及婚恋生育等专属性问题对就业差异的影响,为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研究的依据.

一、文献综述

就业的性别差异普遍存在于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国际劳工局报告显示男性的劳动参与率普遍高于女性,即使接受同等的教育,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也高于女性.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有三种形式:其一,获得职位的机会不均等.1988—2002年我国已婚女性的就业明显下降,同时,性别因素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的次数,她们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受到了性别的负面作用.其二,性别工资差异,即“同工不同酬”.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男女之间的工资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非国有部门的性别工资差异高于国有部门,公共部门的工资高于非公共部门.王美艳[1]、郭凤鸣和张世伟[2]证实了歧视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李利英和董晓媛[3]发现企业在性别工资差异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三,就业分割.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性别分割现象很明显,2000年,职业性别隔离指数为0.407[4].市场歧视和性别偏好使得女性的非正规就业比例高于男性.控制其他变量,农村女性劳动力比男性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大71.340%[5].

当前,国内外对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集中于性别工资差异,而对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研究深度不够,多停留在定性及初级的定量分析上.

关于就业性别差异,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经济学者主要从理性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解释性别差异,研究视角有以下三种:其一,比较优势是劳动分工的思想基础,男性劳动参与率高是因为其具有市场性工作的优势;而女性具有家务劳动的比较优势,使得她们更多地参与到家庭生产中来.其二,搜寻及雇佣成本.尽管劳动力市场上并不是所有的雇主都有歧视偏好,但只要存在这样的雇主,女性的工作搜寻成本就高于男性.叶文振[6]发现劳动力市场对女大学生歧视的主要原因是高雇佣成本,女大学生一入职就面临着生育问题,其单位不得不为此支付直接及间接成本.其三,人力资本理论.伊兰伯格和史密斯[7]指出男人或女人之所以对自己的时间和收入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是因为他们不仅仅考虑当前,还为了将来能持续地就业,获取更多的报酬.同时,明塞尔[8]发现女性人力资本的折旧率也要高于男性.这些都说明对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更小,回报更高.

社会学者认为性别差异带着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教育教化等的深刻烙印,有着浓重的社会属性.私有制后,由分工不同而逐渐强弱分明,以至约定俗成为顽固的性别观念.女性历史与现实的孱弱以及被歧视的直接原因不是生理特征,而是父权文化长期干预的结果[9].近年来,关于性别差异新的研究视角不断出现,包括行为经济学、互动理论等,他们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研究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不可避免地,也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和“性别歧视”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潘锦棠 [10]认为优先录用男大学生恰恰是“性别正视”.文东茅[11]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就业中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男女大学生在起薪方面的区别主要是由专业、从事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是个案或区域调查,少有全国范围调查;多是大学生群体分析,少有女性专属性问题研究;多是性别工资差异,少有就业机会对比.即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深刻性、男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差异、女性专属性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尚显薄弱.基于此,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 朱力凡、李洁、李善乐、孙颖、滕雅楠和孙昌华等同学参与了调研及文章讨论,在此表示感谢.对全国范围内63所高校的六千余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大学生就业搜寻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存在差异的话,女生是否会退而求其次,更多的选择基层就业;不同群体的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歧视是否一致;经验认为,婚恋、生育对女性就业有负面作用.然而,女大学生自身对该问题是如何看待的?不同类型的女生对婚恋、生育影响就业的担忧是否一致.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

1.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课题组成员对我国东北、华东、华中、西部、华北、华南和西南七大区域的各类型大学进行了大规模调研.调查对象是全国重点院校、区域性知名院校以及其他普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共发放问卷6 220份,回收有效问卷5 694份,有效回收率为91%.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分析处理.问卷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变量,包括性别、学历、毕业院校类型、专业、参加实习、学习成绩、*书、实习经历、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求职技巧、个性特征等.二是家庭背景变量,主要包括父母的意愿、人际关系、生源地、户籍、父母的社会地位等.三是工作搜寻变量,包括意向单位、意向起薪、意向就业地区、专业对口度、毕业去向、投递简历次数、参加面试次数、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创业帮助渠道、是否异地就业、工作搜寻过程中得到的帮助等.四是结果变量,主要指是否遭遇就业歧视以及是否愿意创业、基层就业意愿等.

女大学生论文参考资料:

学生杂志有哪些

学生论文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结论: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女大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女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