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收入差距论文范文资料 与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收入差距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3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本论文为您写收入差距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以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缩小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2-0025-05

近几年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显著上升,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引起党 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1]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程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值得探讨.

一、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所谓城乡收入差距,实际上是指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就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它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程度和公平程度.[2] 2000年以来,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化趋向.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并不平衡,见表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面反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我国一般使用该指标代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集体承包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图1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09年期间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稳步上升,其中2002和2004年增长率微弱下降,2008和2009年增长率下降速度比较明显.从增长的趋势图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呈现出不稳定的变动趋势.2000-2002年,年增长率在2%-5%之间;2003-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较大,其中,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出现较明显的低位下滑现象,年增长率仅为0.42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呈扩大趋势,到了2004年,增长率迅速攀升至17.49%,而2005年又降至5.68%.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居民收入都在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上升的速度快于农村居民收入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越来越大,因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矛盾方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持续拉大.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发展,较高起点的收入不平等加上较快的增加速度,若不采取适当措施,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势必会快速增加.因此,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以求防患于未然.

图2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动图

二、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的选取

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体制性因素;既有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也有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本文从中选出7个指标:农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农业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城镇失业率(%);GDP增长率(%);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我们用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的数据,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Y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以上7个指标分别作为7个解释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取得较好的检验结果,7个解释变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回归模型变量表见表2.

(二)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计量分析

将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7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等于1.6991-4.2561 +1.1342 -0.0452 -2.0628-5.2053 +1.0417 -3.5641

t等于(-5.8658) (2.9471) (-2.1162) (4.7352) (1.9245)(-2.9082)(-4.4067)

p等于0.0282 0.0362 0.0912 0.0440 0.0256

0.0124 0.0465

R2等于0.9907 2等于0.9579F等于246.4513D.W等于3.1574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判定系数R2等于0.9907,调整之后的判定系数 2等于0.9579,这意味着在安徽省城乡收入比的变化中,有95.79%可以通过所估计的函数来解释,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较高.查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7,16):F0.05(7,16-7-1)等于3.5,F等于246.4513>F0.05(7,8)等于3.5,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水平下显著成立.在 等于0.05时,查t分布表得t0.025(16-7-1)等于1.86,计算出的7个解释变量的t值绝对值都大于1.86,说明所有解释变量在9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对被解释变量安徽省城乡收入比率贡献明显.

(三)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从回归模型中看出,农业占GDP比重的回归系数为-4.2561,表明农业占GDP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即下降4.2561.近年来,安徽省的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为1.1342,呈正相关.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为-0.0452,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0452.农业占地方财政预算比重的回归系数为-2.0628,表明农业占地方财政预算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少2.0628.说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免征农业税、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城镇失业率的回归系数为-5.2053,表明城镇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增加5.2053.理论上城镇失业率越高,城镇失业人员收入随之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实际情况是,城镇失业人员的增多,使得城镇失业人员和大量农民工同时处于待业状态,由于农民本身人力资本的相对低下,导致在和城镇居民竞争中处于劣势,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农民的收入直接降低.GDP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为1.0417,表明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便增加1.0417.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回归系数为-3.5641,说明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降低3.5641.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不仅包括城镇二三产业,而且包括农村二三产业.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向以非农产业生产为主,改变了以往仅靠农业收入来维持生活的局面,大大拓宽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综合以上因素来看,导致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化产生作用的方式、程度都不相同,作用的机制也相当复杂,而且有的因素在现有的资料下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收入差距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收入差距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收入差距悬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